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市的调查为例
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市的调查为例[20200501124522]
摘要: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直接面向民众,他们热情主动的为民众提供服务是其价值的内在体现。研究显示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比较严重,这不仅影响其自身的职业发展更会导致其服务质量下降。因此,找到影响工作人员职业倦怠和身心健康的压力源,并通过有效的方式消除或缓解这些压力从而提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职业效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有: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能令领导满意,担心得不到领导重用,工作复杂重复,需要大量处理民众的不满情绪,同事之间缺少理解和支持,承担过多的责任与角色,没有履行职责的足够权限等。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工作压力;身心健康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 研究述评 2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制约因素 2
(二)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2
(三)情绪管理有助于改善压力体验 2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 3
二、对南京市部分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一项调查 3
(一)调查对象 3
(二)调查方法 3
1.问卷法 3
2.访谈法 4
三、 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4
(一)职业倦怠受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 4
1.不同学历对员工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影响 5
2.不同工作性质对员工职业倦怠中玩世不恭这个维度具有显著影响 5
(二)职业倦怠受工作压力的影响 5
1.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 5
2.找出对职业倦怠水平具有预测作用的压力源 6
(三)身心健康受工作压力的制约 8
1.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存在较显著的线性相关 8
2.对健康状况具有预测作用的压力源 8
(四)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8
1.完美倾向是导致员工职业倦怠的关键原因 8
2.工作任务是导致员工倦怠的关键原因 8
3.人际关系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8
4.工作责任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9
5.上级领导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9
6.其他因素的影响 9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9
(一)结论 9
(二)对策建议 9
1.从自身角度消除或缓解职业倦怠 9
2.从组织角度消除或缓解员工职业倦怠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11
附录B 13
我国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关系的研究
——以南京市的调查为例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民众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也越来越大,这种责任很自然的转移到政府工作人员身上。另外,由于政府的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重复大量繁琐的工作,经常需要处理民众的不满情绪,没有履行自己职责的足够权利以及工资待遇低等因素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以至于影响政府部门的服务品质。因此,找出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倦怠的压力源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减轻我国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以南京市的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包括行政编制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等)为调查对象,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压力源,职业倦怠情况。通过这次调查也希望能够扭转大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某些错误认识,合理看待公务员的贡献与承受的压力,希望能够将已经在私人部门成功奏效的方法移植到政府部门来缓解政府工作人员的压力。
这些年来,政府工作人员一度被媒体和大众妖魔化。公民对公务员群体刻板印象不断加深,认为公务员整天喝茶看报、不创造价值。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媒体对官员腐败案件的纰漏,人们经常将公务员与官员、贪污等混为一谈,这些误解给政府基层公务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困境。另外,在所有职业中,公务员中有高达54. 88%的人表现出了工作倦怠,该职业工作倦怠水平最高。
一、 研究述评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制约因素
罗军、禹玉兰的调查显示,公务员身心健康状况中等偏下,尤其是生理健康显著低于心理健康 [1]。梁海萍以上海市公务员的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2]。
崔会玲和刘立惠认为公务员职业的“公共性”、官僚制的理性、公共责任重大性以及心理疏导的缺乏都加剧了公务员的心理困境[3]。杨光军认为公务员心理出现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工作性质的特殊性;2、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3、干部选拔任用的缺陷 [4]。王阳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制约公务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社交压力,程序压力,年功压力 [5],如图1。
图1 职业心理健康的诱因分析(王阳)
(二)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徐富明的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正相关关系[6]。李景平等以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为研究变量,建立职业倦怠的三维模型,将工作压力的研究变量设计为工作负荷、角色压力、人际压力、职业发展压力和组织局限性压力,建立工作压力五维模型。研究发现职业倦怠是公务员工作压力长期积累的反应,而且会导致有负面态度的发展[7]。朱立言、胡晓东认为政府公务员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会经历三个过程:一般的压力感、生理上的障碍、躯体症状,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会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8]。
(三)情绪管理有助于改善压力体验
刘邦成、杨文圣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体的情商智力高,将有助于缓解个体工作中与人际关系相关的工作压力,并且有助于个体满意度提高[9]。周矩将克服职业倦怠分为组织干预的措施,个人的行为调试,个人情绪调试和个人心态调整四个方面[10]。罗军、禹玉兰的调查显示情绪管理与身心健康呈负相关 [1]。
情绪管理是“工作压力一身心健康”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工作压力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11]。这与Bobbins提出的“压力源-压力体验-压力结果”模型有某些相似性。即由于个体认知、情绪控制水平的不同,相同的外界压力作用于不同个体,个体体验到的压力是不同的,产生的压力结果也是不同的。如图2。Beehr等在研究了以往的与工作压力有关的研究成果后得出结论:不良的工作压力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消极个人后果:心理健康症状、生理健康症状和行为症状[12]。
图2 Robbins压力模型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公务员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问题,问题中往往会提到公务员压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压力和健康状况的关系等问题。但是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公务员,并没有考虑收入更低、稳定性更弱的以非公务员形式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
本次研究的主体是政府基层工作人员,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中作为行政主体,代表国家运用行政权力、从事行政活动、履行公共职能的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部门里不仅有公务员,还有参公、事业、参事业等编制人员,以及聘员、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非编制工作人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大体包括两类人群,一类是说那些职位比较低的,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员;另一类是说那些在基层政府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大多直接面对公众,从事基础、重复的执行工作。
此次研究的内容包括: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身心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以及如何消除和缓解职业倦怠。
二、对南京市部分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一项调查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调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南京市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即窗口工作人员,玄武区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本校MPA学员。窗口工作人员是机关与民众之间的纽带,主要负责与民众沟通,解决民众的相关业务问题。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需要负责解决辖区内民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自己不能克服的问题,处理民众的各种不满情绪。每项来源中都包括行政编制人员(即通常所说的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6分,获得有效问卷69分:其中行政编制人员20人,事业编制人员30人,临时工作人员19人;其中男性30人,女性39人;已婚52人,未婚16人,离异1人。
摘要: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直接面向民众,他们热情主动的为民众提供服务是其价值的内在体现。研究显示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比较严重,这不仅影响其自身的职业发展更会导致其服务质量下降。因此,找到影响工作人员职业倦怠和身心健康的压力源,并通过有效的方式消除或缓解这些压力从而提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职业效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有: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能令领导满意,担心得不到领导重用,工作复杂重复,需要大量处理民众的不满情绪,同事之间缺少理解和支持,承担过多的责任与角色,没有履行职责的足够权限等。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工作压力;身心健康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 研究述评 2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制约因素 2
(二)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2
(三)情绪管理有助于改善压力体验 2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 3
二、对南京市部分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一项调查 3
(一)调查对象 3
(二)调查方法 3
1.问卷法 3
2.访谈法 4
三、 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4
(一)职业倦怠受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 4
1.不同学历对员工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影响 5
2.不同工作性质对员工职业倦怠中玩世不恭这个维度具有显著影响 5
(二)职业倦怠受工作压力的影响 5
1.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 5
2.找出对职业倦怠水平具有预测作用的压力源 6
(三)身心健康受工作压力的制约 8
1.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存在较显著的线性相关 8
2.对健康状况具有预测作用的压力源 8
(四)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8
1.完美倾向是导致员工职业倦怠的关键原因 8
2.工作任务是导致员工倦怠的关键原因 8
3.人际关系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8
4.工作责任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9
5.上级领导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9
6.其他因素的影响 9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9
(一)结论 9
(二)对策建议 9
1.从自身角度消除或缓解职业倦怠 9
2.从组织角度消除或缓解员工职业倦怠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11
附录B 13
我国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关系的研究
——以南京市的调查为例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民众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也越来越大,这种责任很自然的转移到政府工作人员身上。另外,由于政府的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重复大量繁琐的工作,经常需要处理民众的不满情绪,没有履行自己职责的足够权利以及工资待遇低等因素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以至于影响政府部门的服务品质。因此,找出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倦怠的压力源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减轻我国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以南京市的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包括行政编制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等)为调查对象,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压力源,职业倦怠情况。通过这次调查也希望能够扭转大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某些错误认识,合理看待公务员的贡献与承受的压力,希望能够将已经在私人部门成功奏效的方法移植到政府部门来缓解政府工作人员的压力。
这些年来,政府工作人员一度被媒体和大众妖魔化。公民对公务员群体刻板印象不断加深,认为公务员整天喝茶看报、不创造价值。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媒体对官员腐败案件的纰漏,人们经常将公务员与官员、贪污等混为一谈,这些误解给政府基层公务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困境。另外,在所有职业中,公务员中有高达54. 88%的人表现出了工作倦怠,该职业工作倦怠水平最高。
一、 研究述评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制约因素
罗军、禹玉兰的调查显示,公务员身心健康状况中等偏下,尤其是生理健康显著低于心理健康 [1]。梁海萍以上海市公务员的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2]。
崔会玲和刘立惠认为公务员职业的“公共性”、官僚制的理性、公共责任重大性以及心理疏导的缺乏都加剧了公务员的心理困境[3]。杨光军认为公务员心理出现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工作性质的特殊性;2、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3、干部选拔任用的缺陷 [4]。王阳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制约公务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社交压力,程序压力,年功压力 [5],如图1。
图1 职业心理健康的诱因分析(王阳)
(二)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徐富明的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正相关关系[6]。李景平等以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为研究变量,建立职业倦怠的三维模型,将工作压力的研究变量设计为工作负荷、角色压力、人际压力、职业发展压力和组织局限性压力,建立工作压力五维模型。研究发现职业倦怠是公务员工作压力长期积累的反应,而且会导致有负面态度的发展[7]。朱立言、胡晓东认为政府公务员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会经历三个过程:一般的压力感、生理上的障碍、躯体症状,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会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8]。
(三)情绪管理有助于改善压力体验
刘邦成、杨文圣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体的情商智力高,将有助于缓解个体工作中与人际关系相关的工作压力,并且有助于个体满意度提高[9]。周矩将克服职业倦怠分为组织干预的措施,个人的行为调试,个人情绪调试和个人心态调整四个方面[10]。罗军、禹玉兰的调查显示情绪管理与身心健康呈负相关 [1]。
情绪管理是“工作压力一身心健康”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工作压力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11]。这与Bobbins提出的“压力源-压力体验-压力结果”模型有某些相似性。即由于个体认知、情绪控制水平的不同,相同的外界压力作用于不同个体,个体体验到的压力是不同的,产生的压力结果也是不同的。如图2。Beehr等在研究了以往的与工作压力有关的研究成果后得出结论:不良的工作压力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消极个人后果:心理健康症状、生理健康症状和行为症状[12]。
图2 Robbins压力模型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公务员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问题,问题中往往会提到公务员压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压力和健康状况的关系等问题。但是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公务员,并没有考虑收入更低、稳定性更弱的以非公务员形式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
本次研究的主体是政府基层工作人员,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中作为行政主体,代表国家运用行政权力、从事行政活动、履行公共职能的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部门里不仅有公务员,还有参公、事业、参事业等编制人员,以及聘员、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非编制工作人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大体包括两类人群,一类是说那些职位比较低的,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员;另一类是说那些在基层政府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大多直接面对公众,从事基础、重复的执行工作。
此次研究的内容包括: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身心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以及如何消除和缓解职业倦怠。
二、对南京市部分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一项调查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调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南京市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即窗口工作人员,玄武区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本校MPA学员。窗口工作人员是机关与民众之间的纽带,主要负责与民众沟通,解决民众的相关业务问题。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需要负责解决辖区内民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自己不能克服的问题,处理民众的各种不满情绪。每项来源中都包括行政编制人员(即通常所说的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6分,获得有效问卷69分:其中行政编制人员20人,事业编制人员30人,临时工作人员19人;其中男性30人,女性39人;已婚52人,未婚16人,离异1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