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
摘 要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知识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状况。学习倦怠成为初中生学习成长中的阻碍,因此如何让他们缓解或消除学习倦怠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量表法和访谈法,以一名被学习倦怠问题困扰的初中生为个案,探讨了初中生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经研究发现,案主因为多次考试失败产生了消极的自我体验,加上老师对他的负面评价,不良的亲子关系等使案主产生了学习倦怠。针对案主的这种状况,笔者以增能理论为依据,运用行为治疗法,结合案主的实际情况和前人对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帮助案主设计干预方案,同时帮助服务对象减轻学习倦怠,增加学习兴趣并实现个人成长。在一个半月的个案干预中,笔者通过会谈和家访的形式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学习倦怠问题,并运用行为治疗法对案主进行了干预和治疗,使案主增加了学习兴趣,实现了个人成长。摘要 1目 录
Abstract 1
一、问题的提出 4
二、初中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 4
(一)自身的因素 4
(二)家庭的因素 4
(三)学校和教师的因素 4
(四)社会的因素 5
三、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学习倦怠案例实施过程 5
(一)案主的基本资料 5
(二)案主问题诊断 5
(三)个案服务计划 5
1.理论依据 5
2.个案工作目标 6
3.个案计划书 6
(四)个案工作记录 7
1.初期阶段:收集资料与需求评估(1-3次) 7
2.中期阶段:制定计划与实施(4-6次) 10
3.后期阶段:效果巩固、结案与评估(7-9次) 12
(五)评估与总结 13
1.个案目标达成 13
2.工作者的自我成长 13
四、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反思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 16
附录2 17
致谢 18
一、问题的提出
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个案目标达成 13
2.工作者的自我成长 13
四、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反思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 16
附录2 17
致谢 18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对案主的了解及问题解决,笔者在这里采用台湾学者对学习倦怠的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衰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学习倦怠在初中生身上表现为身体困乏,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等等。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初中生的精神低迷,学习状态不佳。有些初中生之前喜欢参加学校的篮球比赛,绘画比赛和演出等,现在对这些娱乐活动都会感到枯燥乏味。有些初中生倦怠程度更加严重,他们不想上学,甚至讨厌学校和老师。
学习倦怠问题在每个初中生身上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不同的学生表现也会不同。轻者只是上课精力不集中,偶尔一段时间对学习感到厌倦,严重者会出现厌学甚至逃学的想法,对自己的前途也不抱希望。总之,消极的身心状态会让初中生产生倦怠情绪,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所以为了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改善他们的学习倦怠问题是有必要的。
二、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学习倦怠初中生的产生原因不同,学习倦怠程度深浅不一。一般来说,学习过分紧张,生理状态失衡,考试和升学上的压力过大以及家长和教师对他们的负面评价等都会使初中生产生学习倦怠。
(一)自身的因素
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心理素质差、自制能力低、抗压能力不强。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迅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和被认可,不能承受考试成绩的较大波动,对老师的批评与教导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再加上大多数初中生没有确定的学习目标,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向老师与同学请教,问题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学习信心,产生了学习倦怠。
(二)家庭的因素
大多数家庭的父母只关心孩子平时花费是否足够,却很少关心孩子的身心状况,只是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关注结果却看不到孩子的付出和努力。孩子因为缺少心理上的关爱,又不想让父母失望而努力学习,反而对各种考试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学习成绩差,产生学习倦怠情绪。可见,初中生产生学习倦怠问题中的家庭因素也是关键。
(三)学校和教师等因素
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没有适应时代的要求,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多数学校并未落实。大多数学校都在拼升学率,对学生实施题海战术策略,对初中生要求十分严格,只注重提高考试成绩,不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初中生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竞争的学习环境里,逐步产生了学习倦怠情绪。更重要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沟通障碍,他们之间应该是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但大多数中学普遍实行军事化管理,学校和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他们的心理成长,这导致了很多初中生产生了学习倦怠。
(四)社会的因素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互联网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初中生作为年轻的新一代,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且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自制力不高,再加上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对初中生的心理和思想意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初中生沉迷于电脑游戏,逐步降低了自己的学习意识。还有一些其他的外在因素使初中生对校外环境越來越渴望,从而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
三、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学习倦怠案例实施过程
(一)案主的基本资料
小天,就读于长清实验中学,初二,年龄,14岁。班里60人,案主排在50名左右,成绩不理想,觉得老师经常为难自己,对不喜欢的科目有抵触情绪。案主也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对考试很焦虑,很多时候不知所措。
案主初中以前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在镇上读学前班和小学,直到中考,父母才将小天接到城里。父亲是一名陆军,平时工作很忙,父亲威严的身份让案主既畏惧又崇拜,案主和父亲的沟通也少,母亲是一名公务员,照顾小天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在家庭中,母亲和案主的关系亲密,共同对抗父亲的权威。
(二)案主问题诊断
根据初步收集的案主资料,发现案主的学习倦怠状况在行为和情绪上表现的比较严重。在行为上,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时常扰乱课堂纪律,故意和老师斗嘴;在情绪上表现为考试焦虑,对学习厌倦,不愿意谈论和学习有关的话题。
案主从城镇来到城里,要面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之前的考试中案主的表现都不是很好,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让案主成为家长和老师眼里的坏学生,案主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和低自我效能感,倦怠情绪和行为也开始表现出来,例如上不喜欢的课就不认真听讲,经常交头接耳,回家后就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完成功课。因此,工作者要帮助案主正确看待自身的学习倦怠状况,重新找回学习兴趣,通过个案工作的方法使案主增强信心,改善自己的学习倦怠状况。
个案服务计划
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行为主义疗法中的系统脱敏疗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惯的目的。笔者希望
Abstract 1
一、问题的提出 4
二、初中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 4
(一)自身的因素 4
(二)家庭的因素 4
(三)学校和教师的因素 4
(四)社会的因素 5
三、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学习倦怠案例实施过程 5
(一)案主的基本资料 5
(二)案主问题诊断 5
(三)个案服务计划 5
1.理论依据 5
2.个案工作目标 6
3.个案计划书 6
(四)个案工作记录 7
1.初期阶段:收集资料与需求评估(1-3次) 7
2.中期阶段:制定计划与实施(4-6次) 10
3.后期阶段:效果巩固、结案与评估(7-9次) 12
(五)评估与总结 13
1.个案目标达成 13
2.工作者的自我成长 13
四、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反思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 16
附录2 17
致谢 18
一、问题的提出
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个案目标达成 13
2.工作者的自我成长 13
四、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反思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 16
附录2 17
致谢 18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对案主的了解及问题解决,笔者在这里采用台湾学者对学习倦怠的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衰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学习倦怠在初中生身上表现为身体困乏,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等等。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初中生的精神低迷,学习状态不佳。有些初中生之前喜欢参加学校的篮球比赛,绘画比赛和演出等,现在对这些娱乐活动都会感到枯燥乏味。有些初中生倦怠程度更加严重,他们不想上学,甚至讨厌学校和老师。
学习倦怠问题在每个初中生身上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不同的学生表现也会不同。轻者只是上课精力不集中,偶尔一段时间对学习感到厌倦,严重者会出现厌学甚至逃学的想法,对自己的前途也不抱希望。总之,消极的身心状态会让初中生产生倦怠情绪,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所以为了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改善他们的学习倦怠问题是有必要的。
二、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学习倦怠初中生的产生原因不同,学习倦怠程度深浅不一。一般来说,学习过分紧张,生理状态失衡,考试和升学上的压力过大以及家长和教师对他们的负面评价等都会使初中生产生学习倦怠。
(一)自身的因素
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心理素质差、自制能力低、抗压能力不强。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迅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和被认可,不能承受考试成绩的较大波动,对老师的批评与教导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再加上大多数初中生没有确定的学习目标,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向老师与同学请教,问题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学习信心,产生了学习倦怠。
(二)家庭的因素
大多数家庭的父母只关心孩子平时花费是否足够,却很少关心孩子的身心状况,只是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关注结果却看不到孩子的付出和努力。孩子因为缺少心理上的关爱,又不想让父母失望而努力学习,反而对各种考试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学习成绩差,产生学习倦怠情绪。可见,初中生产生学习倦怠问题中的家庭因素也是关键。
(三)学校和教师等因素
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没有适应时代的要求,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多数学校并未落实。大多数学校都在拼升学率,对学生实施题海战术策略,对初中生要求十分严格,只注重提高考试成绩,不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初中生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竞争的学习环境里,逐步产生了学习倦怠情绪。更重要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沟通障碍,他们之间应该是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但大多数中学普遍实行军事化管理,学校和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他们的心理成长,这导致了很多初中生产生了学习倦怠。
(四)社会的因素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互联网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初中生作为年轻的新一代,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且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自制力不高,再加上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对初中生的心理和思想意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初中生沉迷于电脑游戏,逐步降低了自己的学习意识。还有一些其他的外在因素使初中生对校外环境越來越渴望,从而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
三、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学习倦怠案例实施过程
(一)案主的基本资料
小天,就读于长清实验中学,初二,年龄,14岁。班里60人,案主排在50名左右,成绩不理想,觉得老师经常为难自己,对不喜欢的科目有抵触情绪。案主也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对考试很焦虑,很多时候不知所措。
案主初中以前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在镇上读学前班和小学,直到中考,父母才将小天接到城里。父亲是一名陆军,平时工作很忙,父亲威严的身份让案主既畏惧又崇拜,案主和父亲的沟通也少,母亲是一名公务员,照顾小天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在家庭中,母亲和案主的关系亲密,共同对抗父亲的权威。
(二)案主问题诊断
根据初步收集的案主资料,发现案主的学习倦怠状况在行为和情绪上表现的比较严重。在行为上,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时常扰乱课堂纪律,故意和老师斗嘴;在情绪上表现为考试焦虑,对学习厌倦,不愿意谈论和学习有关的话题。
案主从城镇来到城里,要面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之前的考试中案主的表现都不是很好,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让案主成为家长和老师眼里的坏学生,案主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和低自我效能感,倦怠情绪和行为也开始表现出来,例如上不喜欢的课就不认真听讲,经常交头接耳,回家后就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完成功课。因此,工作者要帮助案主正确看待自身的学习倦怠状况,重新找回学习兴趣,通过个案工作的方法使案主增强信心,改善自己的学习倦怠状况。
个案服务计划
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行为主义疗法中的系统脱敏疗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惯的目的。笔者希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