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村民自治存在的瓶颈与破解山东省邹城市B村的考察
目 录
1 引言 1
2 村民自治 1
2.1 村民自治的含义 1
2.2 村民自治的发展背景 1
2.3 村民自治的现实意义 2
3 B村村民自治的研究方法 2
3.1 问卷调查 2
3.2 实地访谈 3
4 B村村民自治存在的瓶颈 3
4.1 村民自治主体能力不足 3
4.1.1 村民文化程度偏低 3
4.1.2 村民公共事务参与程度较低 4
4.1.3 村民经济能力较弱 5
4.2 “两委”与镇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5
4.2.1 乡镇政府与村干部关系日渐紧张 5
4.2.2 村委会干部与村支书意见不统一 5
4.3 人才短缺和年轻人口外流量增大 6
4.3.1 农村人才浪费现象普遍 6
4.3.2 农村年轻人口外流量大 6
4.4 村委会选举程序不规范 7
4.4.1 选举方式出现问题 7
4.4.2 行政干预问题严重 8
4.4.3 贿选问题突出 8
4.5 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欠缺 8
4.5.1 村民的法制观念薄弱 8
4.5.2 村民财务意识欠缺 9
4.5.3 侵占贪污问题较为严重 9
5 村民自治生活走出困境的对策与破解 9
5.1 激发公民参与能力,使村民自治健康稳定发展 9
5.1.1 加大村民的教育力度,提升村民整体素质 9
5.1.2 开展集体活动,提高村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与能力 10
5.1.3 加快村庄经济发展,提高物质生活 10
5.2 协调两委及其与镇政府之间的关系 10
5.2.1 村委会正确定位镇政府 10
5.2.2 依法划分“两委”的职权 11
5.3 努力发展村庄产业,留住村庄年轻人 11
5.3.1 开发村庄产业,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11
5.3.2 增加村庄就业岗位,吸引外流年轻人 11
5.4 健全村民自治法律制度 11
5.4.1 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 11
5.4.2 改进村民自治监督制度 12
5.5 创新村民自治制度 12
5.5.1 进行民主选举的创新 12
5.5.2 进行民主监督的创新 12
5.5.3 进行民主管理的创新 13
5.5.4 进行民主决策的创新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1 调查问卷 17
附录2 实地访谈 19
1 引言
村民自治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受国家的监督,是一种基本的自治模式,它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宪法》第111条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1]。”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地位也日趋重要。随着村民自治的日渐发展,存在的问题也逐步表现出来。因此怎样冲破村民自治存在的瓶颈成为了村民自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当前村民自治在中国的运行情况,以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B村为考察对象来探讨目前村民自治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剖析。调查和访问的结果发现B村村民自治存在村民的公共参与意识不强,村干部内部关系不和谐,青壮年人口外流量增大,选举程序不规范,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出破解的方法,首先要对村民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升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明确村委会和党委书记的职责,协调内部关系;其次发展B村的产业重新吸引青壮年人口;最后完善选举制度,健全机制保障,再对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创新。通过创新和改善,村民自治会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中发挥有力的作用,并且使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会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呈现出更加有利的局面。首先利用实地访谈的方法来对村民自治进行大体了解并发现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利用问卷调查法得出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创新点。
2 村民自治
2.1 村民自治的含义
村民自治也就是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而且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的一项政治制度。然而村民自治的内容就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m> 即“四个民主”,因此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就是推进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方法 [2]。
2.2 村民自治的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一项伟大的创举,也是一场伟大的实践。30多年来村民自治虽然在发展中稳步前进,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应该根据我国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村民自治的质量,随之可以逐步实现农村自治的民主化、制度化。
实际上,在村民自治实施的这些年来,为了促进民主自治在我国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机关、村支书党委书记等都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进一步完善发展了村民自的制度体系。对村民自治做除了伟大的创新和改革,丰富和发展了村民自治制度,其中村民监督委员会、两票制、海选制、秘密选举制都是这今年来村民自治的极大发展。
2. 3 村民自治的现实意义
村民自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一项伟大创造,它极大地促进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快速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村民自治在我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问题[3]。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来看,村民自治的兴起和发展,不但为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强大的贡献,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它的现实意义、理论的作用十分大。村民自治理现实意义在B村主要表现在下面这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对于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对于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第三个方面,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还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更加有利于农村的发展,使“三农”问题得到更加有力的解决方法。
第四个方面,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改善领导的管理方式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3 B村村民自治的研究方法
3.1 问卷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村民自治在B村的运行情况,分析B村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了解。问卷调查是研究村民自治制度运行情况的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得出有效、准确的数据。在整个研究调查过程中,对村民的文化程度、村民自治主体的公共参与意识、青壮年外流人口的数量、选举程序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和分析。为了保证样本的可靠性,在村口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随机调查,调查样本是随机抽取的100名村民,使调查结果可靠,调查数据更加真实。把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1 引言 1
2 村民自治 1
2.1 村民自治的含义 1
2.2 村民自治的发展背景 1
2.3 村民自治的现实意义 2
3 B村村民自治的研究方法 2
3.1 问卷调查 2
3.2 实地访谈 3
4 B村村民自治存在的瓶颈 3
4.1 村民自治主体能力不足 3
4.1.1 村民文化程度偏低 3
4.1.2 村民公共事务参与程度较低 4
4.1.3 村民经济能力较弱 5
4.2 “两委”与镇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5
4.2.1 乡镇政府与村干部关系日渐紧张 5
4.2.2 村委会干部与村支书意见不统一 5
4.3 人才短缺和年轻人口外流量增大 6
4.3.1 农村人才浪费现象普遍 6
4.3.2 农村年轻人口外流量大 6
4.4 村委会选举程序不规范 7
4.4.1 选举方式出现问题 7
4.4.2 行政干预问题严重 8
4.4.3 贿选问题突出 8
4.5 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欠缺 8
4.5.1 村民的法制观念薄弱 8
4.5.2 村民财务意识欠缺 9
4.5.3 侵占贪污问题较为严重 9
5 村民自治生活走出困境的对策与破解 9
5.1 激发公民参与能力,使村民自治健康稳定发展 9
5.1.1 加大村民的教育力度,提升村民整体素质 9
5.1.2 开展集体活动,提高村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与能力 10
5.1.3 加快村庄经济发展,提高物质生活 10
5.2 协调两委及其与镇政府之间的关系 10
5.2.1 村委会正确定位镇政府 10
5.2.2 依法划分“两委”的职权 11
5.3 努力发展村庄产业,留住村庄年轻人 11
5.3.1 开发村庄产业,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11
5.3.2 增加村庄就业岗位,吸引外流年轻人 11
5.4 健全村民自治法律制度 11
5.4.1 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 11
5.4.2 改进村民自治监督制度 12
5.5 创新村民自治制度 12
5.5.1 进行民主选举的创新 12
5.5.2 进行民主监督的创新 12
5.5.3 进行民主管理的创新 13
5.5.4 进行民主决策的创新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1 调查问卷 17
附录2 实地访谈 19
1 引言
村民自治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受国家的监督,是一种基本的自治模式,它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宪法》第111条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1]。”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地位也日趋重要。随着村民自治的日渐发展,存在的问题也逐步表现出来。因此怎样冲破村民自治存在的瓶颈成为了村民自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当前村民自治在中国的运行情况,以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B村为考察对象来探讨目前村民自治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剖析。调查和访问的结果发现B村村民自治存在村民的公共参与意识不强,村干部内部关系不和谐,青壮年人口外流量增大,选举程序不规范,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出破解的方法,首先要对村民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升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明确村委会和党委书记的职责,协调内部关系;其次发展B村的产业重新吸引青壮年人口;最后完善选举制度,健全机制保障,再对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创新。通过创新和改善,村民自治会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中发挥有力的作用,并且使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会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呈现出更加有利的局面。首先利用实地访谈的方法来对村民自治进行大体了解并发现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利用问卷调查法得出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创新点。
2 村民自治
2.1 村民自治的含义
村民自治也就是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而且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的一项政治制度。然而村民自治的内容就是民主选举
tm> 即“四个民主”,因此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就是推进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方法 [2]。
2.2 村民自治的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一项伟大的创举,也是一场伟大的实践。30多年来村民自治虽然在发展中稳步前进,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应该根据我国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村民自治的质量,随之可以逐步实现农村自治的民主化、制度化。
实际上,在村民自治实施的这些年来,为了促进民主自治在我国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机关、村支书党委书记等都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进一步完善发展了村民自的制度体系。对村民自治做除了伟大的创新和改革,丰富和发展了村民自治制度,其中村民监督委员会、两票制、海选制、秘密选举制都是这今年来村民自治的极大发展。
2. 3 村民自治的现实意义
村民自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一项伟大创造,它极大地促进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快速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村民自治在我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问题[3]。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来看,村民自治的兴起和发展,不但为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强大的贡献,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它的现实意义、理论的作用十分大。村民自治理现实意义在B村主要表现在下面这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对于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对于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第三个方面,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还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更加有利于农村的发展,使“三农”问题得到更加有力的解决方法。
第四个方面,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改善领导的管理方式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3 B村村民自治的研究方法
3.1 问卷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村民自治在B村的运行情况,分析B村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了解。问卷调查是研究村民自治制度运行情况的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得出有效、准确的数据。在整个研究调查过程中,对村民的文化程度、村民自治主体的公共参与意识、青壮年外流人口的数量、选举程序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和分析。为了保证样本的可靠性,在村口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随机调查,调查样本是随机抽取的100名村民,使调查结果可靠,调查数据更加真实。把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