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度实证研究

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度实证研究[20200511191454]
摘要: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国家把大学生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来,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扩大社会互助共济的范围,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也可以减轻学生家庭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这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现行的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否令大学生感到满意是评价这项制度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京市各大高校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予以客观评价,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能推动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2
一、研究方法2
(一)调查对象2
(二)资料收集方法2
(三)分析方法2
二、具体内容3
(一)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变革的政策对比分析3
1.就诊制度3
2.参保人群4
3.报销范围4
(二)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具体分析4
1.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基本情况4
2.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具体分析 5
(1)基本特征6
(2)实施效果7
(三)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8
1.受访学生认为“保障水平低”的原因9
2.受访学生认为“报销手续复杂”的原因9
三、政策建议10
(一)进一步实现制度简化,方便大学生寻医问诊10
(二)校医院需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切实承担起医疗保健等职能10 (三)明确主体责任,加强相关政策、报销制度的宣传力度10
(四)增加医疗保险的优惠措施,完善相关制度的衔接过渡10
四、总结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度实证研究
——基于南京六所高校的调查
引言
引言
在2008年之前,大学生群体作为公费医疗的享受者,在公费医疗制度下受益颇多。公费医疗制度不仅保障了当时大学生的健康,同时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但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深入优化,以及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于教育本身规模的扩大、学生生源的扩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于是,一些高校希望通过采取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医疗保险需求,但结果证明并不理想。当学生患病需要治疗时,如果只是依靠以父母为依托的家庭保障措施和购买重大疾病的商业医疗保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直到2008年,大学生才最终被纳入到社会医疗保障的范围内,国家再次明确提出“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至此,我国在校大学生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医保制度。
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推行过程中,制度本身、操作实施等方面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一些学者通过对制度改革对比、参保意愿分析、实施现状分析、国外先进制度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与此对应的建议以完善当前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但是通过一个地区满意度进行研究的还不多,特别是南京市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南京市全体高校都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在2012学年开始的,前人的研究未能以这个时间为节点,深入南京市各类高校中,研究大学生医疗保险纳入南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畴后的运行状况、满意度等实际情况。本课题希望通过分析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上的变革,调查南京市大学生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真实满意度,从满意度入手,深入分析南京市大学生的医疗保险满意度水平,以期发现当前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院校顺利推行大学生医保政策助力。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样本框是南京市的所有高校,包括本科、高职和高专,从该样本框中随机抽取六所高校。本文的调查对象是这六所高校的校医院或学工处领导和220名学生,包括一所985高校;一所211工程大学;两所市属普通本科高校;两所市属专科学院。之所以选取这六所高校是基于以下两点:第一,这六所学校分布在南京市各区县,地域涉及广泛;第二,这六所高校涵盖了目前可调查的主要院校类型。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中,受访男生共计116人,占总调查学生的有效百分比是52.7%;受访女生共计104人,占总调查的有效百分比是47.3%。
(二)资料收集方法
(三)分析方法
问卷数据通过SPSS20和Microsoft Office 2013版Excel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百分比分析和制作图表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加直观分析当前南京市大学生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
二、具体内容
(一)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变革的政策对比分析
下文中政策对比部分将大学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版本(下文简称“公费办法”)与南京市2013年发布的“大学生参加《南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指南”(下文简称“新指南”),这两个文件进行对比分析。大学“公费办法”是典型的公费医疗制度的缩影,而“新指南”是新政策细化实施的产物。具体分析如下:
1. 就诊制度
从就诊制度来比较分析,当前的“新指南”已经与老“公费办法”有诸多不同,笔者则从中摘取变化最显著的“就诊范围”、“费用结算”两方面加以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公费办法”中对于学生患病转诊有着诸多条件,限定了必须为“校医院”、“挂钩医院”,限制了患病学生的选择权。对于有重大疾病,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须前往“非挂钩医院”就诊的患病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步就是要前往校医院获得相关医生的转诊批准,第二步才是去“定点医院”就诊,即使批准后也需要医疗费自付30%。这对于一些需要去专项医院就诊的患病学生来说,30%的医疗费用也是沉重的负担。而在新出台的指南中则体现出了就诊制度的明显简化,就诊医院可自主选择,没有医院选择限制,大大方便了南京市大学生就医。具体表现在:
(1)手续简化:“公费办法”中明确在“基本原则”中提出要求师生员工无论何种疾病,就诊第一步必须先在校医院就诊,而后转诊去相关医院,限制外诊,并指出需要提高在校外就医自付比例。相应的在“公费办法”中加以需要学校相关负责医生开具同意证明的限制条件。也就是说“公费办法”并不支持师生员工去校外就医。而在“新指南”则在住院、大病门诊两部分去除了这方面的限制,实现手续简化。
(2)就诊医院选择范围扩大:公费办法中规定了其第一级就诊单位为“校医院”,在校医院无法治疗的情况下再选择去挂钩医院诊治。而“新指南”则将校医院和定点医院划定为统一范围,没有就诊级别。并且医院的数量也从几家“挂钩医院”扩大到400余家定点医院,扩大了大学生治疗的选择范围,有助于患病学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参保人群
在“公费办法”中,江苏省高校的公费医疗需要将不同的高校学生进行区分对待,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教育部属院校,国家每年按每个学生60元;第二类,地方院校,国家每年按每个学生40元,以计划内招收的学生人数拨款给学校,而学校由于扩招等原因,分摊下来每个学生得到的医疗费还不足20元;第三类,国家并没有给予职业学院及民办大学相应的医疗费,这类大学生的健康保障全靠学生自己买医疗保险。”①而“新指南”中出现范围变化,强调“均可参加”,范围实现扩大。具体情况如下:
按原本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招收的学生(“公费办法”),明确规定了不含自费生,变为除了全日制本科大学生以外,其他的学生也可参加(“新指南”),显著扩大大学生医疗保险惠及的范围,减少了限制条件。这对于过去被排斥在“编制”之外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商业医疗保险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在遭遇疾病的时候,也有助于减轻了他们的医疗负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