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转型研究
土地财政转型研究[20200511190842]
摘要:目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双重背景下。土地财政日益广泛的关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地方政府建设的城市化筹集资金,会越来越依赖土地财政,如果地方政府过多的依赖土地财政,会产生很多矛盾,如:过多的依靠土地财政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圈地”热潮,对于高速的发展中的西藏,这个问题尤其的突出,所以为了我区能够顺利进行城市化和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可减少我区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保证我区政府的财政收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化,是现阶段我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通过研究我区土地财政的转型,可以提供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国内外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来寻找适合我区的土地财政转型的的方法和途径。第二部分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和现状。第三部分我国土地财政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城市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国内外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2
(一)国内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2
1.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原因2
2.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的方向2
(二)国外对于土地财政的转型的经验3
二、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和现状3
(一)我国土地出让金的现状3
(二)我国土地财政的区域性差异4三、我国土地财政中存在的问题 6
四、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7
致谢7
参考文献8
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研究
引言
引言
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地方财政形成了“财权向上,事权向下”的格局。财政收入大部分大部分归于中央,但是财政分布是层层下发的形式。从1995年到现在,我国各地方的财政收入在总营收所占的比例不到50%。然而财政支出的在逐年上升,使得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对面这种矛盾各地方政府开始依赖土地财政,从1999-2009年我国土地财政收入超过30倍,平均年增长高达40%多。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土地财政收入超过57%,财政收入占地方总收入的80%,土地财政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二财政,” 同时土地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土地面积也呈现快速增长,1999到2009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6.5%。研究表明,目前土地面积的净增长和增加当地GDP相关,也就是说建设用地面积的净增长越大,地方的GDP生产也就越大(国土资源中心(2006)。土地的反向激励机制,能够促进各地方的政府财政圆轮地热,从而使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2000年至2008年我国各地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张,平均年增长率为7.72%,而我国各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只有4.02%。研究表明,新城建设用地使用广泛。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是一个非理性的行为。通过政府主导的城市外延扩张(中国土地财政改革课题组,2006)。从20世界以来各国政府的崛起形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扩张,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增加当地的地方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当地的GDP的增长。这样一味的盲目的扩张建设用地规模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的方法,让人想起这样的土地财政能够持续多久。虽然土地财政不仅提高了各地方的财政收入,而且为促进各地方城市化的促进提供大量的资金,保障了城市化的顺利进行。但是这样的土地财政导致城市土地的广泛使用,出现很多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导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张。(刘卫东,2004,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因此现阶段我国面临主要问题是怎样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保证用于当地建设的财政收入。本文通过参照国外的经验和西藏的现实情况,来提出比较有效的改革措施。
一、国内外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
(一)国内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
1.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原因
(1)通过阅读现有的文献发现,先阶段很多学者认为造成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是1994年的税收改革不够深入使得财税体制出现问题。1994年的税收制度主要在解决中央政府与省级公共财政之间的分配关系,省级以下的税收制度基本上没有实现。实行分税制度以后。我国各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占对的比列不断的下降,但是各地方财政支出在全国财政中的比例明显的增加。从而导致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称,使得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断的提高。面对这种压力,各地方政府为了弥补这个财政缺口,寻求多种可能的收入来源,来补充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然而当前的以地生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快捷有效的方法。
(2)我国地方政府任期时间比较短,然而拥有的各种审批权力多也是一种原因,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在短期内实现最大化的利益,而且他们从中取得可观收益,从中不可便面地引起地方政府在财政领域的短视行为。
(3)今年来我国各上级政府为了公平和方便起见,将把地方经济增长率和招商引资额度最为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和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然而通过廉价的土地招商引资来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是提高成绩的最好最快的方法(张立彦,2007)。为此各地方政府大量的批租土地,盲目地扩大城市建设规模。
2.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的方向
形成以地生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分税制造成地方财政缺口,这体现了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不够深入和完善。目前我国各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地方政府自有的财政收入和上级政府的拨款。缺少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可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以地生财的关键问题(李冬梅,2008)。为了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各路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分权制度的改革,确保地方政府的权利与责任的统一(侯作前,刘明明,2008)。有的学者认为税收是解决地方政府收入的有效途径,据统计,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来源于房产税,法国为69%,加拿大为85%,美国为50%。然而我国房地产税收范围少,负担轻,税收比例小,房产税未能支持当地财政的收入(安体富,窦欣,2011)。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中央应该在一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范围内适当的给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利。(侯作前,
刘明明,2008)。无论是房产税改革还是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都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这样既可以缓解地方财政的困难,也可以降低土地资源的透支。从而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集约的利用。
(二)国外对于土地财政的转型的经验
1. 美国为当地的公共服务设施筹集资金,将大部分的税收属于当地政府,而且同各国法律规定,如果政府征用私人的财产必须公平的市场价格补偿。
2.俄罗斯《联邦税法》规定,土地税从地方财政收入中单独分开,将土地税只能用于控制,保护,开垦新土地等措施的拨款。
3.德国土地税更加严谨,房地产所有者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土地税,土地产权转让税。和土地相关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收入与支出不能相抵。
4.澳大利亚将土地税全部用于城市管理,为各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的保障,将土地税用于城市的价值增量。
5. 国外发达的国家大部分是通过征收房地产税来获取地方财政,在我国的香港蒋房地产税称之为物业税,征税对象为土地以及土地上所有的建筑物,他们的税率为15%,而自住的房子和空房是免税的,在美国所有房屋都要交税,他们的税率为1%-3%。在韩国土地税高达30%,他们的房产税为财产税和土地综合税。加拿大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在不同的房主进行不同的征税,比如说个人住,出租,或用于商业性房产的税率都不一样,他们的税率从0.5%-15%。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征收房地产税来弥补地方财政收入的缺口,这样也可以缓解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 过度依赖。
二、土地财政的发展和现状
(一)我国土地出让金的现状
1.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各地方的土地出让金都不用交给中央,面对这种政策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方的财政收益,从农民手里低价购买土地,然后转手到市场以高价的形式卖给各种房地商来获取利益。而我国的政府每届任期是五年,而土地出让的年限是5年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也就是这一届政府的土地出让使得往下几届的土地财政都提前透支了,而我国政府将把地方经济的增长率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标准,这样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盲目的出让土地。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现在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摘要:目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双重背景下。土地财政日益广泛的关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地方政府建设的城市化筹集资金,会越来越依赖土地财政,如果地方政府过多的依赖土地财政,会产生很多矛盾,如:过多的依靠土地财政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圈地”热潮,对于高速的发展中的西藏,这个问题尤其的突出,所以为了我区能够顺利进行城市化和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可减少我区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保证我区政府的财政收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化,是现阶段我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通过研究我区土地财政的转型,可以提供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国内外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来寻找适合我区的土地财政转型的的方法和途径。第二部分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和现状。第三部分我国土地财政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城市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国内外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2
(一)国内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2
1.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原因2
2.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的方向2
(二)国外对于土地财政的转型的经验3
二、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和现状3
(一)我国土地出让金的现状3
(二)我国土地财政的区域性差异4三、我国土地财政中存在的问题 6
四、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7
致谢7
参考文献8
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研究
引言
引言
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地方财政形成了“财权向上,事权向下”的格局。财政收入大部分大部分归于中央,但是财政分布是层层下发的形式。从1995年到现在,我国各地方的财政收入在总营收所占的比例不到50%。然而财政支出的在逐年上升,使得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对面这种矛盾各地方政府开始依赖土地财政,从1999-2009年我国土地财政收入超过30倍,平均年增长高达40%多。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土地财政收入超过57%,财政收入占地方总收入的80%,土地财政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二财政,” 同时土地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土地面积也呈现快速增长,1999到2009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6.5%。研究表明,目前土地面积的净增长和增加当地GDP相关,也就是说建设用地面积的净增长越大,地方的GDP生产也就越大(国土资源中心(2006)。土地的反向激励机制,能够促进各地方的政府财政圆轮地热,从而使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2000年至2008年我国各地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张,平均年增长率为7.72%,而我国各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只有4.02%。研究表明,新城建设用地使用广泛。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是一个非理性的行为。通过政府主导的城市外延扩张(中国土地财政改革课题组,2006)。从20世界以来各国政府的崛起形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扩张,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增加当地的地方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当地的GDP的增长。这样一味的盲目的扩张建设用地规模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的方法,让人想起这样的土地财政能够持续多久。虽然土地财政不仅提高了各地方的财政收入,而且为促进各地方城市化的促进提供大量的资金,保障了城市化的顺利进行。但是这样的土地财政导致城市土地的广泛使用,出现很多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导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张。(刘卫东,2004,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因此现阶段我国面临主要问题是怎样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保证用于当地建设的财政收入。本文通过参照国外的经验和西藏的现实情况,来提出比较有效的改革措施。
一、国内外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
(一)国内对于土地财政转型的研究
1.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原因
(1)通过阅读现有的文献发现,先阶段很多学者认为造成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是1994年的税收改革不够深入使得财税体制出现问题。1994年的税收制度主要在解决中央政府与省级公共财政之间的分配关系,省级以下的税收制度基本上没有实现。实行分税制度以后。我国各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占对的比列不断的下降,但是各地方财政支出在全国财政中的比例明显的增加。从而导致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称,使得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断的提高。面对这种压力,各地方政府为了弥补这个财政缺口,寻求多种可能的收入来源,来补充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然而当前的以地生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快捷有效的方法。
(2)我国地方政府任期时间比较短,然而拥有的各种审批权力多也是一种原因,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在短期内实现最大化的利益,而且他们从中取得可观收益,从中不可便面地引起地方政府在财政领域的短视行为。
(3)今年来我国各上级政府为了公平和方便起见,将把地方经济增长率和招商引资额度最为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和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然而通过廉价的土地招商引资来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是提高成绩的最好最快的方法(张立彦,2007)。为此各地方政府大量的批租土地,盲目地扩大城市建设规模。
2.我国土地财政转型的方向
形成以地生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分税制造成地方财政缺口,这体现了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不够深入和完善。目前我国各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地方政府自有的财政收入和上级政府的拨款。缺少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可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以地生财的关键问题(李冬梅,2008)。为了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各路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分权制度的改革,确保地方政府的权利与责任的统一(侯作前,刘明明,2008)。有的学者认为税收是解决地方政府收入的有效途径,据统计,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来源于房产税,法国为69%,加拿大为85%,美国为50%。然而我国房地产税收范围少,负担轻,税收比例小,房产税未能支持当地财政的收入(安体富,窦欣,2011)。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中央应该在一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范围内适当的给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利。(侯作前,
刘明明,2008)。无论是房产税改革还是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都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这样既可以缓解地方财政的困难,也可以降低土地资源的透支。从而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集约的利用。
(二)国外对于土地财政的转型的经验
1. 美国为当地的公共服务设施筹集资金,将大部分的税收属于当地政府,而且同各国法律规定,如果政府征用私人的财产必须公平的市场价格补偿。
2.俄罗斯《联邦税法》规定,土地税从地方财政收入中单独分开,将土地税只能用于控制,保护,开垦新土地等措施的拨款。
3.德国土地税更加严谨,房地产所有者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土地税,土地产权转让税。和土地相关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收入与支出不能相抵。
4.澳大利亚将土地税全部用于城市管理,为各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的保障,将土地税用于城市的价值增量。
5. 国外发达的国家大部分是通过征收房地产税来获取地方财政,在我国的香港蒋房地产税称之为物业税,征税对象为土地以及土地上所有的建筑物,他们的税率为15%,而自住的房子和空房是免税的,在美国所有房屋都要交税,他们的税率为1%-3%。在韩国土地税高达30%,他们的房产税为财产税和土地综合税。加拿大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在不同的房主进行不同的征税,比如说个人住,出租,或用于商业性房产的税率都不一样,他们的税率从0.5%-15%。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征收房地产税来弥补地方财政收入的缺口,这样也可以缓解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 过度依赖。
二、土地财政的发展和现状
(一)我国土地出让金的现状
1.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各地方的土地出让金都不用交给中央,面对这种政策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方的财政收益,从农民手里低价购买土地,然后转手到市场以高价的形式卖给各种房地商来获取利益。而我国的政府每届任期是五年,而土地出让的年限是5年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也就是这一届政府的土地出让使得往下几届的土地财政都提前透支了,而我国政府将把地方经济的增长率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标准,这样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盲目的出让土地。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现在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