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依恋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

地方依恋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20200511190243]
摘要:本文在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总结下,阐述了地方依恋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通过国内外对地方依恋的研究现状,对本研究中涉及的大学生就业的地方依恋因素分为家乡依恋、对毕业城市的依恋、对认同度高的发达城市的依恋这样三个维度。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调查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获得研究的资料和数据,具体对这三种地方依恋对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这一行为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信息的分析和归纳,得出研究结果,并通过研究结果对未来的大学生就业区域发展进行估计以及作为今后大学生就业发展提供参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地方依恋;就业;地域选择;大学生
目录
一、绪论 3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3
1、研究背景 3
2、现实意义 4
(1)揭示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特点 4
(2)研究结论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地区不平衡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4
(二)研究方案 4
1、研究目标 4
(1)研究出影响大学生就业不同地域选择的各种因素。 4
(2)明晰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程度,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4
2、研究内容 5
(1)确定地方依恋的相关概念 5
(2)提出研究假设: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5
(3)调查在大学的毕业生的就业地域选择 5
(4)运用卡方检验法,研究上述因素与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之间的关系。 5
3、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5
4、研究方法 5
(1)实地调查法 5
(2)问卷调查法 5
(3)访谈法 5
(4)数据处理 5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5
(一)概念界定 5
(二)理论基础 6
三、研究综述 7
(一)对家乡的依恋 7
(二)对毕业城市的依恋 7
(三)对认同度高的发达城市的依恋 8
四、调查研究 8
(一)问卷的信度测定 8
(二)问卷基本信息 8
五、地方依恋与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关联度分析 9
(一)变量的划分和测量 9
(二)数据处理方法 9
(三)地方依恋因素与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性分析 9
(四)地方依恋因素对不同群体的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分析 10
六、结论与对策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A 12
地方依恋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
引言
一、绪论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1、研究背景
从自身出发,从微观角度考虑。作为南京高校的大四应届生,就业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与我们息息相关,就是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对于毕业后我们选择去哪个城市就业,作为我们今后发展的起点,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大部分代表了我们对今后职业生涯的一个愿景,对今后生活发展的一个初步意愿。每个大学生所选择的就业城市都是不同的影响交织而成的结果。研究大学生的地方依恋和他们的就业城市的选择之间的关系对了解地方依恋对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城市的选择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就业和发展。
从宏观角度出发,就业问题是事关国家的重要民生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今后的健康持续发展,事关国家大局。所以不论是政治上还是学术界都对就业问题相当重视。加之,我们国家目前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就业问题更是在其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就业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就业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部分,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是一份强大的无形的生产力,大学生选择在何处就业,会较大程度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和潜力,所以考虑地方依恋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对国家和城市的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2、现实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因此,也就存在着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大学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也有着不平衡的现象。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去经济更为发达的一线、二线等东部城市。这无疑导致了城市大学生就业的不平衡。往往会出现有的地方岗位需求大于大学生的求职数量,有的地方的岗位却招不到人的不平衡现象。更多的大学生选择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同样也会带来恶性循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缺乏人才,缺乏发展创新的人才动力,导致城市发展滞缓,与其他城市拉开差距,如此下去,不断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研究地方依恋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对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有一定的益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这里主要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因素进行量化。本研究的开展具有以下理论和现实意义:
(1)揭示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特点
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具有主观因素,但这些主观因素也是随着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政策引导等方面而影响的。因而就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一定的特点。
本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得到的数据和影响因素结合,将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并通过对不同情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和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特定规律。
(2)研究结论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地区不平衡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各自所占比重,促进政府以及学校给大学生就业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供更好的宏观社会环境,以及对大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让大学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可以更优化。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本课题重点考察大学生对家乡的依恋、对毕业城市的依恋、对认同度高的发达城市的依恋等,通过对这种依恋情绪的研究来分析大学生对就业地域的不同选择。并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为代表进行调查、 分析,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1)研究出影响大学生就业不同地域选择的各种因素
(2)明晰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程度,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2、研究内容
本研究基于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等,从大学生对家乡、毕业城市、认同度高的依恋等因素和大学生就业地域之间的关联性入手,具体分析了各因素与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联系、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以及,试着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确定地方依恋的相关概念
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理清地方依恋以及相关概念。
(2)提出研究假设: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通过查找文献以及相关资料,根据前人经验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地域选择的若干影响,例如:家乡依恋,毕业城市依恋,发达城市的依恋等。
(3)调查在大学的毕业生的就业地域选择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调查大学毕业生的不同就业地域选择
了解可能影响不同毕业生的就业地域的依恋因素,包括毕业生的家乡依恋、毕业城市的依恋以及发达城市的依恋等
Proshansky 认为地方认同是指在物理环境中发展的自我的某些方面,地方认同是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当个体将自我与地方连结起来,并把有关地方的认知( 记忆、思维、价值、爱好、分类) 合并进他们的自我定义中,成为一体时,地方认同才产生。
目前最为完善的是Jorgensen 等人的观点,因为他们相信地方依恋是人对地方的一种态度,而态度理论认为态度由情感、认知和意动( 行为) 三个要素构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