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网络消费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之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消费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并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再加上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等外部因素,使得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时出现了层出不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文章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对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时代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着新的问题,所有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依据,并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紧接着阐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其次,以学院在校生为例,分析在校生网络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社会环境、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讨健康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之策和构建思路。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2
(四)研究方法 3
(五)创新之处 3
二、SDYU在校生网络消费现状概述及产生的原因 4
(一)存在问题 5
1.为追求心理平衡,盲目进行攀比消费 5
2.受新型支付方式影响,透支未来消费 6
3.消费比例不合理,精神追求比例偏低 6
4.缺乏适度消费教育,消费意愿盲目 6
(二)产生原因 6
1.社会环境和媒体影响 6
2.校园环境和教育不到位 7
3.家庭相关教育缺失 7
4.大学生独立意识的盲目支配 7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优化路径构建的建议 8
(一)言传身教,注重开展家庭消费教育 8
(二)强化引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 8
(三)科学规划,形成科学的网络消费习惯 8
(四)齐抓共管,构建正确的网络消费舆论导向 9
结 语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调查问卷 12
致 谢 14
前言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会受到自身消费观念的影响,进而对其人生价值观及后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之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消费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并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尽管网络消费的潮流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大学生自身和相关外部原因,在其日常生活中出现了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现在已有一些针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相关课题,但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不断更新推进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消费无论在商品种类还是服务范围方面都变得更加全面,随之而产生的新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更加细致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研究早于中国,其相关理论与研究对于我们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Liu Li(2011)等人通过对199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使用网络媒体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产品信息、网站可信度、网站更新速度、网络广告和网站运营与199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的网络购买意愿有显著的相关性。以面向大学生的目标市场、符合1990年后大学生特点的网站设计、互联网的安全感、个性化的网络媒体营销策略、植入式的网络广告和定制化服务为重点的企业,可以提高购买意愿,使公司要更好地把握市场潜力,最终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收益。
YooKyoung(2010)等人通过调查拉美裔消费者的购物取向及其服装零售店评价标准,来探讨购物取向和零售店评价标准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Seock(2008)等人调查了414名美国大学生,通过因素分析(即产品信息、客户服务、隐私/安全、导航、听觉体验/比较购物)确定了五个服装网站属性。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出从网站购买的频率与网站的感知产品信息、客户服务、隐私和安全属性之间以及未来从网站购买的预期与网站的感知客户服务属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问题:
关于网络消费特征的研究。王海燕、孟雪(2014)等人从网络消费观念视角作为出发点,提出大学生网络消费能够分成考虑家庭经济负担和商品价位高低的顾虑型消费、仅凭一时喜好决定是否消费的冲动型消费与一味追求奢侈享乐消费三种。田雨(2017)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调研,发现消费者行为开始发生重大改变:消费场景除了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实体商品慢慢过渡至虚拟商品;消费主动权开始向消费者手中聚集;人们开始淡化消费的所有权,而注重消费的使用权,共享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炫耀性消费发展迅速。
关于网络消费心理的研究。张宇晨(2019)等人通过分析大学生网购行为驱动机制, 研究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得出四个结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消费需求有关;感性消费心理促进网络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理性消费心理抑制网络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网购的示范效应、主导效应和外部性特质促进网络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修稳君(2018)从消费过度化、消费虚拟化、消费盲目化三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消极问题进行透视。
关于网络消费现状的研究。张禹石(2018)等人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十分频繁,且消费费用较高。其网络消费既有多样的内容,又出现了个性化的消费特征。但是网络消费在彰显时尚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网络消费机构不尽合理。攀比性、炫耀性网络消费已经凸显。情绪化网络消费时有发生。享乐主义网络消费行为逐渐显现。
关于网络消费问题对策的研究。于菲菲(2017)从优化环境、不断健全规范制度、完善校园管理、大学生自身完善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的网络消费。汪明霞(2018)从现状、问题、成因、解决办法等角度加以构思,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以网络消费问题为研究导向,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其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两极分化、消费心理盲目攀比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3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