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发达地区县域土地利用效率与改进对策研究以靖江市为例
东部发达地区县域土地利用效率与改进对策研究以靖江市为例[20200511190727]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土地由于其特殊的区位决定了其愈加重要的意义,人们常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城市土地的稀缺和珍贵。而对于土地这一城市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和宝贵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却在近年来不断出现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靖江市城市发展进程中抽取若干时段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代西方土地经济学原理中有关城市土地利用的若干理论,以期可以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且对于现阶段城市土地利用中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便使城市的土地利用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城镇居民;土地利用;效率;靖江市
目录
引言 2
一、 基础知识概述 2
(一)土地集约利用概念 2
(二)城镇土地利用特点 3
(三)城镇土地利用理论 3
二、靖江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
(一)靖江市基本情况 4
(二)靖江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
(三)靖江市土地利用投入与产出分析 5
三、进一步完善靖江市土地利用的对策分析 6
(一)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 6
(二)加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
(三)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环境 7
(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置换 7
(五)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技术标准 8
四、总结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东部发达地区县域土地利用效率与改进对策研究——以靖江市为例
引言
引言
当前城市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使得城市土地成为人类生存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1]。大力开展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走出一条占地少、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子,是关系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国家长远利益的重要步骤,是城市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方针。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基本走的是外延式发展道路,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城市外延式扩张道路更为明显[2]。我国城市用地节约集约度低,浪费现象严重,城市土地的无序开发,粗放经营必然导致城市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度的不断下降。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决策的基本准则[3]。但土地利用、浪费现象严重的现实影响到了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土地的最优化利用。孟祥旭书中提到2014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6.8%,相比2010年曾加了13.4%,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培加,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培大,意味着城市用地需求的大幅培加[4]。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约占世界土地而积的7.2%,但人均占有量低,仅有0.78公顷,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更为严峻的是人口以每年9.78%的速度增加,土地资源却以每年6.5%的速度减少,因此如何通过节约集约缓解城市土地利用供求矛盾,提高现有城市土地利用率,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5]。
而作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之一的靖江市,土地节约集约化程度和产出效益低于当地地区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通过对靖江市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度的研究,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与考核体系,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政府在调控土地市场中的作用,提高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土地利用评价提供一定的评价依据便是本篇论文的意义所在。
一、 基础知识概述
(一)土地集约利用概念
“土地集约利用”概念,实际上借鉴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的古代文献就有对集约经营思想的论述。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提到:“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6]。”强调土地的经营不能广种薄收,宁可少而精,直接表达了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思想。明代《沈氏农书》指出:“以二亩之壅力,合并于一亩,”可以“一亩兼二亩之息”,即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可取得更好的收益。而当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农业的经营方式也逐渐从粗放转向集约的方向[7]。经济学家发现,面积、地力、位置相同的两个农场,追加投入多的农场获得的利润要比投入少的农场高得多。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所谓农业土地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8]。土地集约经营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构成不同,分为资金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所谓资金集约型,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9]。”劳动集约型,即为通常所说的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技术集约型指在一定的土地上加大科技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土地上获得高额产出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10]。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想方设法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11]。
(二)土地利用特点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也就是城市近郊区,结合了多种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利用最活跃、最复杂的地带。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区域是城市扩大的必经之地[12]。但随即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城市病日渐突出,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犬牙相制,人地矛盾尖锐,土地利用呈现出鲜明的二元性特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1.耕地非农业化现象日益突出
由于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导致城乡结合部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大增。另外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增加的耕地又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因此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面积日益减少,非农化现象突出[13]。
2.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质量持续下降
城市的大部分企业和垃圾处理厂都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很多企业规模小,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防污减排措施,从而导致污染物肆意排放,严重影响到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14]。另外,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主要依赖于化肥和农药保证农作物产量,易导致耕地土壤退化、肥力下降,耕作层变浅,随之耕地质量也随之下降。
3.土地违法占地现象突出
城乡结合部往往是土地管理薄弱的地带,土地违法乱占现象司空见惯。主要有少批多建、未批先建、私自转让等,农民或者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肆意占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破坏耕地,严重浪费土地资源。
(三)土地利用理论
1.系统论
系统论就是把系统及其机理作为对象,研究系统的类型、运动规律、一般性质及演变机制的理论。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本质的属性,要素和系统是不可分割的,系统的组成要素都不是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后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配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需要把社会、生态、经济和技术这些问题综合处理[15]。以一定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利益作为最大目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将一定数量的土地分配到各用地部门,使土地在时间上得到合理安排,在空间上得到最佳落实从而获得整体的组合效益,这就需要整体理论来解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巾的问题。因而合理组织和协调土地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问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
2.区位理论
靖江市,简称“靖”,位于中国华东,江苏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襟江近海,东、西、南三面临江,南至东南与江阴、张家港隔江相望,东与如皋相邻,西北与泰兴相连,是江苏省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拥有优质长江岸线54公里,水陆交通便利。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8.98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124.7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8.68亿元,分别增长38.6%和32%,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实现“五年再来一次大跨越”和“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土地由于其特殊的区位决定了其愈加重要的意义,人们常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城市土地的稀缺和珍贵。而对于土地这一城市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和宝贵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却在近年来不断出现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靖江市城市发展进程中抽取若干时段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代西方土地经济学原理中有关城市土地利用的若干理论,以期可以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且对于现阶段城市土地利用中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便使城市的土地利用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城镇居民;土地利用;效率;靖江市
目录
引言 2
一、 基础知识概述 2
(一)土地集约利用概念 2
(二)城镇土地利用特点 3
(三)城镇土地利用理论 3
二、靖江市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
(一)靖江市基本情况 4
(二)靖江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
(三)靖江市土地利用投入与产出分析 5
三、进一步完善靖江市土地利用的对策分析 6
(一)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 6
(二)加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
(三)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环境 7
(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置换 7
(五)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技术标准 8
四、总结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东部发达地区县域土地利用效率与改进对策研究——以靖江市为例
引言
引言
当前城市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使得城市土地成为人类生存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1]。大力开展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走出一条占地少、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子,是关系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国家长远利益的重要步骤,是城市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方针。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基本走的是外延式发展道路,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城市外延式扩张道路更为明显[2]。我国城市用地节约集约度低,浪费现象严重,城市土地的无序开发,粗放经营必然导致城市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度的不断下降。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决策的基本准则[3]。但土地利用、浪费现象严重的现实影响到了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土地的最优化利用。孟祥旭书中提到2014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6.8%,相比2010年曾加了13.4%,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培加,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培大,意味着城市用地需求的大幅培加[4]。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约占世界土地而积的7.2%,但人均占有量低,仅有0.78公顷,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更为严峻的是人口以每年9.78%的速度增加,土地资源却以每年6.5%的速度减少,因此如何通过节约集约缓解城市土地利用供求矛盾,提高现有城市土地利用率,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5]。
而作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之一的靖江市,土地节约集约化程度和产出效益低于当地地区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通过对靖江市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度的研究,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与考核体系,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政府在调控土地市场中的作用,提高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土地利用评价提供一定的评价依据便是本篇论文的意义所在。
一、 基础知识概述
(一)土地集约利用概念
“土地集约利用”概念,实际上借鉴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的古代文献就有对集约经营思想的论述。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提到:“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6]。”强调土地的经营不能广种薄收,宁可少而精,直接表达了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思想。明代《沈氏农书》指出:“以二亩之壅力,合并于一亩,”可以“一亩兼二亩之息”,即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可取得更好的收益。而当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农业的经营方式也逐渐从粗放转向集约的方向[7]。经济学家发现,面积、地力、位置相同的两个农场,追加投入多的农场获得的利润要比投入少的农场高得多。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所谓农业土地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8]。土地集约经营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构成不同,分为资金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所谓资金集约型,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9]。”劳动集约型,即为通常所说的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技术集约型指在一定的土地上加大科技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土地上获得高额产出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10]。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想方设法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11]。
(二)土地利用特点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也就是城市近郊区,结合了多种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利用最活跃、最复杂的地带。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区域是城市扩大的必经之地[12]。但随即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城市病日渐突出,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犬牙相制,人地矛盾尖锐,土地利用呈现出鲜明的二元性特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1.耕地非农业化现象日益突出
由于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导致城乡结合部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大增。另外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增加的耕地又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因此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面积日益减少,非农化现象突出[13]。
2.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质量持续下降
城市的大部分企业和垃圾处理厂都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很多企业规模小,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防污减排措施,从而导致污染物肆意排放,严重影响到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14]。另外,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主要依赖于化肥和农药保证农作物产量,易导致耕地土壤退化、肥力下降,耕作层变浅,随之耕地质量也随之下降。
3.土地违法占地现象突出
城乡结合部往往是土地管理薄弱的地带,土地违法乱占现象司空见惯。主要有少批多建、未批先建、私自转让等,农民或者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肆意占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破坏耕地,严重浪费土地资源。
(三)土地利用理论
1.系统论
系统论就是把系统及其机理作为对象,研究系统的类型、运动规律、一般性质及演变机制的理论。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本质的属性,要素和系统是不可分割的,系统的组成要素都不是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后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配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需要把社会、生态、经济和技术这些问题综合处理[15]。以一定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利益作为最大目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将一定数量的土地分配到各用地部门,使土地在时间上得到合理安排,在空间上得到最佳落实从而获得整体的组合效益,这就需要整体理论来解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巾的问题。因而合理组织和协调土地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问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
2.区位理论
靖江市,简称“靖”,位于中国华东,江苏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襟江近海,东、西、南三面临江,南至东南与江阴、张家港隔江相望,东与如皋相邻,西北与泰兴相连,是江苏省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拥有优质长江岸线54公里,水陆交通便利。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8.98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124.7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8.68亿元,分别增长38.6%和32%,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实现“五年再来一次大跨越”和“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