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国记的中国文化元素探析
十二国记的中国文化元素探析[20200107193909]
日本女作家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书中讲述了一名穿越到一个充满中国古风的异世界的普通的高中少女,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如何走上王的道路,从而勾勒出规模宏大的十二个国家的兴衰史。《十二国记》这部小说透露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它的主题是对中国儒家“仁”的演绎,对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赞美;小说中有很多地名与我国古代地名相同;还有君权神授的故事情节与内儒外法的治国方略;以及与《周礼》相同的官僚制度。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十二国记,中国式,传统文化,麒麟,仁爱
目 录
1 引言 1
2 小说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2
2.1 以仁待物 2
2.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
3 小说的中国式人物活动空间 4
3.1 地理名称及地形 5
3.2 中国传统式建筑 5
4 小说的中国式治国理念与政治结构 6
4.1 外法内儒 6
4.2 君权神授 7
4.3 官僚制度 8
5 小说中的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9
结论 11
致谢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在社会历史实践创造过程中,文化是物质价值和精神财富的总括,它既囊括在物质之中又徘徊在物质之外。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呈现出一种相互交织、互相渗透的状态。世界古文明中,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且从未中断的唯有中华文明,其历经多年的厚实历史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东方散发出无比耀眼的光芒,吸引着周边众多国家的瞩目。日本,从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起,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就和中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知名史学家内藤湖南先生曾经谈到:我们知道,当代的日本传统文化,保留着相当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而对于日本文化影响最深的当属唐朝[1]。是的,从绳文时代,徐福等移民把中国文化带进日本开始,日本便喜爱上了中华文明的神秘魅力。到后来隋唐时代,日本积极自主地派出使者到那时的中国学习优秀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汉字、佛教、儒学思想、建筑和服饰等。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对中国崇拜的炙热程度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足以可见,中国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得以生长和繁荣的母体[2]。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逐渐在日本散开来,便成了小说、动漫和电影的重要取材点,为日本的众多文学创作者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很多文学作品在两国文化的碰撞交叉中得以诞生,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小野不由美是二战之后日本悬疑推理文坛上的一名代表性作家,曾就读于大谷大学文学部佛教学科,在校时是“京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会”的成员,这为她今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小野不由美的作品多以惊悚小说为主,曾以《残秽》这本纪实恐怖作品荣获第二十六届山本周五郎奖。而《十二国记》是她的一个新的尝试,以中国古代为故事背景,以一名女高中生穿越到另一个异世界成王的历程为主线,从而勾勒出十二个国家的发展故事。
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是一部世界观及设定分外奇特的作品。世界架构里里外外都十分精巧而严谨,文章里的逐字逐句都是经过细心推敲的,每一句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它并未像其他穿越小说那样讲述爱情故事,而是讲述一个普通女高中生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如何走上王的道路,从而勾勒出一幅巨大的十二个国家的兴衰史。作品里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小说人物的内心刻画极为细致,宛如我们也身在其中。在对人物命运变化的描绘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小说背后作者那真挚的情感。小野不由美以独特的视角,精彩的人物心理刻画,深刻的内涵,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古中国的面貌,揭示出那个年代的人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所背负的命运。
2 小说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一部优秀的作品是要能从某个层面上引起人们的共鸣的,要让人明白些什么,要能唤醒人们沉睡的内心。《十二国记》这部小说情节精彩而又曲折离奇,人物内心的成长历程散发着精神幽香。小说主题是对中国儒家“仁”的演绎,对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赞美。无论是治国为民,还是自身的成长,它都在演绎着中国传统思想。
2.1 以仁待物
“忠孝仁义礼智信廉”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薪火相传,给炎黄子孙的影响极为深刻、彻底、持久,是中国国人思维和行为的规范和道德准则。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先秦儒学代表孔子和孟子都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前者注重对人的“仁”,后者则侧重于“仁政”。,
“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即为一种注重人道的表现,要求人们始终怀着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切的人,一切物,乃至国。《十二国记》中的麒麟是天帝赐予十二国的仁兽,就是仁爱的化身。他们的脸上总是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他们生性无比慈悲,讨厌斗争,不食荤腥,害怕见血,闻到血腥味就会全身无力,无法动弹,哪怕是麒麟自身的血,也会让麒麟不适甚至昏迷,由于这种特性,麒麟不能与敌人作战。因为它是慈悲的生物,所以麒麟给王的进言全部都是仁慈之言,比如减少苛捐杂税,赦免犯人等等。麒麟就好比君王的穿衣镜,既可以正衣冠,又能明得失。在《月之影 影之海》中,阳子因为被巧国人民排斥,在命运的戏弄下,几乎被夺走了全部的信任,处境十分艰难,但她还是战胜了自己,保持了清醒,坚守了自己的那份仁爱之心,正是因为如此,她后来才能登上王位,成为一个合格的女王。
对人要“仁”,待国之道亦是如此。“仁”,以其治国就是“仁政”。《孟子·梁惠王上》这样写道:“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我国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倡“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日本圣德太子就是依据儒学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其中提到:无忠于君,无仁于民,是大乱之本也。而小野也深受“仁政”观念的影响,在《十二国记》中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仁政”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东之海神 西之沧海》里面,我们能看到雁州国先王枭王以听闻人民悲鸣为乐,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设置士兵为耳目,只要有人对国王发出不满之语,除了当场逮捕外,其家族也一并被处刑,婴儿也不会放过。因此,导致雁国成了连妖魔都无法温饱的荒芜大地。而延王尚隆和六太以仁治国,换来了五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换来了雁国无比美丽的生活画面,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看不到妖魔的祸乱。可见,雁国由暴政到仁政经历了极大的变化,俨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风之万里 黎明之空》里面,我们能看到峯王在治国时采用了过度严酷的法令,就连因无法果腹而偷拿食物的小孩也难逃法令的制裁,最终激起了人民的愤怒,最终被篡位而死在了起义军的刀下.......可见,《十二国记》将“仁”的思想演绎得十分透彻。小野不由美成功地在笔下搭建了一个理想的“仁爱”世界:即要以“仁”待人的同时,也要以仁政治国。
2.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作为敦促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早已于无形中渗入了我们华夏儿女的血液,成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精神角色。每个人,每个团体,乃至每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强不息的意识。如若你是天才,学会自强不息则会让你如虎添翼;若你只是沧海中的平凡一粒,那你更应该如此,用自强不息去填补你生命中的空缺。如此,我们的一生虽不能永久灿烂,但也能迸发出刹那的火花。
日本女作家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书中讲述了一名穿越到一个充满中国古风的异世界的普通的高中少女,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如何走上王的道路,从而勾勒出规模宏大的十二个国家的兴衰史。《十二国记》这部小说透露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它的主题是对中国儒家“仁”的演绎,对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赞美;小说中有很多地名与我国古代地名相同;还有君权神授的故事情节与内儒外法的治国方略;以及与《周礼》相同的官僚制度。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十二国记,中国式,传统文化,麒麟,仁爱
目 录
1 引言 1
2 小说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2
2.1 以仁待物 2
2.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
3 小说的中国式人物活动空间 4
3.1 地理名称及地形 5
3.2 中国传统式建筑 5
4 小说的中国式治国理念与政治结构 6
4.1 外法内儒 6
4.2 君权神授 7
4.3 官僚制度 8
5 小说中的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9
结论 11
致谢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在社会历史实践创造过程中,文化是物质价值和精神财富的总括,它既囊括在物质之中又徘徊在物质之外。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呈现出一种相互交织、互相渗透的状态。世界古文明中,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且从未中断的唯有中华文明,其历经多年的厚实历史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东方散发出无比耀眼的光芒,吸引着周边众多国家的瞩目。日本,从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起,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就和中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知名史学家内藤湖南先生曾经谈到:我们知道,当代的日本传统文化,保留着相当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而对于日本文化影响最深的当属唐朝[1]。是的,从绳文时代,徐福等移民把中国文化带进日本开始,日本便喜爱上了中华文明的神秘魅力。到后来隋唐时代,日本积极自主地派出使者到那时的中国学习优秀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汉字、佛教、儒学思想、建筑和服饰等。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对中国崇拜的炙热程度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足以可见,中国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得以生长和繁荣的母体[2]。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逐渐在日本散开来,便成了小说、动漫和电影的重要取材点,为日本的众多文学创作者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很多文学作品在两国文化的碰撞交叉中得以诞生,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小野不由美是二战之后日本悬疑推理文坛上的一名代表性作家,曾就读于大谷大学文学部佛教学科,在校时是“京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会”的成员,这为她今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小野不由美的作品多以惊悚小说为主,曾以《残秽》这本纪实恐怖作品荣获第二十六届山本周五郎奖。而《十二国记》是她的一个新的尝试,以中国古代为故事背景,以一名女高中生穿越到另一个异世界成王的历程为主线,从而勾勒出十二个国家的发展故事。
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是一部世界观及设定分外奇特的作品。世界架构里里外外都十分精巧而严谨,文章里的逐字逐句都是经过细心推敲的,每一句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它并未像其他穿越小说那样讲述爱情故事,而是讲述一个普通女高中生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如何走上王的道路,从而勾勒出一幅巨大的十二个国家的兴衰史。作品里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小说人物的内心刻画极为细致,宛如我们也身在其中。在对人物命运变化的描绘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小说背后作者那真挚的情感。小野不由美以独特的视角,精彩的人物心理刻画,深刻的内涵,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古中国的面貌,揭示出那个年代的人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所背负的命运。
2 小说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一部优秀的作品是要能从某个层面上引起人们的共鸣的,要让人明白些什么,要能唤醒人们沉睡的内心。《十二国记》这部小说情节精彩而又曲折离奇,人物内心的成长历程散发着精神幽香。小说主题是对中国儒家“仁”的演绎,对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赞美。无论是治国为民,还是自身的成长,它都在演绎着中国传统思想。
2.1 以仁待物
“忠孝仁义礼智信廉”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薪火相传,给炎黄子孙的影响极为深刻、彻底、持久,是中国国人思维和行为的规范和道德准则。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先秦儒学代表孔子和孟子都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前者注重对人的“仁”,后者则侧重于“仁政”。,
“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即为一种注重人道的表现,要求人们始终怀着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切的人,一切物,乃至国。《十二国记》中的麒麟是天帝赐予十二国的仁兽,就是仁爱的化身。他们的脸上总是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他们生性无比慈悲,讨厌斗争,不食荤腥,害怕见血,闻到血腥味就会全身无力,无法动弹,哪怕是麒麟自身的血,也会让麒麟不适甚至昏迷,由于这种特性,麒麟不能与敌人作战。因为它是慈悲的生物,所以麒麟给王的进言全部都是仁慈之言,比如减少苛捐杂税,赦免犯人等等。麒麟就好比君王的穿衣镜,既可以正衣冠,又能明得失。在《月之影 影之海》中,阳子因为被巧国人民排斥,在命运的戏弄下,几乎被夺走了全部的信任,处境十分艰难,但她还是战胜了自己,保持了清醒,坚守了自己的那份仁爱之心,正是因为如此,她后来才能登上王位,成为一个合格的女王。
对人要“仁”,待国之道亦是如此。“仁”,以其治国就是“仁政”。《孟子·梁惠王上》这样写道:“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我国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倡“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日本圣德太子就是依据儒学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其中提到:无忠于君,无仁于民,是大乱之本也。而小野也深受“仁政”观念的影响,在《十二国记》中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仁政”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东之海神 西之沧海》里面,我们能看到雁州国先王枭王以听闻人民悲鸣为乐,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设置士兵为耳目,只要有人对国王发出不满之语,除了当场逮捕外,其家族也一并被处刑,婴儿也不会放过。因此,导致雁国成了连妖魔都无法温饱的荒芜大地。而延王尚隆和六太以仁治国,换来了五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换来了雁国无比美丽的生活画面,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看不到妖魔的祸乱。可见,雁国由暴政到仁政经历了极大的变化,俨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风之万里 黎明之空》里面,我们能看到峯王在治国时采用了过度严酷的法令,就连因无法果腹而偷拿食物的小孩也难逃法令的制裁,最终激起了人民的愤怒,最终被篡位而死在了起义军的刀下.......可见,《十二国记》将“仁”的思想演绎得十分透彻。小野不由美成功地在笔下搭建了一个理想的“仁爱”世界:即要以“仁”待人的同时,也要以仁政治国。
2.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作为敦促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早已于无形中渗入了我们华夏儿女的血液,成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精神角色。每个人,每个团体,乃至每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强不息的意识。如若你是天才,学会自强不息则会让你如虎添翼;若你只是沧海中的平凡一粒,那你更应该如此,用自强不息去填补你生命中的空缺。如此,我们的一生虽不能永久灿烂,但也能迸发出刹那的火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