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与兵团第三代的职业选择过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的个案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兵团的就业已由过去的统一分配过渡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与父辈完全不同的就业环境使得兵团第三代面临职业选择的困境。本文更多地关注兵团第三代职业选择的动态过程,职业选择过程包含职业规划、职业信息获取、求职状态和职业选择结果,基于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3名1980年后出生的兵团第三代的深度访谈后发现,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父母文化水平和父母职业等家庭背景资源会在受访兵团第三代的职业选择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受访者的择业会依赖或受制于家庭背景资源,这导致了社会地位的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二、文献回顾 2
(一)国外相关研究 2
(二)国内相关研究 3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4
三、研究设计 4
(一)概念界定 4
(二)研究方法 4
(三)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4
四、职业选择过程 6
(一)职业规划 6
(二)职业信息获取 7
(三)求职状态 8
五、职业选择结果 10
六、小结与讨论 11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 访谈提纲 15
家庭背景与兵团第三代的职业选择过程
—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的个案分析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组建于1954年10月,分布于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与边境沿线,条件艰苦,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以屯垦戍边为职责的半军事化社会组织。现在兵团拥有14个师,176个团场,截至2013年底,兵团人口总数为270.14万,占新疆人口总数的11.9%。本研究的调查地点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八师,下辖18个团场,第八师的建设与发展是兵团历史的见证和缩影,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犁、军垦文化名城等无不表明第八师是我国军垦事业的缩影,而第八师也是学者们研究兵团的窗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十分具有典型性。
兵团作为中国唯一保存至今的独特建制,在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发挥着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确保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可是由于多种原因,人们对兵团缺乏较深的研究,尤其对兵团人的就业关注得更少,这与兵团自身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极不相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兵团的就业已经由过去的统一分配逐步过渡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兵团第三代面临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与就业观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得他们面临职业选择的困境,加之近年来兵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市场对于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一部分兵团第三代个人并未能及时进行调整,这使得他们的就业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而家庭背景对个体职业选择的影响绝非社会和学校可以取代的。兵团第三代的职业选择不仅关乎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幸福生活,也关乎他们将会对国家、社会和兵团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本课题在实地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兵团第三代人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家庭背景资源的,分别从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父母文化水平、父母职业等四个方面对职业选择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家庭背景与个体的职业选择进行了大量研究,不仅有成熟的国外理论研究,还有国内外学者们丰富的实证研究,可能由于兵团的特殊性,有关兵团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兵团人的认同研究、兵团人的族群关系研究、兵团文化研究以及兵团人的乡土意识研究等方面,而有关家庭背景与第三代兵团人职业选择的研究并未出现。下面主要从家庭社会资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互动模式三个方面对职业选择的作用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1.相关理论研究
2.相关实证研究
国外学者们主要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互动模式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家庭背景与个体的职业选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已在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普遍应用,学者们按照各自的研究目的,运用一个或者综合利用几个指标测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一般而言它主要包含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职业等指标[5]。根据研究需要,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职业三个指标在本研究中统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首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的职业期望:Bachman认为,青年的职业抱负能够部分地从他们父母的成就中得到预测[6];Sewell等人发现,个体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其职业期望与职业志愿水平也就越高[7]。其次,家庭互动模式对个体职业选择的影响:Larson指出,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等对职业选择的影响远远不及父母的过分参与、恐吓、家庭规则刻板僵化等对职业选择的影响[8];Ana C.BerriosAlhson研究发现,家庭情感环境与认同感决定大学生的职业选择[9];Susan C.Whiston等人认为,个体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寻求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支持[10];并且父母是对个体职业选择最具有影响力的人[9]。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家庭社会资本
本研究中的家庭社会资本是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自然而形成的一种关系网络[11]。家庭社会资本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家庭社会资本影响个体的就业意愿,尉建文研究发现,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异质性越大, 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意愿也就越高[12];姜超等人发现,家庭社会资本越高,大学生越不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就业[13];其次,家庭社会资本影响个体就业机会的获得,黄娟研究发现,与家庭关系密切的亲戚朋友的数量越多,大学毕业生通过家庭关系网络为求职服务的可能性就增大,更容易通过家庭关系网络在求职竞争中占优势[14]。
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