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索(附件)【字数:8097】

摘 要如今,各城市的旅游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一个在中国的四大古都,南京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六代文化、明朝和中华民国三个时代已经形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个性。近年来南京经济迅速发展也离不开南京旅游业发展繁荣这一因素。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和南京经济息息相关,更快更好的发展南京的旅游业,是大力发展南京经济乃至全国经济重要手段。南京拥有着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和旅游市场。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南京旅游业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渐渐浮现,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南京的旅游经济。如果能更好的解决南京旅游业问题,能保障南京市旅游经济更上一层。本文从南京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南京旅游业现存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利于改善南京旅游业现有问题的措施。ABSTRACE Nowdays, the citys tourism construction is in full swing. Nanjing i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apitals in China, Has a wealth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Six Dynasties,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rmed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the city of Nanjing.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jings economy,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s tourism industry,Nanjings tourism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Nanjings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s tourism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s economy and even the national economy.Nanjing has a huge t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ourism attraction and tourism market.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Nanjing. These problems affect the tourism economy of Nanjing more or less.If we can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 of tourism in Nanjing, to protect the tourism economy of Nanjing.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anjing tour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anjing tourism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Nanjing tourism.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南京旅游业现存在的问题 22.1是客源结构不够合理 22.2部分旅游景区没有受到系统的保护和开发 22.3市内交通问题较大 32.4 南京节假日景区客流量分配不平衡 32.5 景区门票价格目前存在过高现象 32.6南京郊区农业旅游发展滞后,缺乏长期发展 42.7旅游购物和娱乐消费占旅游总消费不高 42.8南京市的旅游竞争力较低 4第三章、南京旅游业现具备的优势 53.1南京旅游资源丰富 53.2区位及交通条件优越 53.3政府的大力扶持 63.4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增加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 63.5旅游企业规模情况 63.6南京市现旅游接待情况 7第四章、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战略、建议 84.1规划旅游交通,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84.2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 84.3深度发展旅游产品? 84.4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全面加强景区建设 94.5 大力发展乡村农业旅游 94.6 明确旅游城市定位,重点打造南京旅游品牌 94.7 优化景区门票系统,推出一系列优惠票 9第五章、结论 11结束语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绪论 现代社会,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了国内许多地区的首要大事。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了一个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就是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备受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对现代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国家提倡大力开发现有旅游资源,发展各个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各大城市也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南京是史籍名城,也是我国历史四大古城之一,历史上曾有几个朝代在这建都,长期作为中国古代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南京也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地处华东平原人口密集区,是江苏省的省会,经济发达,地理优势突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是促进南京经济发展的不二之选。 南京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总体发展较快。1986年南京旅游业统一划给省局管理,1987年成立了南京市旅游局,1989年设立了南京事业委员会,并制定了南京旅游发展的总体路线。南京市统计局在2017初发布了数据,南京市在2016年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909亿26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1%。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由于青奥会的成功召开,使南京在国际旅游业的人气进一步提升,共有63万7800名境外游客被接纳,同比增长8.5%。 虽然南京旅游业呈现着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但南京旅游业现状还是存在着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过于快速的发展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旅游资源保护问题,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的一定产品开发,产品宣传问题,现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为南京旅游业的发展也增加了一些阻碍。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南京近几年的旅游业现状,研究南京旅游业现有的问题和优势,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了解,提出对南京旅游业正确发展的建议。 对于南京旅游业现状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南京市在国内近几年势头大增的旅游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由各方数据可看出,旅游业在第三产业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南京旅游业的发展探索,助于南京未来经济的发展。而解决南京旅游业现存的问题,能使得南京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更上一层。 本论文通过CNKI查找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同时收集近几年各大旅游网站的数据及推广度,结合南京市旅游业的现状,分析现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南京旅游业现存在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年轻的产业,是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南京自快速发展旅游业以来,旅游经济已经成了南京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一块。因此,充分了解南京旅游业现状,理解南京的旅游发展思路,清楚南京旅游业现存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促进南京旅游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旅游是现代社会的消费热点,南京拥有巨大的旅游市场,处理好南京旅游业现存的问题,才能让南京的旅游业有更好的未来。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各网站数据的研究,我总结了一系列南京旅游业现存的问题。2.1是客源结构不够合理 据调查数据显示南京市国内客源比重前十位的省是本江苏省20.7%,靠近江苏的安徽占15.48%,邻省浙江占10.92%,山东占6.12%,还有河南占4.5%,上海占3.84%,河北占3.58%,江西占3.52%,山西占2.98%,湖北占2.96%。江苏省内、上海、浙江、山东、安徽等周边市场份额占到旅游者总量60%-70%,远程的北方市场和南方市场份额占比偏少,境外过夜游客占全部旅游者总量的比重不足1%。2.2部分旅游景区没有受到系统的保护和开发 受历史、现实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旅游景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受到了影响。旅游资源也缺乏系统的管理,不能将已开发的资源很好的维护。南京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充满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夫子庙景区,自然风光无限美好的栖霞山、紫金山。南京现旅游业现着重于开发几个已大有名气景点,对于一些同类型的其他景点开发较少,许多外地游客并不熟悉南京其他该类型的景点。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发挥出整体效用,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南京各个区县有用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开发,许多优秀的旅游资源并没有被很好的挖掘,调像灵谷寺、老门东等一系列具有游览价值的景点知名度远远不够,与钟山风景区、夫子庙风景区相差甚远。且各个区县开发宣传强度不同,使南京整体旅游业各区县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南京旅游业整体的健康发展。2.3市内交通问题较大 众所周知南京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堵车现象严重,市区道路拥挤。南京堵塞路段较多的现象迟迟难以改善已经成了游客来南京旅游的一大阻碍。数据显示南京交通量年增幅到达7.81%,中心城区干道交叉口在高峰期长期达到90%的饱和状态。多数游客选择周末或节假日选择来南京旅游,但南京节假日的客流量巨大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解决,对南京的旅游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游客在时间上的集中度更造成高峰期超容量。2.4 南京节假日景区客流量分配不平衡 现南京太过着重于对几个有名景区的开发,导致客流基本流向这几个 景区,使得这些景区人满为患,节假日随处可见的景区排队现象使一些有心想来南京旅游的游客望而却步。2.5 景区门票价格目前存在过高现象 南京几个热门景区都需买票,而门票价格却并不便宜。例如钟山风景区套票115元,一家人出行可能在门票上就快达到四五百的开销,单明孝陵的 票价就达到成人票70元一张。调查问卷显示,旅游开销是40%被调查者在旅行中要考虑的因素,单个景点的门票价格过高这对于一些普通的观光客来说并不太能接受。2.6南京郊区农业旅游发展滞后,缺乏长期发展 南京郊区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发展的落后使得现今大热的农业 游、生态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尚未形成规模,与成熟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差距。郊区旅游占全市旅游总收入比重偏低,全市86%的4A级以上旅游景区,90%的四星级以上饭店都集中在主城区。郊区旅游服务接待能力还远不能跟上市区旅游发展的步伐。2.7旅游购物和娱乐消费占旅游总消费不高 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是旅游业副产品中的重要部分,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极大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是旅游业吸收资金的主要手段。目前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购物消费已占游客总支出的60%以上。国内旅游发达城市游客购物消费占40%左右,但南京的游客购物消费却只占总支出的25%,与旅游发达地区存在着差距。南京各景区主推传统的观光型旅游,缺乏新型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娱乐设施的落后也导致游客在的旅游娱乐消费占比不高。购物和娱乐发展的落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南京旅游业经济的增长,削弱了对优质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2.8南京市的旅游竞争力较低虽然青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南京增加了国际社会的知名度,但从各方面数据上看,南京旅游业在出境旅游产品这块还略显稚嫩。2015年度,南京市接待入境旅游者58.81万人次,收入6.39亿美元,与国内一些著名旅游城市相比还稍显不足,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缺乏国际知名度。南京市内的各旅游景区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缺少一个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的强力品牌。南京拥有大大小小的许多特色景点,却缺少一个标志性的品牌,游客对南京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形象认识。第三章、南京旅游业现具备的优势 南京拥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建城史。有许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南京曾经历的风雨,给这座城市奠定了文化底蕴。中山陵、夫子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历史旧事;艳丽秀美的云锦、美味的各类特色小吃盐水鸭、牛肉锅贴、鸭血粉丝等无不在散发着南京这座古城的巨大吸引力,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东方古城的魅力。近年来南京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打造格局成熟的文化旅游集聚区,成了南京发展旅游业的极大优势所在。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江入海口交汇部地区,靠近经济繁荣的浙江和上海,也为发展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3.1南京旅游资源丰富 南京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长江流过的土地,孕育了南京这座风景秀美的城市。山、水、城、林,应有尽有。南京在历史上是一风水宝地,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的寝陵中山陵、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陵墓明孝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一脉。南京孔庙---夫子庙更是享誉全球。十一五期间,市政府修复了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城墙--南京明城墙,投资新建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出发点宝船公园,这些具备重大历史意义和参观价值的新景区为南京原本丰富的的旅游资源增光添彩。南京不仅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还有一大批知名的旅游产品。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皇家贡品云锦,独具风味、味道鲜美的盐水鸭,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的雨花石等等,都是颇有市场潜力的旅游产品。这许许多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奠定了南京市发展旅游业的良好的先天优势,为南京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质的保障。截至到2012年底,南京市共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2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3.2区位及交通条件优越南京地处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客流量大,经济繁荣,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普遍经济条件良好,为南京旅游业能提供稳定的客流量。2014年,为了能让青奥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南京市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些措施提高了南京游客受到的的服务质量和体验。交通方面,五条高铁线和城市铁路的相继开通,南京火车站北广场枢纽、禄口机场扩建、南京南站高铁枢纽等客货运综合枢纽工程竣工。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已有6条轨道交通开通运营,线路长度居全国第四位;6条过江道路、1条过江铁路、2条过江地铁通道全面建成开通,跨江的交通瓶颈基本消除;都市公交、路网编制、交通综合整顿等均取得了重大成果。交通建设是旅游业成功发展的重要基础,南京市交通方便连接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这是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巨大优势。3.3政府的大力扶持(1)财政政策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于加快旅游业的意见》,南京成为了首批旅游改革城市,并且享有国家一定的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这是政府对大力发展旅游业所做的政策支持。(2)土地政策 招商引资,吸引全球著名的企业来南京投资,尽可能的满足投资商的选址要求,优先供地。招外商进入南京市提高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可以让更多的国外企业国外游客知道和了解南京。建设大型会展场馆,免征或缓缴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3)人才政策 南京市缺乏旅游管理类人才,现有的从事旅游业的人员中,很多未经受过专门的培训。南京市“321”人才政策的提出,使得南京市吸收了大量的专业类人才,这对旅游业的发展也起着极大的作用。3.4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增加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 2014年青奥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大大增加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更多的境外游客知道了南京这座城市,为南京旅游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了举办青奥会政府在对相关产业进行整改,波及效应和联动发展的也促进了旅游业自身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成为带动南京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了南京的新型支柱产业。3.5旅游企业规模情况南京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南京市旅游企业数量也在同步上升。截至2015年底,南京市共有旅行社567家,其中办理出境业务的旅行社39家,2.64万人持有导游证。南京市酒店行业也被旅游业带动,截止2015年南京市旅游星级饭店共有95家,其中五星级饭店欧20家,四星级饭店23家。2015年,全市旅游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共33.3亿元,同比增长2.46%。客房收入15.04亿元,餐饮收入14.43亿元,其它收入3.17亿元。五星级饭店的平均出租率高达67.31%,平均房价545.13元/间天;四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达到67.39%,平均房价385.94元/间天;三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61.08%,平均房价253.86元/间天;二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60.15%,平均房价199.73/间天。旅行社和饭店行业的发展,对南京旅游经济起着巨大的作用。3.6南京市现旅游接待情况 据数据显示2015年,南京在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486万人次,同比增长12.2%,旅游收入达48.5亿元。国庆黄金周接待游客808万人次,同比增长9.2%,总收入75.5亿元。南京市自助游、自驾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推动了旅游市场向多样化发展。休闲度假、探亲访友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旅游方式逐渐流行,使得旅游规模逐渐扩大。第四章、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战略、建议4.1规划旅游交通,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要着重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南京的旅游交通问题严重,已经对去南京旅游的游客造成了巨大的不便。特别是钟山风景区,一到节假日,游客几乎在堵车中度过了大半日。旅游交通规划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旅游交通规划,使旅游交通业协调发展,创造舒适、快捷、安全的旅游交通环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获得良好的收益。完善城市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道路设施,加快景区道路改造,建设旅游专用线路。? 4.2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南京市旅游景观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很多景点鲜少人了解,大多数人只知道中山陵、夫子庙,却不知南京其他许多值得游玩的地方。应通过加强旅游宣传,可重点宣传南京特有的历史建筑和自然风光。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在重点客源地举办展览会,不定期的召开宣讲会宣传各景区风光。通过调查收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曾的游客的喜好,作出针对型宣传。通过举行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让客源地的游客们参与进来,更贴近实例的进行宣传。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南京市旅游资源产品及时上传到现在热门的旅游网站,还可建立专门的网站。通过微博、app等一系列新型网络社交工具,让更多的游客更深层次的了解南京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宣传要突出特色,确定重点区域,让更多的游客能更好更快捷的接收信息。 ?4.3深度发展旅游产品?现阶段南京热推的旅游产品大多是自然资源和历史遗迹,例如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都是一些只具备了观赏性,但是游客的能动性却不够的旅游产品,对一部分游客并没有吸引力,且该类型的景点游客的回头率不是很高。南京旅游局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大型的旅游主题活动,通过策划景区宣传节目提高各景区的知名度,在各地旅游者心中留下印象,让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也可以在南京一些知名的景区内放置一些南京旅游活动的宣传册、宣传标语,引起游客的兴趣。4.4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全面加强景区建设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南京旅游集散中心。规范完善交通标示,完善各个景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标识体系,文字要国际化,便于境外游客认识,符合国际化需求。在各个景区和交通枢纽点,简历旅游咨询台,方便游客咨询,给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以游客为核心,建立咨询服务台,开设网络和线下双服务台,建设智慧型自助型旅游景区,开展景区自动化管理和电子智能导游系统建设。4.5 大力发展乡村农业旅游 充分利用南京周边地区的农业游资源,规划乡村农业游发展格局,加快建立农业游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南京当地特色的乡村农业游景区。设计开发一系列相关的、具有本地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食品。乡村旅游可弥补在城市旅游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分散人流,同时也提升了南京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可带动南京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使南京实现城市旅游、郊区农业游协调发展。4.6 明确旅游城市定位,重点打造南京旅游品牌 南京相比于其他国内热门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还较低。南京缺乏一个稳定的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旅游品牌。培育旅游新业态,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在产城融合、景城共生、主客共享等方面的作用。确定旅游城市的地位,将旅游业推进到城市的各方各面。不单单从景区方向着手,更可以从南京的大街小巷入手,将南京整体打造成一个古风和现代相融合的旅游城市。4.7 优化景区门票系统,推出一系列优惠票南京单个景区门票价格过高的现象影响了游客的游览积极性,通过问卷可 知,被调查者希望南京的门票价格可得到调控。南京旅游部门可针对各旅游路 线,推出一系列的优惠套票,例如一日游票、周游票等,也可以将学习日本某 些城市,将公交卡和景区门票结合,在购买某一时间段的公交卡时,自带刷景 区门票。 第五章、结论 综上所述,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良好,但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南京旅游业要在国际上脱颖而出,成为各国游客们向往的城市,还需要有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当今世界重视第三产业发展,中国正在蓬勃发展,日渐强大,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南京是中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城市,近年来南京的旅游业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南京政府为了旅游业发展能更上一层也作出了一系列加强旅游业发展的计划,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旅游业人才,但目前来看发展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体制还不够完善,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南京要想成为国际旅游大城市,还有很多要做好的地方。首要是解决现存的问题,同时要做出南京自己的特色,体现南京本身所拥有的魅力,使之更有吸引力可以吸引国内外更多的游客。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南京要抓住城市发展的机遇,不断整合开发利用自身拥有的旅游资源,提升城市旅游文化的水平,增加城市旅游经济的收入,更好的推进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结束语 时光匆匆如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四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四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了美好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度量,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敬最崇高的敬意。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王明成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王老师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感谢四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参考文献[1]ArsviraDaniArdhala,EkoBudiSantoso,HaryoSulistyarso.InfluenceFactorsontheDevelopmentofCreativeIndustryasTourismDestination(CaseStudy:FootwearVillageinMojokertoCity)[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6,227:.[2]AbdolAzizShahraki,IssaEbrahimzadeh.Programmingfordevelopmentoftourismindustryusingcasestudies[J].CogentBusiness&Management,2015,21:.[3]《守望南京·民国旅游寻寻觅觅》出版发行[J].青春,2014,05:88.[4]张琳琳.谈南京旅游业的发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2:177+179.[5]张群,邢定康.追寻民国旅游者的屐痕[J].华人时刊,2015,12:62-63.[6]陶卓民,薛献伟,管晶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效率特征[J].地理学报,2010,08:1004-1012.[7]杨勇.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07:22-27.[8]姚梦琦,许洁.南京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207-208.[9]吴元新.南京旅游交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7.[10]陆峰 刘艳元.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建设江苏旅游强省[N].新华日报,2010-02-23A01.[11]权计举.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3:10+13.[12]本报驻江苏记者雷琛烨.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南京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2-06-20015.[13]闫妮,万全友.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学研究,2007,00:207-211.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