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化CD函数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基于优化CD函数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无锡市为例[20200511190918]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农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旨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CD函数)、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无锡市的农用地集约度较高,平均在2.5左右。技术进步在前期起到很大的贡献,平均技术得到资本的投入增加1%,产出增加0.27%。但是技术进步逐渐趋于饱和,并且相关服务的无法同步跟进难以弥补劳动力流失给产量带来的损失。研究结论:优化的CD函数可以利用在土地集约度研究中。在技术投入基数大的前提下应该加强其他配套建设及政策扶持以维持集约度稳步增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农用地;集约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D函数);无锡市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农用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 2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
(一)数据来源 2
(二)研究方法 2
1.传统的CD函数 3
2.加入技术进步的CD函数 3
3. 农用地集约利用动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比 4
三、 无锡市农用地集约利用实证分析 4
(一)研究区概况 4
1.区位分析 4
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
3.农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分析 4
(二)基于优化CD函数的无锡市农用地影响因素分析 5
1.数值的选取 5
2.劳动生产率与固定资产装备率的计算 5
3.显著性分析 6
4.CD函数的确定 6
5.集约度系数的计算 6
(三)结果分析 7
1.资本投入对集约度影响分析 7
2.劳动力投入对集约度影响分析 8
3.技术进步对集约度影响分析 8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
(一)研究结论 9
(二)政策建议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基于优化CD函数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土地资源管理 储丹宁
引言
引言
土地利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严守1.2亿hm2耕地红线任务异常艰巨,单靠扩大规模来增加土地保障能力更是不现实的。研究经济较为发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区的农地集约利用程度,可以切实提高农用地产出能力以维持可持续发展。把发展方向逐步向集约化利用转化,才能实现农村、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都高度重视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有些学者利用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这三个层次,基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 框架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分析,多数都集中在指标的筛选与量化研究上,综合评价也是主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等难以量化的方法居多,而使用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的占少数,而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进行研究的也大多是使用这一模型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分析。[1-9]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原理,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优化,在传统的函数上加入技术进步系数,得到改进的函数。以无锡市为例验证该研究方法,加入技术进步系数的CD函数能够被运用于土地集约度研究中,并得出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农用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
对“农用地集约利用”这一概念的确定,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致能够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一)狭义:投入产出的最优比
狭义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是基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入与产出的最优比例而言的。不同的只是各个学者对投入的侧重点不同,大多是关注的生产资料的投入。并不是投入越少而产出越多的就是最佳集约度,这是由一定比例决定的。
农业生产土地集约利用这个概念最先是由李嘉图[10]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提出的,他们认为,农地集约利用是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并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国外Turner 、 Doolittle[11]跟Shriar[12]等学者强调:要想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以及利用效率进而实现农业增长集约发展,质量经营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国内外土地经济学领域众多学者的观点,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大致表示为:集约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技术和劳动投入量,表示土地与资本、技术和劳动的结合程度,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越多,集约度越高; 反之,则越低。要想提高集约度就要求我们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令农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达到最高。 [13-15]
(二)广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利用
农用地集约利用是一个相对并且动态的概念。集约利用是相对于粗放利用而言的,并且不存在绝对的评价标准,过去的农用地利用方式在当时可能被称为集约利用, 但现在可能被视为粗放的利用,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动态的,随着社会发展,农业人员综合技术知识在不断提高,国内外信息流通的速度也在加快,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处于持续丰富并动态变化中。这种变化是和人们对土地和自然认识的发展、人们利用土地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16-18]
土地质量被作为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基础,是因为它决定了土地的用途、利用方式与利用程度。农用地利用应有合理限度,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根据农用地的适应性和限制性特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最为合适的投入和利用程度,并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策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19]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科学内涵不是寻求最高的土地利用强度,而是寻求最优集约度或最佳集约度,使土地利用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其最终目标是在人类的正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干预下,实现农用地的可持续利用 。[20-22]
农用地集约利用还需靠区域农地资源科学配置、优化结构并辅之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利用在一定面积农地合理增加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来最大限度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农地利用上走内涵挖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资源-经济-社会-生态这综合效益有机统一。[23-25]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历年《无锡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各政府网站相关数据、走访政府农业相关办公室取得数据
(二)研究方法
1.传统的CD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下文简称CD函数)是由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ualH.Douglas)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时创造的生产函数,
它的地位在数理经济学与经济计量学中尤为重要,其一般形式为下式所示:
Y=AKαLβ (1)
其中,A为固定常数,表示既定技术水平。K是资本投入量,L是劳动投入量,Q为是产量。(0<α<1,0<β<1)
在(1)式中,α、β的不同组合决定了这一函数具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当α+β>1时,其报酬率递增,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扩大生产规模对增加收益是有正面作用的。
y=β0+β1x1+β2 x2 (7)
对此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求出回归系数即β0、β1、β2,同时可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还原(2)式之后就可以得到带有进步系数的CD模型。[26-28]
3. 农用地集约利用动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比
狭义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涵义是基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入与产出的最优比例而言的。本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原理,集约度系数的内涵即:单位面积的农用地上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公式为:
(二)基于优化CD函数的无锡市农用地影响因素分析
1.数值的选取
基于2004年-2013年这十年无锡市年鉴的数据,通过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办公室以及浏览政府部门相关网站,搜集到农用地投入、产出的数据,如表1所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