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以如东县掘港镇为例
目录
1 引言 1
2 调查情况介绍 1
2.1如东县掘港镇土地流转情况概述 1
2.2掘港镇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状况 3
2.3掘港镇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4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1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观念不清晰 5
3.2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混乱 5
3.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有瑕疵 7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不足的原因 7
4.1村民法律意识淡薄 7
4.2现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 8
4.3执法过程中程序不规范 9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10
5.1加紧制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规章制度 10
5.2对农民的承包地进行确权 11
5.3积极宣传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知识 11
5.4加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权力监督管理 12
结论 13
致谢 14
注释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1 引言
土地一直是中国农民的根本和最重要的财产,是农民的赖以生存的保障和自身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推动和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崭新阶段,农民“有地少权”的状况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相应保护的政策不断出台。都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举措。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前提条件下,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与农村土地农业用途的基础上,将该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从该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部分权能等具体民事权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2]本人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要求,立足“法治江苏”建设的实践,运用包容性发展理论(包容性发展指边缘群体(不论性别、种族、年龄、信仰、残疾或贫穷)能够参与并从中获益的发展。),主要探讨和反思实现与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并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所以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农民向城镇新市民转变,从而走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从乡村治理的视角,研究探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安排对于约束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从而做到实现对农村农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保护,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乡村善治。本文重点研究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问题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2 调查情况介绍
2.1如东县掘港镇土地流转情况概述
如东县掘港镇总面积261.30平方公里,其地域面积位居江苏乡镇之首。如东县掘港镇目前耕地面积已达到16.95万亩,总人口20.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到13.32万人。目前如东县掘港镇正处于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所以我选取如东县掘港镇作为调查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根据主题要求,以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为例,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深入掘港镇周边了解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问题的实际情况。本人于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4月走入如东县掘港镇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城乡结合部的乡村,所选取的掘港镇周边农村都存在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普遍流转的情况,并对相关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相关权益保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由于考虑到调查对象为农民,所以在调查问卷的资料收集方面采取了结构式访问的方法,并随机选择当地农民进行访谈,采取指定问题开放作答的方式,了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掘港镇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1.1发放并回收问卷
为了完成这次论文的调查,我进入掘港镇周边农村一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当场结束收回问卷100份,得到的有效问卷是10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100%。调查采取入户调查方式,当场发放问卷并指导调查对象进行填写,在填写过程中,我会协助调查对象完成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保证调查的准确性。访谈活动我采取开放式问答的形式,并就受访者感兴趣的其他相关土地问题进行访谈,大部分访谈者也表示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也让他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东西,并表示在调查后他们会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1.2数据统计处理
访谈后主要工作是记录、搜集和整理调查对象的谈话内容,从中获取有关信息,从而确保获取的信息具有可靠性,力求使得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同时运用EXCEL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整理,然后使用EXCEL 软件,把统计资料输入到EXCEL表格中,形成相关表格、条形图、柱状图、圆环图等。
调查对象的性别结构。我们的调查对象均为家庭主要劳动力,从图1.1可知,其中男8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3%,女1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7%。
调查对象的身份构成。我进入农村发放问卷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的村民、村民们的代表和村里的村干部,由图1可以知道,其中调查对象中普通的农村村民占绝大多数(91%),而村民的代表和村里的干部则占了少数,分别是7%和2%。这有助于保证调查对象的真实性。
图1 调查对象身份 图2 调查对象年龄结构
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由图2可知,我们调查对象的主要年龄层次为41-60岁,占54%,这样年龄的人群拥有耕种土地的实际经历,也对政府的政策或者自己的相关权益有过一定的思考,从而增加了问卷结果的可信度。除此之外,21-40岁的年轻人占28%,60岁及以上的调查者占15%,0-20岁的青年占3%。整个调查的年龄范围涉及较广,可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想法与需求,更具有客观性。
2.2掘港镇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状况
图3 是否愿意流转承包地
通过调查访谈得出如图3的数据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掘港镇周边农村大部分农民之所以不愿意流转自己的承包地,是因为有“四不”心理。一是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村民甲说:“随着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但农民自己不再需要缴纳农业税,国家还会对农民进行一定数额的农业补偿,所以我们基本都是不乐意交出耕种了许多年的承包地”。第二点是农民不太敢流转自己的承包地,村民乙在访谈中说道:“虽然新型城镇化在不断加快进程,但是由于目前的大部分中小城镇都还没有为放弃农业种植的进入城镇的农民们建立起相应的居住、就业工作、医疗保险、还有进城农民的下一代的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各方面的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所以在农村里农民自己的承包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和保障他们生活的最后的底线,然而一旦加快了农村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速度,这就会让农民失去自己的这道最后的底线,所以不是我们不想流转土地,而是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有土地在手心里会踏实点”。三是不能肯定在土地流转后自己的生活能否变好,大部分受调查村民的主要担心还是对未来的生活能否变好持怀疑态度,由于进城找的工作并不长久稳定,收入幅度也较大,所以很多人最后还是会回到农村,所以对于自己手上的承包地到底要不要流转,他们还不能肯定。四是不必要流转自己手上的承包地以换取补偿,对那些已经有其他生活收入保障的农民而言,承包地流转后并不会对自己有多少帮助, 所以宁愿空置也不会想去流转土地。
1 引言 1
2 调查情况介绍 1
2.1如东县掘港镇土地流转情况概述 1
2.2掘港镇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状况 3
2.3掘港镇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4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1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观念不清晰 5
3.2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混乱 5
3.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有瑕疵 7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不足的原因 7
4.1村民法律意识淡薄 7
4.2现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 8
4.3执法过程中程序不规范 9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10
5.1加紧制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规章制度 10
5.2对农民的承包地进行确权 11
5.3积极宣传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知识 11
5.4加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权力监督管理 12
结论 13
致谢 14
注释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1 引言
土地一直是中国农民的根本和最重要的财产,是农民的赖以生存的保障和自身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推动和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崭新阶段,农民“有地少权”的状况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相应保护的政策不断出台。都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举措。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前提条件下,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与农村土地农业用途的基础上,将该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从该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部分权能等具体民事权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2]本人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要求,立足“法治江苏”建设的实践,运用包容性发展理论(包容性发展指边缘群体(不论性别、种族、年龄、信仰、残疾或贫穷)能够参与并从中获益的发展。),主要探讨和反思实现与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并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所以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农民向城镇新市民转变,从而走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从乡村治理的视角,研究探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安排对于约束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从而做到实现对农村农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保护,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乡村善治。本文重点研究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问题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2 调查情况介绍
2.1如东县掘港镇土地流转情况概述
如东县掘港镇总面积261.30平方公里,其地域面积位居江苏乡镇之首。如东县掘港镇目前耕地面积已达到16.95万亩,总人口20.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到13.32万人。目前如东县掘港镇正处于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所以我选取如东县掘港镇作为调查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根据主题要求,以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为例,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深入掘港镇周边了解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问题的实际情况。本人于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4月走入如东县掘港镇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城乡结合部的乡村,所选取的掘港镇周边农村都存在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普遍流转的情况,并对相关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相关权益保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由于考虑到调查对象为农民,所以在调查问卷的资料收集方面采取了结构式访问的方法,并随机选择当地农民进行访谈,采取指定问题开放作答的方式,了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掘港镇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1.1发放并回收问卷
为了完成这次论文的调查,我进入掘港镇周边农村一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当场结束收回问卷100份,得到的有效问卷是10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100%。调查采取入户调查方式,当场发放问卷并指导调查对象进行填写,在填写过程中,我会协助调查对象完成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保证调查的准确性。访谈活动我采取开放式问答的形式,并就受访者感兴趣的其他相关土地问题进行访谈,大部分访谈者也表示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也让他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东西,并表示在调查后他们会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1.2数据统计处理
访谈后主要工作是记录、搜集和整理调查对象的谈话内容,从中获取有关信息,从而确保获取的信息具有可靠性,力求使得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同时运用EXCEL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整理,然后使用EXCEL 软件,把统计资料输入到EXCEL表格中,形成相关表格、条形图、柱状图、圆环图等。
调查对象的性别结构。我们的调查对象均为家庭主要劳动力,从图1.1可知,其中男8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3%,女1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7%。
调查对象的身份构成。我进入农村发放问卷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的村民、村民们的代表和村里的村干部,由图1可以知道,其中调查对象中普通的农村村民占绝大多数(91%),而村民的代表和村里的干部则占了少数,分别是7%和2%。这有助于保证调查对象的真实性。
图1 调查对象身份 图2 调查对象年龄结构
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由图2可知,我们调查对象的主要年龄层次为41-60岁,占54%,这样年龄的人群拥有耕种土地的实际经历,也对政府的政策或者自己的相关权益有过一定的思考,从而增加了问卷结果的可信度。除此之外,21-40岁的年轻人占28%,60岁及以上的调查者占15%,0-20岁的青年占3%。整个调查的年龄范围涉及较广,可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想法与需求,更具有客观性。
2.2掘港镇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状况
图3 是否愿意流转承包地
通过调查访谈得出如图3的数据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掘港镇周边农村大部分农民之所以不愿意流转自己的承包地,是因为有“四不”心理。一是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村民甲说:“随着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但农民自己不再需要缴纳农业税,国家还会对农民进行一定数额的农业补偿,所以我们基本都是不乐意交出耕种了许多年的承包地”。第二点是农民不太敢流转自己的承包地,村民乙在访谈中说道:“虽然新型城镇化在不断加快进程,但是由于目前的大部分中小城镇都还没有为放弃农业种植的进入城镇的农民们建立起相应的居住、就业工作、医疗保险、还有进城农民的下一代的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各方面的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所以在农村里农民自己的承包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和保障他们生活的最后的底线,然而一旦加快了农村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速度,这就会让农民失去自己的这道最后的底线,所以不是我们不想流转土地,而是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有土地在手心里会踏实点”。三是不能肯定在土地流转后自己的生活能否变好,大部分受调查村民的主要担心还是对未来的生活能否变好持怀疑态度,由于进城找的工作并不长久稳定,收入幅度也较大,所以很多人最后还是会回到农村,所以对于自己手上的承包地到底要不要流转,他们还不能肯定。四是不必要流转自己手上的承包地以换取补偿,对那些已经有其他生活收入保障的农民而言,承包地流转后并不会对自己有多少帮助, 所以宁愿空置也不会想去流转土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