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的女性类成语的文化探析

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的女性类成语的文化探析[20200101174052]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它具有短小精悍、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女性类成语除了具有以上特点外,还具有与女性相关的文化信息。文章基于《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分类的成语大词典便于我们对种类繁多、分类标准不清晰的女性类成语进行剖析。通过对《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女性类成语进行穷尽式的搜索、分类,充分剖析女性类成语反映的文化信息。具体包括五部分分别是“委婉含蓄”的语言表达、“审美追求”的文化心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巾帼须眉”的高贵品质、“香消玉殒”的悲惨命运。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关于女性类成语的分类还有待完善。据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从一本词典的具体类别出发来研究成语的文化信息,还没有。本文是对一个新的领域的尝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女性类成语,成语,文化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女性类成语的构成、分类 1
2.1 女性类成语的构成 1
2.2 女性类成语的分类 3
3 女性类成语中的文化信息 5
3.1 “委婉含蓄”的语言表达 5
3.2 “审美追求”的文化心理 6
3.3 “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7
3.4 “巾帼须眉”的高贵品质 9
3.5 “香消玉殒”的悲惨命运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附注A 14
1 引言
中华语言博大精深,成语就是中华语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特点。时间流逝,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仍应用广泛。在交谈中或是文章中使用一个恰当的成语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是一本由韩省之编订,新世界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一本成语分类词典。该词典按成语意义的类别排列分为人事、人物、自然、人伦四门,内分为125类。在人物门中女性类成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女性类成语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与女性有关的成语,其内涵也是相当丰富,可以是描写女性的成语,也可以是与女性故事相关的,也可以在词中涉及到女性。古人对女性的描写,从整体到局部,从音容到笑貌,从性情到品行等,都有一些成语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绘,比较全面的表现了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3]。本文就《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女性类成语隐含的文化现象尤其是传统观念做进一步探讨。对女性类成语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很好的回顾女性文化历史,了解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中国女性特有的文化魅力。
2 《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女性类成语的构成、分类
《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的女性类成语的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四字成语共206个,另一部分是非四字成语17个。本文对女性类成语以成语的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
2.1 女性类成语的构成
《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包括女性类的成语共有223个,其中三字成语三个分别是:解语花、未亡人、温柔乡。五字成语三个,分别是:金钗十二行、女大不中留、女大十八变。七字成语三个,分别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无才便是福;人老珠黄,不值钱。八字成语八个,分别是:蛾眉倒蹙,凤眼圆睁;蛾眉倒竖,凤眼圆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柳眉别竖,星眼圆睁;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惟家之索,牝鸡之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其余皆是四字成语。
以上非四字成语属于成语或是属于熟语的属性界定在学术界的看法不一,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成语词典总结出非四字成语的收录情况:
成语词典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收录《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非四字成语情况
《中国成语大词典》 刘万国 侯文富 南海出版社 1996年1月 峨眉倒蹙,凤眼圆睁、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新华成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 商务印书馆 2007年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成语词典》 常州市教育局《成语词典》编写组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年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现代成语巨典》 毛学河 倪文杰 大连出版社 1993年3月 女大不中留、女大十八变、女子无才便是德、柳眉别竖,星眼圆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汉语成语大辞典》 郭玲 王安全 周澍民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年10月 女大不中留、女大十八变、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惟家之索,牝鸡司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成语大词典》(彩色版) 成语大词典编委会编国际有限公司 商务印书馆 2009年10月 解语花、温柔乡
《汉大成语大词典》 罗凤竹 汉语大辞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6年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大不中留、 女大十八变
《汉语成语词典》 宋永培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5年 温柔乡、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无才便是福、女大不中留、女大十八变、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成语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不同的词典对于非四字的女性类成语的收录情况也是不同的。我们以《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收录的相关成语作为研究对象。
2.2 女性类成语的分类
《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女性类成语按照成语的内容分为体态类、容貌类、服饰妆容类、德才类、命运类、其它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外在的美包括体态美和容貌美两部分。描写女性体态的成语有绰约风姿、林下风致、仪态万方、亭亭玉立、长身玉立、袅袅娜娜、袅袅娉娉、袅袅婷婷、娉娉袅袅、步步莲花、莲花步步、花飞蝶舞、燕瘦环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语有:亭亭玉立、燕瘦环肥。亭亭玉立较早见于唐·李百药 《北齐书·徐之才传》:“武成酒色过度,怳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11]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北齐武成帝沉湎于酒色,每天朦朦胧胧,站立不稳,曾经发病了,出现幻觉,看见天空中有一个五色的物体,这物体慢慢来到面前,变成一个大美女,离地有数丈之高,体态修长、高耸直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亭亭玉立指的是美女身材苗条、修长。美女身材修长是一种的美,丰腴瘦弱也是一种美。燕瘦环肥出自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言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1]其中燕指的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环指的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形容女子体态不同而各擅其美,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亭亭玉立与燕瘦环肥是女子两种不同的形态。除了形态,步态也是体态的一部分。形容女子走路的姿态轻盈柔美的成语有步步莲花、莲花步步、花飞蝶舞。其中花飞蝶舞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她答应了一声,早花飞蝶舞一般过去。”[1]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古代女子走路何其美丽,以至于能够像花儿、蝶儿飞舞一般轻盈。
在《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容貌类是女性类成语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容貌美是女性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小家碧玉、软玉温香、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姑射神人、红颜绿鬓、花容月貌、明眸皓齿等都是描写女性容貌的成语。中国成语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女性容貌。侧面描写是相对正面描写而言的,就是不直接描写某种对象或内容而是通过与该对象有关的其他人物间接地加以描写,或者通过其他描写内容加以暗示,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又叫间接描写。[15]比如说女性类成语中的朱唇皓齿、桃羞杏让、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吹气胜兰、杏脸桃腮、花容月貌等就是用间接描写的手法形容女性貌美。比如杏脸桃腮的意思就是说脸像杏花一样洁白,腮像桃花一样的红,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子容貌也会发生变化。有的女性年老色衰、人老朱黄,有的女性似半老徐娘般风韵犹存。
从翠绕珠围、珠围翠绕、雍容华贵、凤冠霞帔、蝶粉蜂黄、粉白黛绿、粉白墨黑、粉白黛黑、花枝招展、浓妆艳服、浓妆艳裹、浓妆艳抹、愁眉啼妆、浓妆艳饰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女子为了让自己更加出众,往往会借助用服饰妆容来修饰自己。这类成语与妆容、珠宝服饰有关,因此我们将其概括为服饰妆容类。古代女子的服饰妆容能体现出女子的身份地位。红楼梦中对于女子服饰妆容的描写非常典型。从王熙凤出场时满身锦绣,珠光宝气的装束上可以看出她在贾府的地位较高,并且在红楼梦中不同地位的女子的装束是有所差别的。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女性很看重装扮,女子天生丽质固然好,但如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拥有一套华丽的行头,也能够成为男人心中的美女。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古代女子化妆喜欢化浓妆,把面部涂抹的很白,额头涂得黄黄的,腮部化得如桃花一般红润,眉毛画得黑黑的,并且会佩戴很多华丽的配饰。从服饰上看古代女子也喜欢华丽的服饰。当然,条件有限部分女子仍穿着朴素或是无心梳洗。椎髻布衣、裙布钗荆、荆钗布裙、鬓乱钗横、钗横鬓乱就是形容这类女子穿着妆容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1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