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救助政策效果评价对贫困生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对大学贫困生的调查,了解当前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效果。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贫困生生活学习状况、政策执行情况、救助政策效果和贫困生满意度等,并在此基础上以救助率、受益度以及满意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对高校教育救助政策效果给出评价。研究发现,高校教育救助政策覆盖率较高,但实际贫困生的救助率还有待提高;高校教育救助能满足贫困生的基本需求,对于改善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满足贫困生学习资源的需求以及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上,仍然收效甚微。 最后,研究从救助体系设计、救助理念、贫困生认定等方面提出提升高校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效果的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绪论4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4
1.研究背景 4
2.研究意义4
(二)相关研究综述4
(三)研究设计5
1.研究方法6
2.数据来源6
二、贫困生贫困原因及生存现状分析6
(一)消费水平低,经济压力大6
(二)学习成绩并不突出6
(三)心理问题较多,人际交往能力差6
三、高校教育救助政策效果评价7
(一)救助率7
(二)受益率7
(三)满意度8
四、结论与政策意见8
(一)研究结论8
(二)政策建议9
1.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设9
2.将单纯的经济救助转变为对贫困生的全面关心9
3.建立贫困生动态数据库9
4.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高校教育救助政策效果评价——基于对大学贫困生 的调查研究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资本分担制度的全线推开以及高校的招生规模每年的逐步扩大,以及大学教育成本的年年提高,我国各所大学在校贫困生数量也日益增多,贫困生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成为令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伴随着我国各所大学的持续扩招,大学学费生活费的收费标准逐步提高以及我国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贫困生人数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2014年,在校本科以及专科大学生在校学生共1800万人。根据近年高校贫困生的平均占比来算,当下贫困生在我国各所高校以及专科学校中约有400万人之多。而特困学生的比例维持于15%左右。据此计算,目前高等学校中特困生的人数大约有40万人。高校中的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非常强的社会问题,它极大地影响着贫困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的生活和发展,从而也威胁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社会的安稳与和谐发展。高校教育救助是指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了保障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从物质和资金上对他们提供援助。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教育体系的效率与存在的各种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因而高校教育救助制度越来越被重视,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对现行“奖、贷、助、补、减”为主及其他资助政策及措施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估,找出其中亟待完善的问题,系统建设富有实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2.研究意义
高校中的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非常强的社会问题,它极大地影响着贫困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的生活和发展,从而也威胁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社会的安稳与和谐发展。
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要体系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但目前如此大规模的贫困生给这一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使这一体系暴露出诸多的漏洞和弊端,如仅以优异生作为首要评判标准的奖学金资助方式的有限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面临制度性障碍,勤工助学政策要解决勤工助学岗位缺乏问题,这并不符合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实际特殊困难补助及减免学费政策的资助对象难以界定,并有一定的副作用等等。
所以,要缓解和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问题,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通过对现存的各类资助方式进行合理的研究和定位,并使他们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贫困大学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救助,这对于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对于高校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探讨了高校教育救助政策实施的必要性、高校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教育救助制度对贫困生的影响等。
1.高校教育救助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以及大学生学费的逐年提高和连年扩招,教育救助政策实施势在必行。1997年我国学生收费全面改革后,我国大学生学费飞快增长。根据我国大学生调查中心发布的《“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教育救助发展状况与“十二五”期间高校大学生自身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统计,高校费用在大约30年中的时间里上涨了约30多倍,而同期城乡百姓人均的年收入才增长了5倍,扣除相关价格因素来看,实际才增长3倍。高校收费的涨幅大约是居民收入的增长的6倍。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的持续升高以及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的规模成倍增长,给国家、社会和高等学校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且,自然灾害、家庭变故、超生子女等家庭问题都会导致贫困生问题出现,高校教育救助政策是所有学生的基本保障。(李汝宾,2007)。
2.高校教育救助政策评价
陈鑫(2006)对于高校教育救助体系进行评价,他认为虽然我国已形成的救助体系能基本满足救助需要,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漏洞和弊端。如仅以优异生作为首要评判标准的奖学金资助方式的有限性问题、勤工助学岗位缺乏问题等。余冲、李立文(2008)则是从救助政策实施中的贫困生的认定角度进行评价,他们认为由于认定方式的不足以及认定材料的失真导致认定结果精准性不足,因而高校教育救助的实施效果也受到影响。李汝宾(2007)从教育救助的效果出发,提出当前高校教育救助资金水平过低,且除了助学贷款外其他救助方式救助效果不佳。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绪论4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4
1.研究背景 4
2.研究意义4
(二)相关研究综述4
(三)研究设计5
1.研究方法6
2.数据来源6
二、贫困生贫困原因及生存现状分析6
(一)消费水平低,经济压力大6
(二)学习成绩并不突出6
(三)心理问题较多,人际交往能力差6
三、高校教育救助政策效果评价7
(一)救助率7
(二)受益率7
(三)满意度8
四、结论与政策意见8
(一)研究结论8
(二)政策建议9
1.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设9
2.将单纯的经济救助转变为对贫困生的全面关心9
3.建立贫困生动态数据库9
4.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高校教育救助政策效果评价——基于对大学贫困生 的调查研究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资本分担制度的全线推开以及高校的招生规模每年的逐步扩大,以及大学教育成本的年年提高,我国各所大学在校贫困生数量也日益增多,贫困生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成为令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伴随着我国各所大学的持续扩招,大学学费生活费的收费标准逐步提高以及我国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贫困生人数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2014年,在校本科以及专科大学生在校学生共1800万人。根据近年高校贫困生的平均占比来算,当下贫困生在我国各所高校以及专科学校中约有400万人之多。而特困学生的比例维持于15%左右。据此计算,目前高等学校中特困生的人数大约有40万人。高校中的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非常强的社会问题,它极大地影响着贫困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的生活和发展,从而也威胁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社会的安稳与和谐发展。高校教育救助是指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了保障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从物质和资金上对他们提供援助。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教育体系的效率与存在的各种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因而高校教育救助制度越来越被重视,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对现行“奖、贷、助、补、减”为主及其他资助政策及措施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估,找出其中亟待完善的问题,系统建设富有实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2.研究意义
高校中的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非常强的社会问题,它极大地影响着贫困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的生活和发展,从而也威胁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社会的安稳与和谐发展。
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要体系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但目前如此大规模的贫困生给这一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使这一体系暴露出诸多的漏洞和弊端,如仅以优异生作为首要评判标准的奖学金资助方式的有限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面临制度性障碍,勤工助学政策要解决勤工助学岗位缺乏问题,这并不符合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实际特殊困难补助及减免学费政策的资助对象难以界定,并有一定的副作用等等。
所以,要缓解和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问题,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通过对现存的各类资助方式进行合理的研究和定位,并使他们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贫困大学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救助,这对于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对于高校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探讨了高校教育救助政策实施的必要性、高校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教育救助制度对贫困生的影响等。
1.高校教育救助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以及大学生学费的逐年提高和连年扩招,教育救助政策实施势在必行。1997年我国学生收费全面改革后,我国大学生学费飞快增长。根据我国大学生调查中心发布的《“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教育救助发展状况与“十二五”期间高校大学生自身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统计,高校费用在大约30年中的时间里上涨了约30多倍,而同期城乡百姓人均的年收入才增长了5倍,扣除相关价格因素来看,实际才增长3倍。高校收费的涨幅大约是居民收入的增长的6倍。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的持续升高以及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的规模成倍增长,给国家、社会和高等学校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且,自然灾害、家庭变故、超生子女等家庭问题都会导致贫困生问题出现,高校教育救助政策是所有学生的基本保障。(李汝宾,2007)。
2.高校教育救助政策评价
陈鑫(2006)对于高校教育救助体系进行评价,他认为虽然我国已形成的救助体系能基本满足救助需要,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漏洞和弊端。如仅以优异生作为首要评判标准的奖学金资助方式的有限性问题、勤工助学岗位缺乏问题等。余冲、李立文(2008)则是从救助政策实施中的贫困生的认定角度进行评价,他们认为由于认定方式的不足以及认定材料的失真导致认定结果精准性不足,因而高校教育救助的实施效果也受到影响。李汝宾(2007)从教育救助的效果出发,提出当前高校教育救助资金水平过低,且除了助学贷款外其他救助方式救助效果不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