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发展研究以普朗克有机农场为例

传统农业高污染的生产方式给环境带来破坏的同时,也威胁了农产品食品安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健康饮食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有机农业这一理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有机农业在南京市如雨后春笋生根发芽并不断成长。本文以现有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研究为依据,通过笔者实地调研,选取南京普朗克有机农场作为典型案例,对有机农产业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进行描述分析,得出有机农业发展对当地生态、社会经济均产生一定效益,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最后将典型问题普遍化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绪论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2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4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4
二、南京有机农业发展及现状5
(一)南京市有机农业发展背景5
(二)南京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7
三、南京普朗克有机农场案例分析7
(一)普朗克有机农产业发展现状7
(二)普朗克有机农产业发展效益分析9
(三)普朗克有机农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10
四、南京市有机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10
(一)改进病虫害防治方法11
(二)加大农业循环经济建设11
(三)改进发展模式11
(四)加大有机农场产品宣传力度11
(五)完善有机农产品认证体系11
(六)加强政府支持与信息管理11
五、结论与讨论 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南京市有机农业发展研究
——以南京普朗克有机农场为例
引言
引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5年中央1号文件中,“发展现代农业”这一目标所提出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改革、加强农业生态治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规范、构建新型农业经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体系等内容都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有机农业是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与体系,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在近年来保持较高的速度,产品开发和新品种加入很快,产品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电商的发展更是为有机农产品带来多样化的推广渠道。
南京市是中国较早发展有机农业的城市之一,在近十年中一直致力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和有机农业的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有机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重重挑战。因此为了提高南京市有机农业的发展质量,立足于南京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研究有机农业发展已取得的成效和阻碍其发展的因素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有机农业的定义
国内外关于有机农业定义目前并未统一。英国病理学家Albert Howard(1940)在《农业圣典》一书中第一次提到“有机农业”这一名词,围绕管理土壤腐殖质、维持土壤肥力进行作物健康种植的核心思想,将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倡导有机思想。美国农业部(USDA)将有机农业看作是一种农业生产体系,并对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提出限制条件,杜绝或尽可能少地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除了强调有机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将有机农业的定义拓展到社会与经济发展层面,认为有机农业是以土壤肥力作为生产基础,通过尊重动植物自然生长能力,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综合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对前两者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农业生产体系而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度或有机转换的过程。从以上定义来看可以把有机农业概括为一种强调以生物学与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不使用农用化学品制剂的、将动植物、土壤和人类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为环境、经济、社会带来综合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2.有机农业与环境研究
(1)有机农业和低碳的相关研究
温室效应一直是全球的热点环境问题,主要由于CO2、N2O、CH4、等气体引起,而研究表明有机农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内外对有机农业与碳排放的关系目前主要从土壤的角度研究,将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进行相比。Kainz(2008)利用REPRO(Reproduction of Soil Fertility)模型软件通过计算农业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牲畜饲养产生的CH4与土壤中产生的N2O,结果得出常规农田这些气体的排放量高于有机农田[5];Haas、Rogasik、Reitmayr等(2014)得出冬小麦的有机种植的CO2 排放量比常规生产减少46%57%, 而种植有机土豆的 CO2 排放量则减少13%33%[6]。H.L. Tuomisto(2012)发现每单位土地面积有机农田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且排放的温室气体少于常规农业,但以每单位产量核算,有机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较多[7]。
国内关于有机农业与低碳的关系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卢东(2003)通过分析比较有机种植基地与常规种植农地的土壤理化指标、生物学指标等得出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有利维持土壤肥力,加强了土壤的固氮能力[8];国内刘月仙等(2011)发现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在生产减排和土地固氮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和潜力[9]。
有机农业和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有机农业与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较多,结论尚未统一,但是大多数研究表明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相比更有益于维持物种多样性。Hald(1999)研究得出在非有机田的植物种群密度约是生长在有机田的三分之一[10];Foissnor(1992)等人在研究微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的关系时并没有得出有机与非有机农业条件下微生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11];Feber (1997)调查得出有机农场中的蝴蝶群落明显多于常规方式管理的农场[12],但Weibull (2000)研究认为蝴蝶种群数量在两种农场中并没有明显差异[13];甲壳虫物种多样性是在对比不同农业方式较常见的例子,关于甲壳虫的研究中有12项研究表明有机管理的农业环境下其多样性更为丰富,4项研究得出相反结论[1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4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