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研究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研究[20200501124810]
摘 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土地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保障粮食安全,土地整治正成为一项重要战略手段。然而,土地整治毕竟是借助于一系列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即生态风险)。在土地整理中引入生态风险识别,对土地整治过程中规避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分析生态风险的诱因与识别方法,并建立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风险识别FAHP模型;识别指标体系
目录
摘要01
关键词01
Abstract01
Key words01
1. 绪论02
1.1 研究背景02
1.1.1 农村土地整治是耕地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02
1.1.2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已取得显著的成绩02
1.2 研究意义02
2. 国内外研究进展03
2.1 关于生态风险内涵的研究03
2.2 关于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03
2.3 关于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的研究03
2.4 综合述评04
3.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形成05
3.1 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05
3.2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形成诱因05
3.3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形成影响因素05
3.3.1 生态系统内部脆弱因素05
3.3.2 生态系统外部干扰因素05
3.3.3 生态系统综合防险因素06
4.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07
4.1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内容07
4.2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方法07
4.2.1 生态风险识别的一般方法07
4.2.2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方法选择07
4.3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FAHP模型 07
4.3.1 构建风险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07
4.3.2 构造风险因素的两两判断矩阵08
4.3.3 求取B/C层次各元素的单排序权重向量09
4.3.4 求取层次总排序09
5. 实证分析——以宜兴市为例10
5.1 宜兴市区域概况10
5.1.1 自然地理条件10
5.1.2 社会经济水平10
5.1.3 土地利用现状11
5.2 宜兴市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12
5.2.1 项目实施整体情况12
5.2.2 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成效12
5.2.3 项目实施存在问题13
5.3 宜兴市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13
5.3.1 调查问卷设计13
5.3.2 生态风险识别结果13
5.4 宜兴市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调控14
5.4.1 生态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14
5.4.2 生态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15
5.4.3 生态风险保障体系的完善15
6. 研究结论与展望16
6.1 研究结论16
6.2 创新之处16
6.3 不足与展望16
致 谢17
参考文献18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研究
摘 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土地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保障粮食安全,土地整治正成为一项重要战略手段。然而,土地整治毕竟是借助于一系列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即生态风险)。在土地整理中引入生态风险识别,对土地整治过程中规避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分析生态风险的诱因与识别方法,并建立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风险识别FAHP模型;识别指标体系
目录
摘要01
关键词01
Abstract01
Key words01
1. 绪论02
1.1 研究背景02
1.1.1 农村土地整治是耕地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02
1.1.2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已取得显著的成绩02
1.2 研究意义02
2. 国内外研究进展03
2.1 关于生态风险内涵的研究03
2.2 关于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03
2.3 关于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的研究03
2.4 综合述评04
3.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形成05
3.1 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05
3.2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形成诱因05
3.3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形成影响因素05
3.3.1 生态系统内部脆弱因素05
3.3.2 生态系统外部干扰因素05
3.3.3 生态系统综合防险因素06
4.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07
4.1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内容07
4.2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方法07
4.2.1 生态风险识别的一般方法07
4.2.2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方法选择07
4.3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FAHP模型 07
4.3.1 构建风险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07
4.3.2 构造风险因素的两两判断矩阵08
4.3.3 求取B/C层次各元素的单排序权重向量09
4.3.4 求取层次总排序09
5. 实证分析——以宜兴市为例10
5.1 宜兴市区域概况10
5.1.1 自然地理条件10
5.1.2 社会经济水平10
5.1.3 土地利用现状11
5.2 宜兴市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12
5.2.1 项目实施整体情况12
5.2.2 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成效12
5.2.3 项目实施存在问题13
5.3 宜兴市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13
5.3.1 调查问卷设计13
5.3.2 生态风险识别结果13
5.4 宜兴市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调控14
5.4.1 生态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14
5.4.2 生态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15
5.4.3 生态风险保障体系的完善15
6. 研究结论与展望16
6.1 研究结论16
6.2 创新之处16
6.3 不足与展望16
致 谢17
参考文献18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识别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