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如皋市郭元镇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概念界定 1
2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现状——以如皋市郭元镇为例 2
3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5
3.1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提名虚化 5
3.2 选举程序不够严谨和完善 6
3.3 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环节薄弱 6
3.4 内部缺乏竞争机制 7
3.5 公众参与意识薄弱 7
4 影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原因分析 8
4.1 选举法的实际操作有问题 8
4.2 选举流程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8
4.3 缺乏合理的监督机构和方法 8
4.4 选举人员缺乏参选积极性 9
4.5 群众的“事不关己”心态严重 9
5 推进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发展的对策 10
5.1 建设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0
5.2 规范选举流程,确保公平公正 10
5.3 加强对选举代表和流程的监督 11
5.4 引入竞争机制 11
5.5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选举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成为热门话题。愈来愈多的公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当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将政治往农村方向牵引,引导着越来越多的基层民众参与政治生活,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作为选民参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政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发展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个平台,百姓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局面,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领导者可以接收到百姓的意愿,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的心愿。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有利于提高选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发挥其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作用。[]这个制度作为极其重要的纽带,是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重要模式,预示着中国在民主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前行着。
众所周知,全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属于一种确认性选举,而目前这种选举制度还不健全。作为群众和政治之间的连接桥梁,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着一些显性的和隐形的问题,比如:选举程序不够严谨和完善,选举代表内部缺乏竞争以及大众感知度和参与度不高等,甚至某些地方的群众虽然积极发表对政治选举的意见,却得不到相应的回应,这些情况大大降低了选民参与选举的热情。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改变。
1.2 概念界定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是指:在党的领导下,保证人民享有普遍的和广泛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选举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的逻辑起点和关键环节。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础,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举制度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在选举中都没有特权,可以确保每个公民都可以平等的参加选举;确保各民族、各阶层的生活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当选代表;选民可以自由讨论,协商,选出候选人,这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优势。
按照选举法的规定,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有两种基本选举方式:一是直接选举,即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人大代表。另一种是间接选举,即由选民按选区选出本级人大代表,再由这些代表依法投票选举产生上一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人民行使权力的有效途径是选举根据法律规定,中国农村地区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市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实行直接选举,俗称基本代表选举。县、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直接选举是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基层民主,以及确保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由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实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公共事务。
2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现状——以如皋市郭元镇为例
如皋市郭元镇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西北方向,与海门市和如东县相邻,为南通市的附属县城,地处长江三角洲北边,目前发展形式乐观,具有发展潜力。郭元镇的总面积达到53平方公里,总人口达5.8万人,人口流动频繁,经常有外来人口入居,镇上包括一个居委会和13个行政村。随着郭元镇的不断发展,在政治方面投入力度越发增强,对换届选举大会的如期举行十分重视。
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基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正在逐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越来越多的乡镇开始注重政治参与,不少居民积极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力,但也有部分城镇对这个选举制度的了解不够,包括城镇居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度不高,阻碍了选举制度的进行。为了解如皋市郭元镇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现状和居民对该制度的认知,笔者进行了问卷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了各个方面的问题。
选民年龄段的调查表
问卷总数 年龄段 百分比 问卷数
200 20-30 33.30% 6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200 30-40 17% 34
200 40-50 23% 46
200 50-60 20% 40
200 60以上 6.70% 13
图1 选民年龄段的调查表
首先,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6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人数较少。而被调查者中大部分都没有参加过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民主选举基层管理者和人大代表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对于参加选举的了解程度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影响参选率的主要因素是候选人与选民缺乏沟通,图2显示大部分选民对候选人是不够了解的,甚至闻所未闻,而且部分代表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部分选民的意愿不能充分体现,选举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内部情况发人深思。有很多选民猜测选举只是一种形式而候选人的结果都是内部选定的,这导致选民对选举不再热衷,甚至开始逃避选举。
图2 影响参选率的因素的调查表
其次,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选出的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作出重要决定,承担着重要职责和责任。[]选举的真正含义是选出一个高质量的候选人,人民群众选出他们心中的代表人来代替他们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这是直接关系到他们利益的选举行为。从图3得出对于候选人的确定,许多被调查者认为能够为民办事的候选人才是优秀的基层人大代表,有工作能力的候选人也是受到大众肯定的。这一调查表现出人民群众希望由高质量的候选人来代替自己发表意见,因此,是否能选出代表群众的候选人直接关系到广大选民的根本利益。
图3 选代表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的调查表
然后,调查者中对人大代表选举流程的认知程度处在一般了解中,很多人都知道基层人大选举制度但是知道的不多,甚至还有不少人对这一制度毫不了解,这说明选举流程的普及程度是不够的。由图4可以看出选民对于候选人情况的了解程度调查中,“知道不多”和“一般了解”的占大多数。民间联名推荐和自荐竞选人大代表的行为陷入各种困境和阻碍,他们试图开展竞选活动,如张贴竞选海报等行动,但大多都会因为社会治安问题而遭到有管部门的阻挠。可见,我们目前所在的乡镇并不缺乏民主,我们缺乏的是一个能够自由行使民主权利的空间。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概念界定 1
2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现状——以如皋市郭元镇为例 2
3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5
3.1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提名虚化 5
3.2 选举程序不够严谨和完善 6
3.3 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环节薄弱 6
3.4 内部缺乏竞争机制 7
3.5 公众参与意识薄弱 7
4 影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原因分析 8
4.1 选举法的实际操作有问题 8
4.2 选举流程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8
4.3 缺乏合理的监督机构和方法 8
4.4 选举人员缺乏参选积极性 9
4.5 群众的“事不关己”心态严重 9
5 推进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发展的对策 10
5.1 建设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0
5.2 规范选举流程,确保公平公正 10
5.3 加强对选举代表和流程的监督 11
5.4 引入竞争机制 11
5.5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选举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成为热门话题。愈来愈多的公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当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将政治往农村方向牵引,引导着越来越多的基层民众参与政治生活,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作为选民参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政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发展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个平台,百姓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局面,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领导者可以接收到百姓的意愿,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的心愿。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有利于提高选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发挥其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作用。[]这个制度作为极其重要的纽带,是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重要模式,预示着中国在民主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前行着。
众所周知,全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属于一种确认性选举,而目前这种选举制度还不健全。作为群众和政治之间的连接桥梁,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着一些显性的和隐形的问题,比如:选举程序不够严谨和完善,选举代表内部缺乏竞争以及大众感知度和参与度不高等,甚至某些地方的群众虽然积极发表对政治选举的意见,却得不到相应的回应,这些情况大大降低了选民参与选举的热情。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改变。
1.2 概念界定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是指:在党的领导下,保证人民享有普遍的和广泛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选举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的逻辑起点和关键环节。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础,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举制度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在选举中都没有特权,可以确保每个公民都可以平等的参加选举;确保各民族、各阶层的生活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当选代表;选民可以自由讨论,协商,选出候选人,这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优势。
按照选举法的规定,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有两种基本选举方式:一是直接选举,即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人大代表。另一种是间接选举,即由选民按选区选出本级人大代表,再由这些代表依法投票选举产生上一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人民行使权力的有效途径是选举根据法律规定,中国农村地区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市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实行直接选举,俗称基本代表选举。县、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直接选举是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基层民主,以及确保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由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实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公共事务。
2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现状——以如皋市郭元镇为例
如皋市郭元镇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西北方向,与海门市和如东县相邻,为南通市的附属县城,地处长江三角洲北边,目前发展形式乐观,具有发展潜力。郭元镇的总面积达到53平方公里,总人口达5.8万人,人口流动频繁,经常有外来人口入居,镇上包括一个居委会和13个行政村。随着郭元镇的不断发展,在政治方面投入力度越发增强,对换届选举大会的如期举行十分重视。
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基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正在逐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越来越多的乡镇开始注重政治参与,不少居民积极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力,但也有部分城镇对这个选举制度的了解不够,包括城镇居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度不高,阻碍了选举制度的进行。为了解如皋市郭元镇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现状和居民对该制度的认知,笔者进行了问卷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了各个方面的问题。
选民年龄段的调查表
问卷总数 年龄段 百分比 问卷数
200 20-30 33.30% 6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200 30-40 17% 34
200 40-50 23% 46
200 50-60 20% 40
200 60以上 6.70% 13
图1 选民年龄段的调查表
首先,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6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人数较少。而被调查者中大部分都没有参加过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民主选举基层管理者和人大代表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对于参加选举的了解程度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影响参选率的主要因素是候选人与选民缺乏沟通,图2显示大部分选民对候选人是不够了解的,甚至闻所未闻,而且部分代表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部分选民的意愿不能充分体现,选举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内部情况发人深思。有很多选民猜测选举只是一种形式而候选人的结果都是内部选定的,这导致选民对选举不再热衷,甚至开始逃避选举。
图2 影响参选率的因素的调查表
其次,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选出的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作出重要决定,承担着重要职责和责任。[]选举的真正含义是选出一个高质量的候选人,人民群众选出他们心中的代表人来代替他们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这是直接关系到他们利益的选举行为。从图3得出对于候选人的确定,许多被调查者认为能够为民办事的候选人才是优秀的基层人大代表,有工作能力的候选人也是受到大众肯定的。这一调查表现出人民群众希望由高质量的候选人来代替自己发表意见,因此,是否能选出代表群众的候选人直接关系到广大选民的根本利益。
图3 选代表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的调查表
然后,调查者中对人大代表选举流程的认知程度处在一般了解中,很多人都知道基层人大选举制度但是知道的不多,甚至还有不少人对这一制度毫不了解,这说明选举流程的普及程度是不够的。由图4可以看出选民对于候选人情况的了解程度调查中,“知道不多”和“一般了解”的占大多数。民间联名推荐和自荐竞选人大代表的行为陷入各种困境和阻碍,他们试图开展竞选活动,如张贴竞选海报等行动,但大多都会因为社会治安问题而遭到有管部门的阻挠。可见,我们目前所在的乡镇并不缺乏民主,我们缺乏的是一个能够自由行使民主权利的空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