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背景下纺织业基层员工加强继续教育研究(附件)【字数:7793】
TPP协定的签署对中国外贸影响深远,纺织业尤甚。中国纺织行业亟须提高企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无疑是提高企业人员素质,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以TPP背景下的中国纺织业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了纺织业继续教育开展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继续教育理论等理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继续教育投入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等推进TPP背景下纺织业基层员工加强继续教育对策建议。关键词中国纺织业;继续教育对策;TPP背景
目 录
0 引言 1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1.1相关概念界定 2
1.2人力资本理论 3
1.3继续教育理论 4
2中国纺织业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5
2.1 基本文化程度 6
2.2 师资力量 8
2.2 资金投入┈┈┈┈┈┈┈┈┈┈┈┈┈┈┈┈┈┈┈┈┈┈┈┈┈┈┈┈8
3中国纺织业加强继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8
3.1 领导层重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 8
3.2 员工认识不到位,整体素质偏低 9
3.3 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仍显不足 10
3.4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形式较为单一 10
3.5 促进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11
4 TPP背景下推进中国纺织业加强继续教育的对策建议 11
4.1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规划 12
4.2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继续教育投入 12
4.3 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3
4.4 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使继续教育更有针对性 13
4.5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TPP背景下中国纺织业加强继续教育研究
0 引言
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产业。目前,中国的纺织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利润率较低且替代性强,对外依存度较大,出口多为中低档产品,价格低是重要竞争力,是世界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但近年来,由于技术、产品品质与品牌、企业规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才素质、市场壁垒、劳动力成本等原因,我国纺织品出口呈下降趋势。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纺织品出口额为94.5亿美元,同比下降2.7%;服装出口额为146.8亿美元,同比下降7.2%。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156.6亿美元,下降27.8%。
2015年10月,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墨西哥、新加坡、马来西亚、秘鲁、新西兰和越南12个国家通过协商形成的成员国之间实行零关税与贸易自由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取得实质性突破以来,2016年2月4日正式签署。我国与TPP成员国之间有包括纺织品在内的非常广泛的贸易往来,特别是纺织品出口对象也与TPP成员国有很大程度上的重合,且产品差异小、技术含量与价格低,可见,TPP的签署和实施对我国纺织业冲击最大,上面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表明,进出口双双下降,出口下降更为迅速,对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将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做大做强纺织规模企业与品牌,实行差别化竞争发展战略是应对TPP实施对我国纺织业冲击的必然选择。
要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素质。应当看到,长期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多数企业对员工入职门槛低,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又因工作时间长,加之从业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参加知识、技能和管理等方面的继续学习意识不强,从而不愿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其专业素质要求。面对TPP实施时机的日益逼近,纺织行业如何加强对员工的继续教育,提升综合素质,适应TPP背景下纺织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做大做强中国纺织品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应对TPP背景下对纺织业的挑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此,本文在查找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国纺织业开展员工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继续教育等理论,提出推进加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有效对策建议,提升综合素质,应对TPP背景下纺织业转型升级。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相关概念界定
1.1.1 TPP
TPP协定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的简称,以成员间的零关税、劳工和知识产权等为主要议题,提出建立高质量、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是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最早是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三国发起,2005年7月18日共同签署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后文莱原始缔约方身份加入,于2005年8月2日签署协定。2008年9月,美国公开宣布将全面参与TPP协定的谈判,同年9月加入,协定正式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随后,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相继加入谈判并成为TPP成员国,2016年2月4日,12个国家在奥克兰正式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协议,12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然而,TPP设定的一些硬性指标不同程度针对中国定向设卡,无法达到其硬性指标,导致中国加入TPP受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些硬性指标是目的在于抑制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扩大,其政治意味十分强烈。
TPP的主要特征是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协议概要可以看出,TPP协议主要有五大特征,这五大特征使得TPP成为一份21世纪的标志性协议,其自由化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既旨在为全球贸易建立新标准、新秩序,又着手应对下一代的问题。主要为
(1)全面的市场准入。TPP协议规定废除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最终实现全部货物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以便为缔约国(主要指美国)的企业、工人和消费者创造新的机遇与利益。
(2)区域性履约模式。TPP将促进区内产业链完善升级,实现贸易无缝对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提高区域内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和环保力度,带动跨境经济融合和国内市场开放。
(3)应对贸易新挑战。TPP为增进创新,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将正视数字经济发展、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角色等新问题,努力实现开放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4)包容性贸易。为使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及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从协议中获益,TPP包含了以下内容:帮助中小型企业理解协议条款,并呼吁缔约国政府关注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特殊挑战;旨在促进各方发展的具体承诺,以便确保各方都能履约并充分获益。
目 录
0 引言 1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1.1相关概念界定 2
1.2人力资本理论 3
1.3继续教育理论 4
2中国纺织业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5
2.1 基本文化程度 6
2.2 师资力量 8
2.2 资金投入┈┈┈┈┈┈┈┈┈┈┈┈┈┈┈┈┈┈┈┈┈┈┈┈┈┈┈┈8
3中国纺织业加强继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8
3.1 领导层重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 8
3.2 员工认识不到位,整体素质偏低 9
3.3 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仍显不足 10
3.4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形式较为单一 10
3.5 促进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11
4 TPP背景下推进中国纺织业加强继续教育的对策建议 11
4.1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规划 12
4.2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继续教育投入 12
4.3 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3
4.4 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使继续教育更有针对性 13
4.5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TPP背景下中国纺织业加强继续教育研究
0 引言
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产业。目前,中国的纺织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利润率较低且替代性强,对外依存度较大,出口多为中低档产品,价格低是重要竞争力,是世界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但近年来,由于技术、产品品质与品牌、企业规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才素质、市场壁垒、劳动力成本等原因,我国纺织品出口呈下降趋势。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纺织品出口额为94.5亿美元,同比下降2.7%;服装出口额为146.8亿美元,同比下降7.2%。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156.6亿美元,下降27.8%。
2015年10月,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墨西哥、新加坡、马来西亚、秘鲁、新西兰和越南12个国家通过协商形成的成员国之间实行零关税与贸易自由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取得实质性突破以来,2016年2月4日正式签署。我国与TPP成员国之间有包括纺织品在内的非常广泛的贸易往来,特别是纺织品出口对象也与TPP成员国有很大程度上的重合,且产品差异小、技术含量与价格低,可见,TPP的签署和实施对我国纺织业冲击最大,上面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表明,进出口双双下降,出口下降更为迅速,对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将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做大做强纺织规模企业与品牌,实行差别化竞争发展战略是应对TPP实施对我国纺织业冲击的必然选择。
要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素质。应当看到,长期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多数企业对员工入职门槛低,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又因工作时间长,加之从业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参加知识、技能和管理等方面的继续学习意识不强,从而不愿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其专业素质要求。面对TPP实施时机的日益逼近,纺织行业如何加强对员工的继续教育,提升综合素质,适应TPP背景下纺织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做大做强中国纺织品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应对TPP背景下对纺织业的挑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此,本文在查找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国纺织业开展员工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继续教育等理论,提出推进加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有效对策建议,提升综合素质,应对TPP背景下纺织业转型升级。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相关概念界定
1.1.1 TPP
TPP协定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的简称,以成员间的零关税、劳工和知识产权等为主要议题,提出建立高质量、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是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最早是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三国发起,2005年7月18日共同签署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后文莱原始缔约方身份加入,于2005年8月2日签署协定。2008年9月,美国公开宣布将全面参与TPP协定的谈判,同年9月加入,协定正式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随后,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相继加入谈判并成为TPP成员国,2016年2月4日,12个国家在奥克兰正式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协议,12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然而,TPP设定的一些硬性指标不同程度针对中国定向设卡,无法达到其硬性指标,导致中国加入TPP受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些硬性指标是目的在于抑制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扩大,其政治意味十分强烈。
TPP的主要特征是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协议概要可以看出,TPP协议主要有五大特征,这五大特征使得TPP成为一份21世纪的标志性协议,其自由化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既旨在为全球贸易建立新标准、新秩序,又着手应对下一代的问题。主要为
(1)全面的市场准入。TPP协议规定废除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最终实现全部货物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以便为缔约国(主要指美国)的企业、工人和消费者创造新的机遇与利益。
(2)区域性履约模式。TPP将促进区内产业链完善升级,实现贸易无缝对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提高区域内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和环保力度,带动跨境经济融合和国内市场开放。
(3)应对贸易新挑战。TPP为增进创新,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将正视数字经济发展、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角色等新问题,努力实现开放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4)包容性贸易。为使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及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从协议中获益,TPP包含了以下内容:帮助中小型企业理解协议条款,并呼吁缔约国政府关注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特殊挑战;旨在促进各方发展的具体承诺,以便确保各方都能履约并充分获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