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转变和提升的对策研究【字数:12751】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等带了很大的转变,政府公共服务模式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也开始寻求转变。本文以“互联网+政务”为研究背景,探讨当前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结合当前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利用网络化治理理论,使用服务型政府理论的视角,汲取其服务公民的核心理念,这将能够使“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理论更加丰富。本文以苏州城市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中推进的公共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有序推进以及公共服务信息保障不断加强为研究对象,探讨“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难以全方位满足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带来公共服务攻击的资源浪费、互动性与差异性不足的问题,从而提出精准抓捕公共服务需求、推进公共服务供给跨部门协同和全程性控制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的对策。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3 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
1.3.1 技术路线 2
1.3.2 研究方法 2
2.相关理论基础 4
2.1“互联网+”概念 4
2.2 公共服务 4
2.3“互联网+政务”的公共服务 5
3 “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6
3.1 “互联网+”推进公共服务质量不断增强 6
3.2 “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6
3.3 “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7
3.4 “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信息保障不断加强 7
4 “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8
4.1 难以全方位满足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 8
4.2 带来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资源浪费 8
4.3 未能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9
4.4 造成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互动性与差异性不足 9
5 “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转变和提升的对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 10
5.1 立足“互联网+”精准捕抓公共服务需求 10
5.1.1 完善网络设施务实捕抓需求基础 10
5.1.2 加大“互联网+”宣传力度畅通捕抓需求渠道 10
5.1.3 建立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精准捕抓需求 10
5.2 借助“互联网+”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中跨部门协同 11
5.2.1 加强跨部门协同人才培养 11
5.2.2 实现跨部门协同“汇聚”大数据 12
5.2.3 实现跨部门协同“共享”大数据 12
5.3 依靠“互联网+”开展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全程性控制 12
5.3.1“互联网+”事前公共服务供给预测 13
5.3.2“互联网+”事中公共服务供给追踪 13
5.3.3“互联网+”事后公共服务供给评估 13
5.4 通过“互联网+”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多元主体参与 13
5.4.1“互联网+”城市基层政府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14
5.4.2“互联网+”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14
5.4.3“互联网+”城市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14
5.4.4“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的城市受益居民反馈 15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国内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也开始寻求变革和改善。流行的“单位制”管理体制在过去已经开始崩溃,但相应的新社会问题和更多关注的需求也在增加,社会治理开始面临更多困难。因此,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我国政府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特别是,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需要更具创新性。
近年来,政府职能的声音发生了变化,权力下放的声音和权力下放的声音越来越高。 2012年,在第18届全国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期间,李克强在“政府商业报告”中明确提到。必须提高政府的信誉和执法力度,建立和建设一个满足人民需求的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自2015年3月第12届全国人大第3次会议以来,总理李克强宣布“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题一直在蓬勃发展。特别是政府部门特别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政策,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中国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实现了数据共享。在某种程度上,政府正在逐步开始向人民的权力下放和服务发展。建立智能服务政府非常重要。虽然“互联网+政府服务”支持简单的分权和创新监管,但“互联网+政府问题”的核心是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通过信息技术作为实践的基础,我们不断创新“互联网+”的理念,现阶段政府继续将“人民事务”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新的“数据事务”模式。确保。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不断整合和交流,当前国内公众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互联网用户的影响,政府服务的提供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它会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满足民意它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来。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供应应转向以“互联网+”组合为基础的供应导向型供应。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苏州市经济建设的成绩显著,伴随苏州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显得刻不容缓,尤其是与城市居民联系得最密切的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本研究将以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为例,结合现实,针对当前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精准化的表现及其后果,说明“互联网+”给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带来的新机遇,并提出利用“互联网+”实现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的实施路径。因此,本文研究对于“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精准化将会有建设性的参考作用。
1.3 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背景下,研究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并以问题的合理解决为导向,基于服务型政府理论、网络化治理理论为“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精准化造成的问题和解决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根据此研究目的,首先是对国内外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述评,了解这方面研究的情况;其次以苏州城市基层政府为对象,研究当前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精准化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探讨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精准化所造成的后果;再次分析“互联网+”给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带来的新机遇;最后基于网络化治理理论,提出“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的实现路径。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是本研究重要的资料来源。通过网络、图书馆、知网数据库等查询、下载了与“互联网+”、“互联网+公共服务”、城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等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学习,了解国内外对于互联网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本文的提供理论基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