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鸿基新城为例(附件)【字数:8612】
摘 要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养老观念受到冲击,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缓解了养老问题。本文区分了居家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两种模式的内涵,学习了美、日、澳三国的养老模式。在此基础上,了解了西安市鸿基新城的现状,并运用SERVQUAL量表的方法,对社区内现有的养老服务建设进行了评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社区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还存在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服务内容单一以及资金有限等问题。因此,本文在鸿基新城现有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将现有养老服务模式中各部门的职能进行了细化和新增,从而达到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目的。最后,从宏观角度上提出了改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服务人员的组成结构、拓宽资金渠道及促进养老行业的市场化等解决办法。希望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需求;鸿基新城
目 录
0 引言 1
1.社区居家养老相关概念含义 1
1.1居家养老 1
1.2社区居家养老 2
1.3国外先进地区的养老模式及经验 2
2.鸿基新城的养老服务现状及满意度调查 4
2.1鸿基新城基本情况 4
2.2鸿基新城社老年人的人口现状及特点 5
2.3鸿基新城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状况 6
2.4鸿基新城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 10
2.5存在的问题 10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改进策略 11
3.1西安市鸿基新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改进思路 11
3.2解决对策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以西安鸿基新城为例
0 引言
如果将人类社会发展比做一条长河,人口老龄化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流向,它也表示在着社会经济正在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也正在进步、人类寿命正在逐渐延长,这样的变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表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目前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老龄化水平不但不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更是高于经济的发展,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得二者的天平非常不平衡,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还欠发达,但是却面临着比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的国家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未富先老”的状况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大的社会负担[1]。本文结合了福利多元主义理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对西安市新鸿基新城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研究时,不仅要综合考虑鸿基新城老年人在衣食住行及身心等方面的需求,还要充分借鉴以往经验,改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借鉴国外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通过这样的途径,探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于鸿基新城的适用情况,并发掘鸿基新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来弥补鸿基新城社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现有的不足。
1.居家养老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1.1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以“三无老人”为主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费用通常由政府承担,属于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以及精神关爱服务。主要形式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服务一般是三无”老人。2014年我国老龄人口突破2.5亿大关,老龄人口比例严重超过老龄化标准,我国早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居家养老系统由"居家养老平台"和智能终端组成,外接有线或无线的老人专用终端呼叫器,该终端呼叫器可以实现一键拨号功能,并能提供紧急呼叫求救和求助功能[2]。
1.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常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让社区老年居民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状态[3]。这种服务模式满足了老年人精神上的亲情需求,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相对应的社区居家养老系统,由智能软交换系统软件和终端通信设备组成。由通信终端、智能平台、社区服务站形成一个完整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老助老”形式的老年人互助小组,组织社区老人开展互助活动。一些乐于奉献的老人自愿腾出自己的房子,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于助老服务,并相互提供家政、娱乐、体育、医疗等各种帮助。二是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服务。民政部实施的“星光计划” 是推进社区福利建设的有效形式,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逐步走上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
1.3国外先进地区的养老模式及经验
在国外也有一些国家在养老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养老方式都是适应了本国的国情而逐渐形成的。我们在研究本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一些国外的养老经验,吸收他们的优势,以完善和丰富我们自己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
(1)美国模式及经验
美国是养老经验非常丰富的国家,最常见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全托制,全托制的养老机构指老年人居住在这种养老机构中,全托制机构的设施一般都非常齐备,对于老年人日常基本需求都可以满足。二是日托制,日托制指老年人只有白天的时间在养老机构中。早上有专门的车辆将老年人接到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在这里度过一天,到了晚上再将老人送回家中。日托式养老机构中设有起居室,起居室内一人一床,一人一房,有白天活动、就餐、娱乐等相关服务。老年人可以白天在这里度过,晚上回家休息。三是组织“互助养老”。互助养老就是让老年人相互之间帮助。让老年人结伴认对、互助养老。四是上门服务。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派家庭保健护士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不过,这种养老方式的服务对象并不是所有老年人,只有美国公民才有权利享受这些待遇。
(2)日本模式及经验
日本由于过早进入老龄化,养老事业已发展了五十年。1963年,日本政府就推出了《老人福祉法》,目的是倡导保障老年人整体生活利益。为了给痴呆、卧床不起等体弱老人提供服务,政府出资修建养老院。“黄金计划”更是要求各地政府积极完善与老人相关的各种设施。目前,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大体分为两种:老人福祉设施和收费养老机构。老人福祉设施,根据不同情况和老人的不同需要具体细分为老人日常,养护,以及短期入院设施等等。而收费养老机构则充分调动了社会的资源。我国可借鉴的日本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如下:
目 录
0 引言 1
1.社区居家养老相关概念含义 1
1.1居家养老 1
1.2社区居家养老 2
1.3国外先进地区的养老模式及经验 2
2.鸿基新城的养老服务现状及满意度调查 4
2.1鸿基新城基本情况 4
2.2鸿基新城社老年人的人口现状及特点 5
2.3鸿基新城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状况 6
2.4鸿基新城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 10
2.5存在的问题 10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改进策略 11
3.1西安市鸿基新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改进思路 11
3.2解决对策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以西安鸿基新城为例
0 引言
如果将人类社会发展比做一条长河,人口老龄化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流向,它也表示在着社会经济正在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也正在进步、人类寿命正在逐渐延长,这样的变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表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目前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老龄化水平不但不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更是高于经济的发展,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得二者的天平非常不平衡,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还欠发达,但是却面临着比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的国家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未富先老”的状况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大的社会负担[1]。本文结合了福利多元主义理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对西安市新鸿基新城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研究时,不仅要综合考虑鸿基新城老年人在衣食住行及身心等方面的需求,还要充分借鉴以往经验,改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借鉴国外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通过这样的途径,探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于鸿基新城的适用情况,并发掘鸿基新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来弥补鸿基新城社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现有的不足。
1.居家养老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1.1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以“三无老人”为主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费用通常由政府承担,属于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以及精神关爱服务。主要形式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服务一般是三无”老人。2014年我国老龄人口突破2.5亿大关,老龄人口比例严重超过老龄化标准,我国早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居家养老系统由"居家养老平台"和智能终端组成,外接有线或无线的老人专用终端呼叫器,该终端呼叫器可以实现一键拨号功能,并能提供紧急呼叫求救和求助功能[2]。
1.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常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让社区老年居民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状态[3]。这种服务模式满足了老年人精神上的亲情需求,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相对应的社区居家养老系统,由智能软交换系统软件和终端通信设备组成。由通信终端、智能平台、社区服务站形成一个完整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老助老”形式的老年人互助小组,组织社区老人开展互助活动。一些乐于奉献的老人自愿腾出自己的房子,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于助老服务,并相互提供家政、娱乐、体育、医疗等各种帮助。二是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服务。民政部实施的“星光计划” 是推进社区福利建设的有效形式,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逐步走上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
1.3国外先进地区的养老模式及经验
在国外也有一些国家在养老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养老方式都是适应了本国的国情而逐渐形成的。我们在研究本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一些国外的养老经验,吸收他们的优势,以完善和丰富我们自己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
(1)美国模式及经验
美国是养老经验非常丰富的国家,最常见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全托制,全托制的养老机构指老年人居住在这种养老机构中,全托制机构的设施一般都非常齐备,对于老年人日常基本需求都可以满足。二是日托制,日托制指老年人只有白天的时间在养老机构中。早上有专门的车辆将老年人接到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在这里度过一天,到了晚上再将老人送回家中。日托式养老机构中设有起居室,起居室内一人一床,一人一房,有白天活动、就餐、娱乐等相关服务。老年人可以白天在这里度过,晚上回家休息。三是组织“互助养老”。互助养老就是让老年人相互之间帮助。让老年人结伴认对、互助养老。四是上门服务。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派家庭保健护士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不过,这种养老方式的服务对象并不是所有老年人,只有美国公民才有权利享受这些待遇。
(2)日本模式及经验
日本由于过早进入老龄化,养老事业已发展了五十年。1963年,日本政府就推出了《老人福祉法》,目的是倡导保障老年人整体生活利益。为了给痴呆、卧床不起等体弱老人提供服务,政府出资修建养老院。“黄金计划”更是要求各地政府积极完善与老人相关的各种设施。目前,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大体分为两种:老人福祉设施和收费养老机构。老人福祉设施,根据不同情况和老人的不同需要具体细分为老人日常,养护,以及短期入院设施等等。而收费养老机构则充分调动了社会的资源。我国可借鉴的日本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