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_以大坪镇为研究对象

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_以大坪镇为研究对象[20200107193712]
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改革后,从以前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我国乡镇服务型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服务型基层政府刻不容缓。文章通过遵义市大坪镇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研究,由点到线线到面,在实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坪镇服务型政府的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当地政府先进的治理理念,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基层服务型政府,问题,对策
目 录
1 引言2
2 我国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理论2
2.1 服务理论2
2.2 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3
3 我国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以大坪镇为例4
3.1 我国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5
3.2 我国基层政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6
3.3 我国基层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7
4 进一步推动我国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策8
4.1 创新为民服务的理念9
4.2创新政府组织机制9
4.3 建立健全基础服务系统组织9
4.4 创新服务型政府制度建设10
5 结语11
致谢 12
注释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基层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经过法定程序,根据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1]。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不断增长,经济的体制革新也在政府建设内逐渐演化为深层服务型体系的构建,并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和各级政府努力发展的共同目标。并在理论层面积极探寻,实践层面大力探索。国内基层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处于刚刚起步的艰难时期,从理论到体制的构建都还很稚嫩,需要进一步完善。
国内推进基层型政府的构建,是对陈旧的管制型政府的破除,是对官本位的消灭,也是朝着服务型政府、社会民众本位的转换,这样的推进对国内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有极大的作用力,对于我国基层服务型政府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首要任务是理解我国基层政府的基本概念,它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基层政府的基础,也是建设基层政府的前提条件。基层服务型政府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基层服务型政府具备民主性、依法服务性、服务型政府不是无限全能政府、有高效性以及有责任性。
通过对国内外诸多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联性理论、论点和实例的深层探析,运用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贵州省遵义市大坪镇近年来在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细化的实施策略、方案予以探析和归总。并以此为例,着眼于全国基层服务型政府,对于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使得中国基层服务型政府的体系能够更加完善。
2 我国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理论
2.1 服务理论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在革新年代树立的核心价值取向,但放在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和在社会价值观失范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来践行这一核心思想,构建服务型政府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的方向,并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路径。
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观念,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大会中,毛泽东就指明了文艺需服务于广大的民众的思想,在1944年的9月,在张思德同志的悼念大会上,毛泽东第一次确切的指明了为人民服务的观点[2]。而在党召开的七次大会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更为系统化的对人民服务理论予以论述,同时对各个层级的政府、公务者都需遵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全面的从广大民众利益出发考虑。以毛主席为主体的我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政府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政府要为人民谋福利,政府要对人民负责。
邓小平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是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并且在十一届二中全体会议上就怎么才算社会主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思想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在政府的服务理论中融入了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该项观念的提出,是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在2000年的2月江泽民在广东巡回检查演讲中提出:“只有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中国最先进的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会始终如一的获得国内全体民族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三个代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始终贯彻一切都是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所有一切。贯彻权力为民所用,情感为民所系,利益为民所创。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强调干部要实现真正爱人民,为人民谋取利益。同时强调,要切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领导干部要树立利益观,每时每刻都为民众的利益着想。2006年的3月初,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八荣八耻”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以胡锦涛主席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重视。
毛泽东主席、邓小平同志、江泽民主席、胡锦涛同志的各种观念都是马克思理论中为广大群众服务的理论观念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宗旨与世界各国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综上所述,几位领导人的观点大同小异,观点和政府为民服务理念是相通的。为民服务是政府的职能体现。
2.2 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全新引领下,中国基层政府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一步一步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三个代表的思想、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政府执行宗旨,及“社会主义荣辱”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基层政府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加了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动力。
基层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以人为本理论、依法治国理论和人民民主理论,这些都是在基层服务型政府构建中需要注意和加强的问题,在十八大的报告内,对乡镇级的基层公共服务、基础性设施的构建予以加强,构建与国内基本国情相符、较为全面性的、城镇乡村高覆盖面的、持续性高的基本公共服务系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政府的一个主攻方向。目前我国基层政府依旧存在公共服务投入过少、供求关系不对称、效率还不高、服务不周到、公共服务的比例不科学、地域不合理、公共政策能效较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会越来越突出。从理论角度看,“基层服务型政府”作为一个新的政府职能管理型模式,是党中央的宗旨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来决定的;从实践上来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政府自身的变革、社会供需之间的矛盾、诸多冲突的升级都会让国内的基础服务政府在构建中担负外在的重压。所以,此类状况下对经济建设大力投入,对国内的基础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具有较大的价值,而且对促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保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传统管制型政府是以政府行政和政府控制为主的政府行政模式。管制型政府内有着厚重的管理意味,严格管控、较为固守呆板。细节表现为:公民没有真正在政治多个层面内有参入权;在经济层面中多数是行政性的指令执行,计划管控,生产的个体和单位中缺失了自主权;在社会领域:对于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甚至包揽私人事务,控制非常的严格,公民、社会没能有足够的自治权;在政治和管理层面:公民在政治中极少有直接性的参与权、管理权,经济上也极少有自主权。传统管制型政府行政模式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尤其是“家长制 ”的思想观念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行政体制内权能高密集化同计划经济体制相同步,并同过度夸大的阶层斗争 和物产阶级专制理论相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0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