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探析

随着南京地铁线路的陆续开通,南京地铁的客运量持续增长,地铁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由此,地铁也成为一种文化载体。而地铁艺术墙作为地铁空间的组成部分,成为展示南京地铁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彰显南京城市实力的名片。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地铁艺术墙研究的文献,并结合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从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中的制度要素、人文情怀、受众满意度以及地铁文化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方面出发,提出更适合南京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的对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相关概念定义1
(一)地铁艺术墙1
(二)地铁文化建设2
(三)地铁公共空间2
(四)地铁文化2
(五)公共艺术2
二、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的研究3
(一)国外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的研究3
(二)国内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的研究3
(三)南京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的研究4
三、南京地铁艺术墙的概况4
(一)南京地铁的基本情况4
(二)南京地铁艺术墙的文化建设现状4
四、南京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的公众认知5
(一)南京地铁乘客特征5
(二)南京地铁艺术墙的文化功能关注度与满意度调查6
(三)南京地铁艺术墙的现状及文化传播功能的态度分析7
五、南京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建议8
(一)问题8
(二)建议9
六、结语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南京地铁艺术墙文化建设探析
引言
2001年,温家宝曾在中国市长协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使城市文化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正确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南京地铁也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建设地铁文化。其中南京地铁艺术墙的建设最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对其文化建设的研究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能为南京地铁艺术墙在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建设领域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相关概念定义
(一)地铁艺术墙
地铁,是铁路交通的一种形式,指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交通轨道体系。[1]世界上首条地铁建设于1863年英国伦敦,作为国际发达城市地铁,它以时间准、速度快的特点深受乘客们的青睐。此后城市交通规划中,全球各国开始将地铁建设提上议程,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艺术墙主要指用绘画等设计手法将各种涂料,以相关材质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的墙面。而地铁艺术墙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地铁这个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所绘制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墙,它是随着地铁的建设而成长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
(二)地铁文化建设
“文化”在我国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篇》,是指施以文治教化于人。现代学者们定义“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但无论从哪个维度,都表达了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以及长期积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的复杂整体,其中人的行为、思想、习惯及与此相关联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涵盖在内。
地铁文化建设是以城市文化为基础,在政府的宏观政策下,经过引领和指导,分别从政策、基础设施、市民行为等相关方面不断地建设完善。进而将地铁文化融入市民文化,最终带来整个城市文化的提升。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不仅要符合当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也要适当地融入当地乃至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新时代的地铁文化建设不仅要能够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形式,也要能够有机地与现代技术体现其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表达城市的内涵。地铁文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地铁站容站貌、乘车环境等的,组织机构、标准等相关制度,所传达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价值观。好的地铁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提升。
(三)地铁公共空间
地铁车站是地铁公共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公众在乘坐地铁时可以自由进出地铁公共空间,核心价值观以乘客为中心。在布局上,分为地下和地上两个部分。地下主要包括地铁出入口、乘客通道、地铁站台以及候车通道。地上包括站点、出入口建筑单体。[2]本文所涉及到的地铁公共空间主要指乘客在乘坐地铁时能够自由走动的空间。
由于地铁主要处于地下,封闭的空间容易使人感到压抑。所以地铁文化建设的使命之一就是要体现人文关怀,丰富乘客精神生活。因此,在地铁公共空间中建设地铁文化设施是必要的。
(四)地铁文化
文化是事物发展之魂,先进的文化能够塑造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的软实力。自1863年以来,世界上已有超过55个国家的170个城市先后开通了地铁,地铁逐渐与城市融为一体。而且经过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地铁文化促使城市文化的发展,使城市文化逐渐走向成熟。[3]
作为一项城市公用设施,地铁具有有限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其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铁文化是以地铁运营设备和相关实物为载体的物质文化与具有地铁运营特色的思想文化的总和。[4]地铁文化既涵盖车站、线路特色、车厢、标志文化等,也是城市地域文化的浓缩和提炼。随着地铁在各大城市的普及,地铁文化作为一种新时代产物也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中,最终也必将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文化体系,这样地铁文化就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为现代文明城市的延伸和提升做出了贡献。
(五)公共艺术
关于公共艺术,学者们由于视角的不同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翁建青认为“公共艺术既是外在的、可视的艺术运作与存在方式;也是蕴涵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作为艺术与整体社会的纽带,是当代政府、公共社会与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对话的重要领域。[5]因此,公共艺术不只包括艺术本身,而且又展示着与其不可分割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人文精神。”孙振华认为“公共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体现着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精神与态度。”[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