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年节礼俗变迁与传承
乡村年节礼俗变迁与传承[2020010117395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大国,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年节礼俗文化。在当今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的情况下,我国乡村年节礼俗文化也出现了多样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乡村年节礼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现实状况下,如何使我国乡村年节礼俗走出困境重现活力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资料分析、社会调查等方法对乡村年节礼俗的变迁及如何传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旨在为乡村年节礼俗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指导。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年节礼俗,传承,变迁
目 录
1 引言 2
2 年节礼俗对我国文化传承的意义 2
2.1 传统年节礼俗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3
2.2 在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中地位突出 3
2.3 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4
3 乡村年节礼俗的变迁 4
3.1 乡村年节礼俗的类型 4
3.1.1 祭祀礼俗 5
3.1.2 迎春礼俗 6
3.1.3 社交礼俗 6
3.2 年节礼俗的与时俱进 7
3.3 年节礼俗的变味与消亡 7
3.3.1 年节礼俗的变味 8
3.3.2 年节礼俗的消亡 9
4 年节礼俗的传承 9
4.1 加强祭祀礼俗的传承 9
4.2 注重迎春礼俗的重建 10
4.3 完善社交礼俗的发展 11
结语 12
致谢 13
注释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年节是中国人在一年之中最看重的节日。所谓年节礼俗是指大年前后随着年节进程在家庭、社会中形成的具有礼仪行为的传统习俗[1]。我国的年节礼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生活和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珍贵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构建民族国家文化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影响下,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年节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中国传统的年节礼俗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传统的年节礼俗已经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年节礼俗进行了研究。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把年节礼俗分为人伦礼俗、祭祀礼俗、迎春礼俗。还有学者认为,年节礼俗在社会化变迁中日益变味,其文化价值在逐步流失。他们提出,传承年节礼俗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来宣传和介绍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逐步形成政府合理干预和全民积极参与相结合的寓教于乐的节日新格局,增强传统节日的时代生命力。
前辈们对年节礼俗的传承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为更好地传承年节礼俗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依据。但是做好年节礼俗的传承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做出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本课题旨在以商城县为例研究“乡村年节礼俗的传承与变迁”。主要分析其变迁的表现、探索传承乡村年节礼俗的方法和途径,为传统年节礼俗的当代传承提供现实依据。
2 年节礼俗对我国文化传承的意义
传统年节礼俗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人类生活智慧与生命意识的集中反映,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印记,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等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因而在我国文化传承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2.1 传统年节礼俗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传统的年节礼俗中除了“祈福”、“驱邪”、“庆丰”等主题外,又添加了许多元素,如:“祭祖”、“团圆”、“孝亲”等等,人们用这种特有的祭奠活动来表达后辈的孝思和追念之情,这样可以不断地强化和巩固人们的家族意识,加深人们之间的血缘亲情;与此同时,在年节中,亲人团聚的欣喜之情与亲朋好友之间的礼尚往来被格外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人们之间的亲和力与认同感倍增,由此可见,传统的年节礼俗已经成为维系我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正所谓“生活中不可无节日,节日里不可无活动。”过年中的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等庆贺活动在过去基本上是用于驱鬼、祈求平安,而在现代社会则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喜庆的节日气氛。通过各种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节礼俗历史渊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直是广大民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外,传统年节中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其传递给人们的是比较直观和浓郁的人文和情感信息。它同时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特征,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体现了我国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和美好愿景。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一脉相承的年节礼俗,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良好的传承年节礼俗不仅有助于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加强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同时也有助于增加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激发民族活力。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等科技手段的快速推广,社会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从而导致传统的年节礼俗被大量抛弃。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热衷于过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而中国传统年俗中的一些良好习俗却被逐渐淡化了。许多年节礼俗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了一种让人们大势吃喝的节日,变成了一种让人们尽情消费的节日,变成了让人们送礼拉关系的节日,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却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因而越来越多的人都感觉到年味变淡了、变得越来越没意思了、过得越来越没尽头了。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倍注重对年节礼俗的传承和复兴。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年节礼俗至今对我国文化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2.2 在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中地位突出
楼宇烈曾说“中国要崛起,没有文化上的准备,很难实现。或者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国家,一定不能成为大国,更不能有什么所谓的崛起。”可见,文化的蓬勃发展对一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性。而年节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节日特别是年节,是我国民族价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起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这同时也给中国特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地机遇。在与外界文化的不断冲撞和融合中,我国年节礼俗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传统年节礼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其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的良好传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传承和复兴中国的传统年节礼俗,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从而最终促进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传统年节礼俗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已经成为各种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依据,对民俗文化特别是传统年节礼俗的传承和发展研究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基础性工作。
2.3 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社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文化的发展,语言、文献、哲学、风俗、制度的变迁往往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导向作用,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尤其如此。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当今时代,国家的竞争不仅仅取决于科技等硬实力,更取决于文化等软实力的发展。
传统年节礼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回家团圆、祭祀祖先、走亲访友等行为是年节礼俗中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一国文化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对国家民族团结和维系国家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传统年节礼俗的正确传承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浓厚亲情,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激励国家不断进步、发展和强大。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如果我们能剔除年节礼俗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使其与时俱进,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就会逐步提升,人们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会不断加深,人们的文化需求也会日益得到满足,最终彰显的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大国,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年节礼俗文化。在当今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的情况下,我国乡村年节礼俗文化也出现了多样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乡村年节礼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现实状况下,如何使我国乡村年节礼俗走出困境重现活力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资料分析、社会调查等方法对乡村年节礼俗的变迁及如何传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旨在为乡村年节礼俗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指导。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年节礼俗,传承,变迁
目 录
1 引言 2
2 年节礼俗对我国文化传承的意义 2
2.1 传统年节礼俗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3
2.2 在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中地位突出 3
2.3 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4
3 乡村年节礼俗的变迁 4
3.1 乡村年节礼俗的类型 4
3.1.1 祭祀礼俗 5
3.1.2 迎春礼俗 6
3.1.3 社交礼俗 6
3.2 年节礼俗的与时俱进 7
3.3 年节礼俗的变味与消亡 7
3.3.1 年节礼俗的变味 8
3.3.2 年节礼俗的消亡 9
4 年节礼俗的传承 9
4.1 加强祭祀礼俗的传承 9
4.2 注重迎春礼俗的重建 10
4.3 完善社交礼俗的发展 11
结语 12
致谢 13
注释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年节是中国人在一年之中最看重的节日。所谓年节礼俗是指大年前后随着年节进程在家庭、社会中形成的具有礼仪行为的传统习俗[1]。我国的年节礼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生活和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珍贵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构建民族国家文化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影响下,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年节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中国传统的年节礼俗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传统的年节礼俗已经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年节礼俗进行了研究。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把年节礼俗分为人伦礼俗、祭祀礼俗、迎春礼俗。还有学者认为,年节礼俗在社会化变迁中日益变味,其文化价值在逐步流失。他们提出,传承年节礼俗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来宣传和介绍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逐步形成政府合理干预和全民积极参与相结合的寓教于乐的节日新格局,增强传统节日的时代生命力。
前辈们对年节礼俗的传承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为更好地传承年节礼俗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依据。但是做好年节礼俗的传承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做出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本课题旨在以商城县为例研究“乡村年节礼俗的传承与变迁”。主要分析其变迁的表现、探索传承乡村年节礼俗的方法和途径,为传统年节礼俗的当代传承提供现实依据。
2 年节礼俗对我国文化传承的意义
传统年节礼俗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人类生活智慧与生命意识的集中反映,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印记,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等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因而在我国文化传承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2.1 传统年节礼俗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传统的年节礼俗中除了“祈福”、“驱邪”、“庆丰”等主题外,又添加了许多元素,如:“祭祖”、“团圆”、“孝亲”等等,人们用这种特有的祭奠活动来表达后辈的孝思和追念之情,这样可以不断地强化和巩固人们的家族意识,加深人们之间的血缘亲情;与此同时,在年节中,亲人团聚的欣喜之情与亲朋好友之间的礼尚往来被格外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人们之间的亲和力与认同感倍增,由此可见,传统的年节礼俗已经成为维系我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正所谓“生活中不可无节日,节日里不可无活动。”过年中的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等庆贺活动在过去基本上是用于驱鬼、祈求平安,而在现代社会则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喜庆的节日气氛。通过各种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节礼俗历史渊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直是广大民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外,传统年节中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其传递给人们的是比较直观和浓郁的人文和情感信息。它同时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特征,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体现了我国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和美好愿景。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一脉相承的年节礼俗,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良好的传承年节礼俗不仅有助于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加强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同时也有助于增加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激发民族活力。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等科技手段的快速推广,社会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从而导致传统的年节礼俗被大量抛弃。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热衷于过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而中国传统年俗中的一些良好习俗却被逐渐淡化了。许多年节礼俗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了一种让人们大势吃喝的节日,变成了一种让人们尽情消费的节日,变成了让人们送礼拉关系的节日,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却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因而越来越多的人都感觉到年味变淡了、变得越来越没意思了、过得越来越没尽头了。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倍注重对年节礼俗的传承和复兴。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年节礼俗至今对我国文化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2.2 在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中地位突出
楼宇烈曾说“中国要崛起,没有文化上的准备,很难实现。或者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国家,一定不能成为大国,更不能有什么所谓的崛起。”可见,文化的蓬勃发展对一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性。而年节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节日特别是年节,是我国民族价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起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这同时也给中国特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地机遇。在与外界文化的不断冲撞和融合中,我国年节礼俗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传统年节礼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其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的良好传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传承和复兴中国的传统年节礼俗,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从而最终促进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传统年节礼俗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已经成为各种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依据,对民俗文化特别是传统年节礼俗的传承和发展研究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基础性工作。
2.3 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社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文化的发展,语言、文献、哲学、风俗、制度的变迁往往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导向作用,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尤其如此。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当今时代,国家的竞争不仅仅取决于科技等硬实力,更取决于文化等软实力的发展。
传统年节礼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回家团圆、祭祀祖先、走亲访友等行为是年节礼俗中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一国文化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对国家民族团结和维系国家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传统年节礼俗的正确传承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浓厚亲情,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激励国家不断进步、发展和强大。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如果我们能剔除年节礼俗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使其与时俱进,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就会逐步提升,人们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会不断加深,人们的文化需求也会日益得到满足,最终彰显的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