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资本指标体系构建与运作模式优化研究以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为例(附件)【字数:13374】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持续升温。有研究指出,文化资本理论如今正在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目前,我国学者运用该理论进行旅游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由此可见,构建一个旅游文化资本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命题。文章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为例,从固体的文化资本、产品的文化资本、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和制度的文化资本的视角来探索中国旅游景区旅游文化资本的运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文化资本指标的问卷数据,从政府、开发者、当地村民和旅游者四个角度提出优化意见并尝试构建出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优化模型。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思路 1
1.4相关理论与概念 2
第二章 旅游文化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4
2.1旅游文化资本指标的选取与体系构建 4
2.2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旅游文化资本指标体系 4
第三章 问卷设计及分析 7
3.1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7
3.2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身体化文化资本指标的分析 7
3.3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产品的文化资本指标的分析 8
第四章 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模式分析 10
4.1旅游景区现行的文化资本运作模式 10
4.2现行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0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12
5.1制度化文化资本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化建议 12
5.2固体的文化资本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化建议 12
5.3产品的文化资本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化建议 12
5.4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化建议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A 17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文化旅游勃兴,资本、权力、市场等现代性元素迅速充斥文化空间[1]。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文化资本是体现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传统文化资本与体现“商业精神、竞争精神的市场文化资本的有机结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这样背景下,现代盈利性旅游资本逐渐解构着旅游文化性,过度商业化也让文化旅游沦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商品。关于这些问题,前人在研究中也给出了相应的方案,但是鲜有人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去寻找突破口。
在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后,经政府和相关文化界的同意和要求,在牛首山建地宫长期供奉舍利子,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得以筹建。景区正式运营一年多以来,展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势头,其中旅游文化资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助力作用,其运作模式更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考量的关键。
1.2研究意义
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的新时期里,物质资本的地位正在逐渐降低,文化成为实现资本增值的新生长点。目前社会大众对于“文化资本”这个说法均予以承认,并且肯定文化的资本性。然而文化资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其进行计量、评价一直是一个难题。就相关的资料看,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展的文化要素》还是新西兰官方的《新西兰文化指标:2006》亦或是金相郁、武鹏所构建的《文化资本存量估计指标》所提供的评价指标体系都主要停留在“国家”或“地区”这些宏观的层次。我国学者在运用该理论进行旅游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也几乎还是空白。由此可见,构建一个旅游文化资本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命题。
本论文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作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来初探牛首山的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模式,分析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尝试优化运作模型。这对我国的旅游文化产业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3研究思路
本文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中对文化资本的分类作为基础,在梳理、总结相关文献资料之后,对影响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指标进行归纳和考量,决定从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入手来进行体系的构建。
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为例,本文从固体的文化资本、产品的文化资本、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和制度的文化资本这四个视角来探索景区在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文化资本指标满意度的问卷数据,从当地村民、开发商、旅游者和政府四个方面提出优化意见,并尝试构建出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优化模型,以期通过本次调研得到的结论可以有助于这一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1.4相关理论与概念
1.4.1文化资本
戴维思罗斯比是以文化价值为基础来定义文化资本的。他认为文化资本是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可以分为有形的文化资本的和无形的文化资本[2]。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在社会上被认为值得追求和值得拥有的”文化商品储备[12]。可以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一种合并的形式(in an incorporated)存在。具体可分为三类:具体的形式、客观的形式和体制的形式。李沛新(2006)认为,文化资本主要由三种类型构成,即固体的文化资本、产品的文化资本和流动的文化资本三种类型。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孔祥林(2009)将旅游文化资本划分为旅游文化能力、旅游文化产品和旅游文化制度三种形式[3]。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其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
由此可见,目前关于文化资本研究较多,对“文化资本”这个说法均予以承认。关于旅游文化资本方面的研究大都以布迪厄的理论为依据和基础,承认“文化资本”的存在并且肯定文化的资本性。但没形成对“文化资本”这个概念的统一定义和理解,在具体的分类、价值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区别。
本论文中的牛首山宗教文化已成为当地一种旅游文化资本,具有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双重价值。既以再造的物质形式存在着,也以具体的精神形式存在着,这一形式已被体制确认并赋予其社会价值和权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