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的生存困境
论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的生存困境[20200107193822]
毕业女大学生是现在以及未来社会女性人才雄厚的储备军,但随着世界融合,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变,就业政策转变,对毕业女大学生产生了有力的冲击,出现了一批思想个性独立,追求独特梦想的女大学生。毕业女大学生在生存之中会在就业之时,发展中,以及婚姻情感上遇到社会阻碍,除此还有自身障碍。这些都将毕业女大学生陷入生存的漩涡之中,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难以自拔,导致自己偏离原先的轨道,陷入生存困境之中。本文主要研究当下已毕业的女大学生,在面对的职业,婚恋,发展方面受到的生存困境,深挖这些困境造成的原因,并找梳理出走出这些困境的方法,从而也给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健康快乐生活。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毕业女大学生,就业,发展,婚恋,困境,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群体分析 1
2.1活跃的社会群体 1
2.2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2.3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特殊的群体 2
2.4急需关注的群体 3
3 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的表现 4
3.1深陷就业难洪流 4
3.2徘徊于发展困境 5
3.3迷失于婚恋选择困境 6
4 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原因分析 7
4.1社会因素 7
4.2自身因素 8
5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突破生存困境的途径 9
5.1国家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证毕业女大学生的权益 10
5.2高校做好工作,辅导女大学生心理 10
5.3变性别劣势为优势,充分掌握主动权 11
5.4家庭支持,协调发展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注 释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转型,“社会转型指社会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1]这种转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由封闭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服务性社会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正是这近20年来社会的巨变,使得经济快速增长,市场职业场面扩大,从而造成人才紧缺,为提供人才,高校开始扩招,填补空缺岗位。然而20年过去了,人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高校毕业生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同时毕业女大学生由于性别的特殊性,在毕业大学生中处境更加艰难,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困扰重重。
本文以当下已毕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毕业女大学生受先进思想的影响,跟男毕业大学生以及其他女青年不同,有着特殊的追求。即“对家庭和事业双重责任的认同,对社会使命感和家庭责任感的同时确立。”[2]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一切并没有毕业女大学生想象中顺利。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主要体现在就业,发展以及婚恋这几个方面,这阻碍女大学生健康顺利发展。本文从毕业女大学生这三方面生存困境进行深入的剖析,指出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的主要表现,找出影响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的社会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并分析毕业女大学生突破困境的途径,让毕业女大学生得以良好的生存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的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在阅读前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感悟进行阐述。但是前者对毕业女大学生的困境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方面,很少将就业与她们的个人情感结合起来,本文创新的将毕业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的生存困境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女大学生的均衡发展,同时这也是对我国女性人才的严重糟蹋。研究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的生存困境,将有利于毕业女大学生的健康生存,缓解社会压力。
2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群体分析
当下毕业女大学生作为社会女性人才的特殊组成部分,思想前卫,个性鲜明,价值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期间,其生存情况和发展前景备受人们关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2.1活跃的社会群体
和传统女性相比,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女大学生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同时思想解放,价值多元化,主体意识强,追求人格独立,不愿再依附男人而生存,因此希望在职场中与男性平分秋色,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有力的后备军。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女大学生是一支庞大的、知识密集的人力资源队伍。毕业女大学生知识渊博,学习能力强,是新生代女青年的代表,充满智慧。
同时20世纪末,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中女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女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在逐步提高,女生不在局限于文科,各个工科专业也活跃着她们的身影。有关资料显示,大学本科女生所占比例,从2007年至2012年分别是:47.36%、48.15%、48.89%、49.68%、50.4%、51.03%;硕士研究生女生所占比例,从2007年至2012年分别是:47.19%、48.16%、49.63%、50.36%、50.89%、51.46%。这表明女生已然占据大学的半壁江山,真正成为“半边天”。[3]大学女生比例持续上升,从中我们看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高校女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相应每年毕业女大学生人数也在逐步增长,高素质的大批毕业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到社会中,除了传统的文职岗位,在一些科研机构,艰苦行业,农村基层女大学生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她们与男性共同承担社会主义的发展重任,推动着社会主义的进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广受社会各方的关注。
2.2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身边,我们或许会听到甚至亲身感受到这样一种现象,“小学,初中女生在学校的表现比男生好,到了高中,大学则是男生比较突出。”其实这只是一个误区。有调查显示,在大学,女大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在社会中,她们渴望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积极追求新知识;在工作中,自律自己,严格要求,高效率的完成工作。而且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的“男性化”特征加强,勇敢,坚强,有力量,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不畏缩,显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有心理研究表现,毕业女大学生的总体发展不亚于男性,在社会对女性的成功提出苛刻要求的时候,女大学生并没有就此逃避,而是选择迎面直上,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即使距离成功路途遥远艰辛,但是她们愿意为此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和汗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鞭策着毕业女大学生。
2.3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特殊的群体
思想解放的热潮推动下,毕业女大学生的思想的活跃,其跨度、深度是传统父辈难以想象的,已经从当初单一传统走向现在的多元化。毕业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标准不仅仅是社会利益,有些以自己所在集体利益为标准,甚至有些是以个人利益为标准,但总体的价值取向标准是积极向上的。
“建国后随着我国女性在政治、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走上社会,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女性的价值取向出现转型,开始倾向于以女性的社会成就来确定女性的价值地位。”[4]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极个别的社会文化状态以外,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西方国家,在社会中,都是由男性构成了社会主体,女性被评判为弱者。但是当下毕业女大学生却不再拘泥于弱者地位,她们有着较高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强烈的个体意识,人格独立,经济独立;有些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贤妻良母,以家庭为重;有些主张男女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她们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证明自己存在的地位价值。女大学生毕竟是女性,绝大多数不会放弃家庭,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对家庭具有与社会一样的使命感,做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女强人。”她们也以能够同时扮演好家庭以及社会两个角色为目标,“双赢”的自我设计,是当下毕业女大学生最主要的一种价值取向。
毕业女大学生是现在以及未来社会女性人才雄厚的储备军,但随着世界融合,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变,就业政策转变,对毕业女大学生产生了有力的冲击,出现了一批思想个性独立,追求独特梦想的女大学生。毕业女大学生在生存之中会在就业之时,发展中,以及婚姻情感上遇到社会阻碍,除此还有自身障碍。这些都将毕业女大学生陷入生存的漩涡之中,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难以自拔,导致自己偏离原先的轨道,陷入生存困境之中。本文主要研究当下已毕业的女大学生,在面对的职业,婚恋,发展方面受到的生存困境,深挖这些困境造成的原因,并找梳理出走出这些困境的方法,从而也给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健康快乐生活。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毕业女大学生,就业,发展,婚恋,困境,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群体分析 1
2.1活跃的社会群体 1
2.2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2.3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特殊的群体 2
2.4急需关注的群体 3
3 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的表现 4
3.1深陷就业难洪流 4
3.2徘徊于发展困境 5
3.3迷失于婚恋选择困境 6
4 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原因分析 7
4.1社会因素 7
4.2自身因素 8
5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突破生存困境的途径 9
5.1国家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证毕业女大学生的权益 10
5.2高校做好工作,辅导女大学生心理 10
5.3变性别劣势为优势,充分掌握主动权 11
5.4家庭支持,协调发展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注 释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转型,“社会转型指社会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1]这种转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由封闭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服务性社会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正是这近20年来社会的巨变,使得经济快速增长,市场职业场面扩大,从而造成人才紧缺,为提供人才,高校开始扩招,填补空缺岗位。然而20年过去了,人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高校毕业生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同时毕业女大学生由于性别的特殊性,在毕业大学生中处境更加艰难,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困扰重重。
本文以当下已毕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毕业女大学生受先进思想的影响,跟男毕业大学生以及其他女青年不同,有着特殊的追求。即“对家庭和事业双重责任的认同,对社会使命感和家庭责任感的同时确立。”[2]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一切并没有毕业女大学生想象中顺利。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主要体现在就业,发展以及婚恋这几个方面,这阻碍女大学生健康顺利发展。本文从毕业女大学生这三方面生存困境进行深入的剖析,指出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的主要表现,找出影响毕业女大学生生存困境的社会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并分析毕业女大学生突破困境的途径,让毕业女大学生得以良好的生存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的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在阅读前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感悟进行阐述。但是前者对毕业女大学生的困境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方面,很少将就业与她们的个人情感结合起来,本文创新的将毕业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的生存困境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女大学生的均衡发展,同时这也是对我国女性人才的严重糟蹋。研究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的生存困境,将有利于毕业女大学生的健康生存,缓解社会压力。
2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群体分析
当下毕业女大学生作为社会女性人才的特殊组成部分,思想前卫,个性鲜明,价值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期间,其生存情况和发展前景备受人们关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2.1活跃的社会群体
和传统女性相比,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女大学生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同时思想解放,价值多元化,主体意识强,追求人格独立,不愿再依附男人而生存,因此希望在职场中与男性平分秋色,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有力的后备军。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女大学生是一支庞大的、知识密集的人力资源队伍。毕业女大学生知识渊博,学习能力强,是新生代女青年的代表,充满智慧。
同时20世纪末,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中女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女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在逐步提高,女生不在局限于文科,各个工科专业也活跃着她们的身影。有关资料显示,大学本科女生所占比例,从2007年至2012年分别是:47.36%、48.15%、48.89%、49.68%、50.4%、51.03%;硕士研究生女生所占比例,从2007年至2012年分别是:47.19%、48.16%、49.63%、50.36%、50.89%、51.46%。这表明女生已然占据大学的半壁江山,真正成为“半边天”。[3]大学女生比例持续上升,从中我们看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高校女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相应每年毕业女大学生人数也在逐步增长,高素质的大批毕业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到社会中,除了传统的文职岗位,在一些科研机构,艰苦行业,农村基层女大学生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她们与男性共同承担社会主义的发展重任,推动着社会主义的进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广受社会各方的关注。
2.2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身边,我们或许会听到甚至亲身感受到这样一种现象,“小学,初中女生在学校的表现比男生好,到了高中,大学则是男生比较突出。”其实这只是一个误区。有调查显示,在大学,女大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在社会中,她们渴望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积极追求新知识;在工作中,自律自己,严格要求,高效率的完成工作。而且当下毕业女大学生的“男性化”特征加强,勇敢,坚强,有力量,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不畏缩,显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有心理研究表现,毕业女大学生的总体发展不亚于男性,在社会对女性的成功提出苛刻要求的时候,女大学生并没有就此逃避,而是选择迎面直上,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即使距离成功路途遥远艰辛,但是她们愿意为此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和汗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鞭策着毕业女大学生。
2.3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特殊的群体
思想解放的热潮推动下,毕业女大学生的思想的活跃,其跨度、深度是传统父辈难以想象的,已经从当初单一传统走向现在的多元化。毕业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标准不仅仅是社会利益,有些以自己所在集体利益为标准,甚至有些是以个人利益为标准,但总体的价值取向标准是积极向上的。
“建国后随着我国女性在政治、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走上社会,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女性的价值取向出现转型,开始倾向于以女性的社会成就来确定女性的价值地位。”[4]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极个别的社会文化状态以外,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西方国家,在社会中,都是由男性构成了社会主体,女性被评判为弱者。但是当下毕业女大学生却不再拘泥于弱者地位,她们有着较高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强烈的个体意识,人格独立,经济独立;有些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贤妻良母,以家庭为重;有些主张男女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她们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证明自己存在的地位价值。女大学生毕竟是女性,绝大多数不会放弃家庭,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对家庭具有与社会一样的使命感,做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女强人。”她们也以能够同时扮演好家庭以及社会两个角色为目标,“双赢”的自我设计,是当下毕业女大学生最主要的一种价值取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