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20200501125051]
摘要:本文通过简述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概况,分析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比较国内其他城市的都市农业园区研究方向及实践类型差异,探讨了北京、上海的都市农业园区发展对南京的启示。继而通过对南京市现有的都市农业园区进行了发展模式的分类,以南京汤山翠谷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模式和特色。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从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思路、规划策略以及政府政策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南京;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园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南京都市农业发展概述1
1.1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1
2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2
2.1 国内城市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2
2.1.1 北京2
2.2.2 上海2
2. 2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3
2.3 案例分析 4
2.3.1 南京汤山翠谷现代农业园区4
2.3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样本调查 4
3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 5
3.1 南京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5
3.2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发展对策及建议5
3.2.1 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理念和规划原则5
3.2.2 政府角度的政策建议6
致谢6
参考文献6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引言
1 南京都市农业发展概述
1.1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
南京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捷,并且城市规模较大,市场容量大,能发展成区域性的大城市。这些因素对南京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都是巨大优势。南京在2012年的城镇化率达到80%,城市环境压力大,城市居民对优良的农副产品、观光农业、农家乐等有着很大需求,都市农业面临较大发展机遇。
经过多年发展,南京的都市农业已经拥有良好的基础: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农业科技进步,南京市民消费结构已呈现富裕化,假日经济的本地市场潜力大,加上南京较为便捷的环境交通,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南京市政府越来越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南京宣布要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构建“一圈三带四区”旅游农业产业布局,其中“一圈”包括八卦洲、江心洲、南郊和汤山生态旅游农业风景区;“三带”包括宁镇路花卉观赏、宁丹路林果花卉旅游农业带、宗教文化旅游农业带和宁杭路观光牧业和特色农产品旅游农业带;“四区”包括六合、溧水、浦口和高淳四个生态旅游农业区。
表1-1 南京市各区都市农业观光资源特色
区域 农业观光资源特色 开发方向
六合 森林风貌,自然山水,地址景观,民俗风情 森林旅游,科考探险,山水观光
江宁 水乡风貌,江南丘陵,经济林果 休闲度假,田园风光
浦口 森林景观,花卉苗木,现代农业园区 森林生态度假,休闲度假
高淳 水乡景观,设施农业 休闲度假,农业观光
溧水 经济林果,自然山水,设施农业观光 科普教育,瓜果采摘
2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2.1国内城市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2.1.1 北京
北京的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昌平县附近出现了向游人开放的观光桃园,游人可以进去园区进行采摘和品尝等活动,这种观光形式深受游客欢迎。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其他类型的果园相继开始出现,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也逐渐兴起。
现在北京的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类型有:
(1)农业观光型,以展示种植业栽培技术、园艺技术或农业大田景观等为主要目的,建立的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和农业公园等。比如朝阳区的朝来农园集休闲观光旅游、蔬菜生产和农业生产教育实践为一体;通州区的东果牧场,推出了“周末农人”等活动,向城里人出租菜田、果树。
(2)农园采摘型,种植果园、菜园、瓜园等供游客观赏、采摘和品尝,并享受田园环境。比如顺义区的门头沟的瑞丰花果园和伊甸园幸福林基地等。
(3)浴场垂钓型,利用水库、池塘、湖泊等水体向游客开放进行垂钓、食鲜或其它水上娱乐活动。比如朝阳区的蟹岛度假村就以垂钓稻田蟹为主要特色。
(4)畜牧观赏狩猎型,利用牧场、养殖场等给游客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活动等。比如延庆县康庄跑马场、房山野生动物饲养场和狩猎场等。
(5)森林旅游型,以森林密集地区的优美环境、清新空气吸引居民来回归自然,进行度假、休闲、疗养等活动。比如房山区上方山森林公园和海淀区香山植物园。
(6)生态科技观光型,利用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吸引游客,使游客在休闲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农业知识。例如昌平区的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等。
(7)综合观光型,在园区布置多种休闲旅游项目,满足游客多种需求。
2.2.2 上海
上海是国内较早开始发展都市农业并出现都市农业园区的城市,1994年上海市提出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都市型农业的构想,成为我国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至2011年,上海市已建成各类农业旅游景点211个,其中年接待规模万人以上的农业旅游景点90个,直接带动各类涉农旅游总收入22亿元。
现在上海市的都市农业园区类型主要有:
(1)特色种养殖型,是指以农副产品为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结合农事参与的观光旅游活动所形成的都市农业观光园开发类型。例如特色果蔬园,这些园区既为城市居民提供特色水果、蔬菜、家禽等农副产品,又可以作为品尝、采摘、种养殖等农事参与的休闲旅游项目。
(2)农业胜景型,是以农业、农村景观等资源为特色,依托农业生产过程展示、农业工程展览以及农村生活风貌体验等方式,为城市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服务的城市公园性都市农业观光园的一种开发类型。比如,庄行金色田园以上海奉贤区庄行镇农村生活、农业生产为特色,依托菜花节、伏羊节等节庆向城市游客展示独具风情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景观。
(3)科技示范型,是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为特色,以若干农业生产、科技、教育、技术推广等单位为依托的现代科技试验与应用基地;同时,也用于展示与推广国内外高新农业技术和高附加值农副产品,适宜开展科技示范和教育推广的场所。
2. 2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随着对农业观光和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南京都市农业园区数量不断增加,已经建成一批成规模,高质量的科技示范园区。主要有南京汤山翠谷现代农业园区、南京傅家边农业科技观光园、南京浙台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汤泉苗木科技示范园、铜山果树良种示范园、横溪蔬菜科技园、横溪现代园艺科技示范园、江苏省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南京白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南京六合现代农业科示范园等。
可以看出,南京市的都市农业园区已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局面,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1)农业景观展示型
园区借助于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优美的农业大田景观,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并在周边发展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业,使园区和周边农村联动发展。同时,园区可以利用宁静怡人的乡间自然环境和质朴健康的乡村生活方式衍生出疗养度假、康体保健等其他功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乡土民风体验型
园区强调休闲活动的参与性,使游客能够获得多样化的活动体验,使园区对游客更有吸引力。通过设计各种空间和设施使游客能够体验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并通过与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相关的休闲娱乐活动,如节日庆典、风俗表演等,使游客能够感受乡土民风和当地古老文化。
摘要:本文通过简述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概况,分析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比较国内其他城市的都市农业园区研究方向及实践类型差异,探讨了北京、上海的都市农业园区发展对南京的启示。继而通过对南京市现有的都市农业园区进行了发展模式的分类,以南京汤山翠谷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模式和特色。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从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思路、规划策略以及政府政策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南京;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园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南京都市农业发展概述1
1.1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1
2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2
2.1 国内城市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2
2.1.1 北京2
2.2.2 上海2
2. 2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3
2.3 案例分析 4
2.3.1 南京汤山翠谷现代农业园区4
2.3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样本调查 4
3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 5
3.1 南京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5
3.2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发展对策及建议5
3.2.1 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理念和规划原则5
3.2.2 政府角度的政策建议6
致谢6
参考文献6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引言
1 南京都市农业发展概述
1.1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
南京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捷,并且城市规模较大,市场容量大,能发展成区域性的大城市。这些因素对南京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都是巨大优势。南京在2012年的城镇化率达到80%,城市环境压力大,城市居民对优良的农副产品、观光农业、农家乐等有着很大需求,都市农业面临较大发展机遇。
经过多年发展,南京的都市农业已经拥有良好的基础: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农业科技进步,南京市民消费结构已呈现富裕化,假日经济的本地市场潜力大,加上南京较为便捷的环境交通,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南京市政府越来越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南京宣布要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构建“一圈三带四区”旅游农业产业布局,其中“一圈”包括八卦洲、江心洲、南郊和汤山生态旅游农业风景区;“三带”包括宁镇路花卉观赏、宁丹路林果花卉旅游农业带、宗教文化旅游农业带和宁杭路观光牧业和特色农产品旅游农业带;“四区”包括六合、溧水、浦口和高淳四个生态旅游农业区。
表1-1 南京市各区都市农业观光资源特色
区域 农业观光资源特色 开发方向
六合 森林风貌,自然山水,地址景观,民俗风情 森林旅游,科考探险,山水观光
江宁 水乡风貌,江南丘陵,经济林果 休闲度假,田园风光
浦口 森林景观,花卉苗木,现代农业园区 森林生态度假,休闲度假
高淳 水乡景观,设施农业 休闲度假,农业观光
溧水 经济林果,自然山水,设施农业观光 科普教育,瓜果采摘
2 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2.1国内城市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2.1.1 北京
北京的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昌平县附近出现了向游人开放的观光桃园,游人可以进去园区进行采摘和品尝等活动,这种观光形式深受游客欢迎。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其他类型的果园相继开始出现,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也逐渐兴起。
现在北京的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类型有:
(1)农业观光型,以展示种植业栽培技术、园艺技术或农业大田景观等为主要目的,建立的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和农业公园等。比如朝阳区的朝来农园集休闲观光旅游、蔬菜生产和农业生产教育实践为一体;通州区的东果牧场,推出了“周末农人”等活动,向城里人出租菜田、果树。
(2)农园采摘型,种植果园、菜园、瓜园等供游客观赏、采摘和品尝,并享受田园环境。比如顺义区的门头沟的瑞丰花果园和伊甸园幸福林基地等。
(3)浴场垂钓型,利用水库、池塘、湖泊等水体向游客开放进行垂钓、食鲜或其它水上娱乐活动。比如朝阳区的蟹岛度假村就以垂钓稻田蟹为主要特色。
(4)畜牧观赏狩猎型,利用牧场、养殖场等给游客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活动等。比如延庆县康庄跑马场、房山野生动物饲养场和狩猎场等。
(5)森林旅游型,以森林密集地区的优美环境、清新空气吸引居民来回归自然,进行度假、休闲、疗养等活动。比如房山区上方山森林公园和海淀区香山植物园。
(6)生态科技观光型,利用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吸引游客,使游客在休闲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农业知识。例如昌平区的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等。
(7)综合观光型,在园区布置多种休闲旅游项目,满足游客多种需求。
2.2.2 上海
上海是国内较早开始发展都市农业并出现都市农业园区的城市,1994年上海市提出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都市型农业的构想,成为我国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至2011年,上海市已建成各类农业旅游景点211个,其中年接待规模万人以上的农业旅游景点90个,直接带动各类涉农旅游总收入22亿元。
现在上海市的都市农业园区类型主要有:
(1)特色种养殖型,是指以农副产品为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结合农事参与的观光旅游活动所形成的都市农业观光园开发类型。例如特色果蔬园,这些园区既为城市居民提供特色水果、蔬菜、家禽等农副产品,又可以作为品尝、采摘、种养殖等农事参与的休闲旅游项目。
(2)农业胜景型,是以农业、农村景观等资源为特色,依托农业生产过程展示、农业工程展览以及农村生活风貌体验等方式,为城市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服务的城市公园性都市农业观光园的一种开发类型。比如,庄行金色田园以上海奉贤区庄行镇农村生活、农业生产为特色,依托菜花节、伏羊节等节庆向城市游客展示独具风情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景观。
(3)科技示范型,是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为特色,以若干农业生产、科技、教育、技术推广等单位为依托的现代科技试验与应用基地;同时,也用于展示与推广国内外高新农业技术和高附加值农副产品,适宜开展科技示范和教育推广的场所。
2. 2南京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随着对农业观光和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南京都市农业园区数量不断增加,已经建成一批成规模,高质量的科技示范园区。主要有南京汤山翠谷现代农业园区、南京傅家边农业科技观光园、南京浙台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汤泉苗木科技示范园、铜山果树良种示范园、横溪蔬菜科技园、横溪现代园艺科技示范园、江苏省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南京白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南京六合现代农业科示范园等。
可以看出,南京市的都市农业园区已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局面,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1)农业景观展示型
园区借助于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优美的农业大田景观,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并在周边发展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业,使园区和周边农村联动发展。同时,园区可以利用宁静怡人的乡间自然环境和质朴健康的乡村生活方式衍生出疗养度假、康体保健等其他功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乡土民风体验型
园区强调休闲活动的参与性,使游客能够获得多样化的活动体验,使园区对游客更有吸引力。通过设计各种空间和设施使游客能够体验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并通过与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相关的休闲娱乐活动,如节日庆典、风俗表演等,使游客能够感受乡土民风和当地古老文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