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园的发展战略研究

1基于波特的“钻石体系模型”理论对影响淮安软件园发展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淮安软件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市场需求导向不明确、园区核心竞争力不足、高层次软件人才匮乏、政府对入驻企业的政策支持不够、园区风险投资体系未形成等。根据淮安软件园目前的发展概况,提出淮安软件园的发展战略需求导向战略、核心竞争战略、人才提升战略、企业支持战略、载体完善战略五个方面。并从淮安市政府的角度对这五个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为淮安市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思路。
目录
引言
自江苏省政府在2005年提出“将软件产业作为全省第一优先鼓励发展的产业”以来,江苏各级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地方软件产业的物质载体,即地方软件园的建设。江苏省现有国家级软件园共5个、省级软件园共25个。[1] 现有的5个国家级软件园均落户在苏南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长为特色明显、体系成熟的软件园。苏北地区的软件园建设起步较晚,经过初期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集聚,但是园区内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国内外在地方软件园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分析上,鲜有类似于淮安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的软件园的发展战略的研究。
绪论
(一)概念界定
1.软件园
软件园起源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硅谷,后各国相继在科技领域进行大范围建设。[2]我国软件园建设起步比较晚,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对于软件园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但综合来看,可以概括为:软件园是高科技园的一种,一般由政府、高等院校或企业创立,聚积了众多软件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以信息、智力和知识的高度集中为特点,是软件研发与生产的产业综合体。[3]1516
在国外,软件园的形成基本是由市场因素决定,与国外相反,我国软件园一般是有规划的设立发展的。根据开发建设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政府+市场”型、学院主导型四种模式。[4]
2.软件产业链
软件产业链指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供给消费者满意的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具有相互联系的企业集合。[5]从技术角度划分,可分为软件产品链和软件服务链,软件产品链由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软件产业链的价值是倒置的,越是产业链上游的产品,附加值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越高。[6]
系统软件位于软件产品链条上游,如操作系统等,目前大多在美国;支撑软件位于软件产品链条的中游,是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转与开发的环境,印度和日本比较强;应用软件在链条的下游,包含办公软件、动漫软件等,我国此方面发展较快。[7]
3.软件社区
软件园的演变历程可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软件园是以软件生产为主的;第二代软件园是生产与研发相结合的;第三代则是社区化软件园,即软件社区;第四代的软件园是“物理+虚拟”园区的软件产业总部。[9]目前我国的软件园普遍处于第二代,正在向第三代软件社区转变。软件社区的特征是在一定地域,软件产业区和生活区一体化。与软件园不同的是,软件社区更注重宜居性与生活氛围,用其优美的创业环境和居住环境及完善的配套设施来吸引企业并留住人才。[3]2223
表1.软件园发展历程一览表

(二)相关理论
软件园本质上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而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最先提出的,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内彼此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聚积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并提出了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钻石体系模型。[10]本文将用波特的钻石体系模型进行分析。
在钻石体系模型中,波特认为有四个因素和两个变量左右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11]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及结构这四个因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变量。[12]
其中生产要素包含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地理位置、天然资源、气候状况等,其重要性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小。[13]78高级生产要素包含高端人才、科研院所等等,这些要素获得很难,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市场的需求,需求的结构相对需求的范围更加重要。[13]1516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指产业的上下游之间形成良性关联,能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13]1819企业战略及结构和对手的竞争表现,往往与产业的差异和国家的环境相关。[14]
机会这个变量,很难对其进行把控。而政府这个变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显重要,它只有在其他几个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才能创造出有竞争力的产业,但绝不是直接参与,其应定位的角色是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15]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三种。
1.文献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概念、理论等,建构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比较分析法:文中在分析淮安软件园的发展水平,及与江苏省其他典型软件园发展的差距的时候运用了比较分析法。
3.调查法:通过对淮安软件园的实地观察,感受园区环境,并对淮安软件园园区管理委员会产业部的员工及入驻企业浙大网新的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园区政策、人才培养等园区发展现状。
淮安软件园的发展概况
淮安软件园于2008年经淮安市政府批准建立,由江苏省淮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组建的淮安软件园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其园区规划服务体系建设及经营管理,属于“政府+市场”型软件园,即在政府的支持和导向下,依靠市场调节而存在一种形式。
(一)淮安市软件园的区位概况
淮安软件园位于江苏省北部中心城市淮安市,建于淮安市主城区东侧的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淮安软件园距离淮安长途汽车南站500米、距离京沪高速淮安主出进口的车程只有15分钟,距离宁淮、淮连、盐宿淮高速淮安主出入口的车程只有5分钟、距离淮安机场的车程仅30分钟,距离在建设中的宁淮、沪淮、杭淮城际铁路仅5分钟车程。[17]
(二)淮安市软件园的建设背景
200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把软件产业确立为第一优先发展的产业。淮安市政府响应省政府号召,全力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业、盐化产业及特钢三大千亿级元产业。苏南地区的软件园经过初期的建设日趋成熟,带动了软件产业和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淮安软件园项目规划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整个项目计划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3.2万平方米,2010年5月建设完成。二期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于2011年11月已使用。三期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目前在建设中。
(三)淮安市软件园的发展水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