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沂南县张庄镇h村为例(附件)
摘 要贫困问题关系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沂南县按照国家和临沂市的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精准扶贫的工作,并且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贫困问题仍尤为严重。本研究就以沂南县张庄镇H村的精准扶贫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本地区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情况、已取得的工作成效,探究在一段时间的扶贫后还存在的问题或又出现的新问题,并对此提出有针对性、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沂南县张庄镇H村精准扶贫概况.....................................2
(一)沂南县张庄镇H村贫困概况.....................................2
(二)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5
(一)返贫现象严重.................................................5
(二)老年贫困人口大量存在.........................................5
(三)存有虚假贫困户...............................................6
四、沂南县张庄镇H村精准扶贫问题的原因分析...........................7
(一)贫困户识别不精准.............................................7
(二)贫困户自身能力素质低.........................................7
(三)村庄内社会风气不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五、沂南县张庄镇H村加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9
(一)加强贫困户自身能力建设.......................................9
(二)加强完善制度建设.............................................9
(三)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10
六、局限性及反思....................................................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问题关系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的反贫困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要想实现全部脱贫,任务依旧艰巨。
精准扶贫的说法是由习近平最先提出,他于2013年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思路。精准扶贫是与粗放扶贫相对的概念,是指要根据真正的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帮扶,实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而对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精准扶贫的定义、扶贫对象、扶贫实施机制、扶贫难点及困境等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阐述,而没有关注贫困地区或贫困人群在接受扶贫后的生存状况。
近年来,沂南县按照国家和临沂市的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精准扶贫的工作,并且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贫困问题仍尤为严重。本研究选取沂南县张庄镇H村的精准扶贫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和观察法,调查本地区精准扶贫发展情况以及扶贫效果,并且关注精准扶贫后本地区贫困人群的生存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二、沂南县张庄镇H村精准扶贫概况
(一)沂南县张庄镇H村贫困概况
2016年沂南县张庄镇H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45户,84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贫困人口有55人,年龄在60岁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9人,包含5个残疾人。老年贫困人口为H村的主要贫困人口,大约占总贫困人口的65%。有大约70%的贫困人口为文盲,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贫困人口占22%,具有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贫困人口占8%。此外,贫困存在着代际传递的现象,一个家庭中两代人都是贫困户,甚至存在一个家族都是贫困户的情况。对于致贫原因,经过走访调查发现,主要的致贫原因有:
第一,因病、因残致贫。因为家庭中有成员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因重大的交通事故导致残疾等,医药开销巨大,花光家里的所有积蓄,甚至是背负债务。如:贫困户L某,患有慢性病,大脑萎缩,因大量的医疗花费导致贫困。
第二,缺乏劳动能力。因为家庭成员年老、体弱、丧偶、丧子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劳动能力丧失。因此,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收入。因缺乏劳动能力而致贫的贫困人口在H村中占大多数。例如,贫困户W某96岁,男,没有劳动能力,3个儿子(已去世两个)2个女儿,吃饭主要依靠子女送。
第三,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由于自身安于现状,不愿意拼搏,即使有劳动能力,有机会和资源,也不愿意靠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脱贫致富。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这一原因而致贫的人群主要存在于青壮年中。例如,贫困户H某19岁,男,高中文凭,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但劳动意愿低,不愿外出工作。
第四,文化素质低下,社会风气不良。经调查发现,沂南县张庄镇H村的贫困人口大都文化水平低,多为小学水平甚至是文盲。文化素质低,导致了难以掌握工作技术,也限制了其必要的发展。同时,会造成其思想观念的落后,对其子女的要求程度也不高,从而造成贫困思想的传递,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例如,贫困户H某,儿子、孙子(有劳动能力)都是贫困户,享受低保政策。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沂南县张庄镇H村精准扶贫概况.....................................2
(一)沂南县张庄镇H村贫困概况.....................................2
(二)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5
(一)返贫现象严重.................................................5
(二)老年贫困人口大量存在.........................................5
(三)存有虚假贫困户...............................................6
四、沂南县张庄镇H村精准扶贫问题的原因分析...........................7
(一)贫困户识别不精准.............................................7
(二)贫困户自身能力素质低.........................................7
(三)村庄内社会风气不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五、沂南县张庄镇H村加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9
(一)加强贫困户自身能力建设.......................................9
(二)加强完善制度建设.............................................9
(三)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10
六、局限性及反思....................................................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问题关系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的反贫困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要想实现全部脱贫,任务依旧艰巨。
精准扶贫的说法是由习近平最先提出,他于2013年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思路。精准扶贫是与粗放扶贫相对的概念,是指要根据真正的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帮扶,实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而对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精准扶贫的定义、扶贫对象、扶贫实施机制、扶贫难点及困境等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阐述,而没有关注贫困地区或贫困人群在接受扶贫后的生存状况。
近年来,沂南县按照国家和临沂市的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精准扶贫的工作,并且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贫困问题仍尤为严重。本研究选取沂南县张庄镇H村的精准扶贫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和观察法,调查本地区精准扶贫发展情况以及扶贫效果,并且关注精准扶贫后本地区贫困人群的生存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二、沂南县张庄镇H村精准扶贫概况
(一)沂南县张庄镇H村贫困概况
2016年沂南县张庄镇H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45户,84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贫困人口有55人,年龄在60岁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9人,包含5个残疾人。老年贫困人口为H村的主要贫困人口,大约占总贫困人口的65%。有大约70%的贫困人口为文盲,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贫困人口占22%,具有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贫困人口占8%。此外,贫困存在着代际传递的现象,一个家庭中两代人都是贫困户,甚至存在一个家族都是贫困户的情况。对于致贫原因,经过走访调查发现,主要的致贫原因有:
第一,因病、因残致贫。因为家庭中有成员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因重大的交通事故导致残疾等,医药开销巨大,花光家里的所有积蓄,甚至是背负债务。如:贫困户L某,患有慢性病,大脑萎缩,因大量的医疗花费导致贫困。
第二,缺乏劳动能力。因为家庭成员年老、体弱、丧偶、丧子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劳动能力丧失。因此,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收入。因缺乏劳动能力而致贫的贫困人口在H村中占大多数。例如,贫困户W某96岁,男,没有劳动能力,3个儿子(已去世两个)2个女儿,吃饭主要依靠子女送。
第三,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由于自身安于现状,不愿意拼搏,即使有劳动能力,有机会和资源,也不愿意靠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脱贫致富。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这一原因而致贫的人群主要存在于青壮年中。例如,贫困户H某19岁,男,高中文凭,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但劳动意愿低,不愿外出工作。
第四,文化素质低下,社会风气不良。经调查发现,沂南县张庄镇H村的贫困人口大都文化水平低,多为小学水平甚至是文盲。文化素质低,导致了难以掌握工作技术,也限制了其必要的发展。同时,会造成其思想观念的落后,对其子女的要求程度也不高,从而造成贫困思想的传递,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例如,贫困户H某,儿子、孙子(有劳动能力)都是贫困户,享受低保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