村务公开的地域差异性探析3个不同省份的村庄的考察

年 月 摘 要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四川省仪陇县长石梯村、山西省平定县东关村和山东省惠民县奎星刘村为典型样本,从其村务公开的现状入手,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村务公开在施行公开的主要方式、结合实际情况的创新点以及监督委员会发挥作用等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差异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村干部和村民的文化程度的高低和政治意识的强弱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地区需要相互借鉴彼此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丰富村务公开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结论。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四)研究方法和可行性论述 3
二、村务公开的内涵和要素 3
(一)村务公开的内涵 3
(二)村务公开的要素 4
三、3个不同省份村庄的村务公开现状 4
(一)长石梯村、奎星刘村、东关村的基本情况 4
(二)长石梯村村务公开现状 5
(三)奎星刘村村务公开现状 5
(四)东关村村务公开现状 6
四、不同区域的差异及原因 6
(一)三地村务公开的差异 6
(二)存在差异的原因 8
五、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附 录 12
致 谢 13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也强调,“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切实防止出现人们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村务公开制度是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村务公开在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两方面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不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的问题,例如:村民及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认识不充分、公开时效性不强、缺乏规范性、监督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存在着地域性差异?论文将尝试对我国不同地域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现人们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村务公开制度是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村务公开在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两方面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不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的问题,例如:村民及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认识不充分、公开时效性不强、缺乏规范性、监督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存在着地域性差异?论文将尝试对我国不同地域的村务公开现状进行调查,一方面从整体上准确把握这一制度的执行状况,另一方面对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对比,主要选取四川省仪陇县长石梯村、山西省平定县东关村和山东省惠民县奎星刘村为典型样本,了解其个性化差异,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导致问题和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探寻解决办法,使之更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村民切身利益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学术界就村务公开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具体说来,可分为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和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两大方面。
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到对村务公开的内涵、发展过程、存在问题等若干方面。李炳安(2002)、胡序杭(2006)、史书昌(2005)、董江爱(2008)、汪志强(2006)等人在这一方面颇有建树。如董江爱指出“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即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程序规范的运作机制、保障多方参与的制度。”
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不同的个案来了解村务公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更具现实针对性。杨嵘均(2007)、肖仁虎(2006)、徐志华(2006)、潘自强(2008)、俞桂球(2008)、项继权(2006)等人为其发展作出了大量工作。如:杨嵘均曾指出“村务公开存在的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基层乡镇和农村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基层权力体制、基层民主和乡(镇)村财政体制及传统文化对农村村务公开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破解村务公开的路径在于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范围和层次,建立乡(镇)民委员会的自治组织,进行‘乡镇社区’治理。”
2. 国外研究动态
村务公开是村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国外学者直接对这一主题进行系统的论述并不多,只是涉及到相关理论、概念的一些论述。例如:马克思提出“建立一种由人民执掌公共权力的新型政权体制,用来防止公共权力异化,这种新型政权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其公共权力、普选制、罢免制等由人民执掌。” 还有部分国外学者从农民参与政治的角度做过不少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塞缪尔亨廷顿,他指出“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最大差别在于人民大规模的政治单元中参与政治和受到政治影响的程度扩大了,因此政治现代化最基本的方面是整个社会的各种社会集团在村镇以上的层次参政,以及发展了诸如政党那样的新的政治体制以组织参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村务公开做的研究和分析,成绩斐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村务公开体制及其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深厚的现实借鉴。但从总体来看,仍存在些许不足:没有注意到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地区差异性,没有认识到乡土中国的一些特殊因素,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村干部和村民的文化程度和政治素养以及当地传统风俗习惯等对村务公开的制约。因此,本文试结合3个不同地域的村庄村务公开的现实状况,分析村务公开的地域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期望能进一步促进村务公开更好地开展。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论文将尝试对我国不同地域的村务公开现状进行调查,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制度执行的状况,另一方面对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对比,选取四川省仪陇县长石梯村、山西省平定县东关村和山东省惠民县奎星刘村为典型样本,了解其个性化差异,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村干部和村民的文化程度及由此决定的政治素养等方面分析导致问题和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使之更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村民切身利益的需要。
理论层面上,论文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视角分析导致村务公开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地域差异性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实践层面上,论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对村务公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重点是对我国不同区域村务公开现状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促使这一制度在相互借鉴中有所创新和发展,真正发挥其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应用价值。
(四)研究方法和可行性论述
研究方法方面,论文将采取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取文献研究法,利用各种渠道分专题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村务公开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成果,概括论述我国村务公开制度的运行现状,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的撰写做好充分准备。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法,选取四川省仪陇县长石梯村、山西省平定县东关村和山东省惠民县奎星刘村作为典型样本进行村务公开现状实地调研。其中,东关村位于山西省平定县,该村经济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4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