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初等教育发展现状及精准扶智策略研究以湖南攸县部分小学为例

教育扶贫是实现全面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面性的作用。“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本文以教育精准扶贫的视角,立足于湖南省攸县贫困山区网岭镇的教育扶贫实践,对湖南省攸县重点小学和贫困镇小学两所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贫困山区的初等教育各方面的不足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并对困境的成因进行剖析,进而在精准扶智政策下为贫困山区初等教育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湖南省攸县某个重点小学和贫困镇小学两所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贫困山区的初等教育与县级重点小学在各方面的差距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基于调查分析得出贫困山区初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教育投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当地居民的重视、生源情况五个方面。提出精准扶智政策下贫困山区初等教育精准扶智策略,主要包括:加大政府教育投资,多渠道筹资、“精准”配置的硬件设施、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体系 ,形成创新的城乡互动机制、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形成家校合力、出台因地制宜的政策,保证生源的质量。
目录
一、绪论 6
(一)研究背景 6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7
1.研究目标 7
2.研究意义 7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7
1.国外研究现状 7
2.国内研究现状 8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9
(五)创新之处 9
二、贫困山区初等教育发展现状调查 10
(一)政府教育投资不到位 10
(二)硬件设施不齐全 11
(三)师资力量不足 11
(四)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12
(五)教育管理系统紊乱 13
(六)生源来源广,质量两级分化 13
三、贫困山区初等教育发展问题成因剖析 15
(一)政府教育投资不足 15
(二)硬件设施配备不完整 15
(三)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6
(四)当地居民的重视不高 16
(五)生源的参差不齐 16
四、贫困山区初等教育精准扶智策略 18
(一)加大政府教育扶贫投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多渠道筹资 18
(二)“精准”配置的硬件设施 18
(三)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体系 ,形成创新的城乡互动机制 19
(四)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形成家校合力 20
(五)出台因地制宜的政策,提高生源的质量 20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3
一、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一直在我国政府工作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四十年各方面不懈的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但截止到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660万。“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在我国全面脱贫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初等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又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根本,因此贫困山区初等教育的发展是精准扶智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借对湖南省攸县某个重点小学和贫困山区镇小学两所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探寻目前贫困山区初等教育的真实情况,从而为“精准扶智”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提供建议。
(一)研究背景
习主席总书记指出:“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于教育。”因此,要想使贫困山区彻底摆脱贫困的状态,阻断 “代际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牢牢把握好 “精准”二字,从“资金投入”“硬件”和“师资”等各个方面入手,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使之成为推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精准扶智”是“精准扶贫”的核心,教育扶贫是彻底摆脱贫困、达到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面性和持续性的作用。贫困山区的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根据调查表明,高素质人口的匮乏、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技术技能是贫困山区大部分人员难脱贫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山区的人口素质;扶贫最关键是扶人,初等教育奠定个人教育的基础,因此初等教育扶贫是教育扶贫的先导。
本研究通过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为主,对比贫困山区的镇小学与县重点小学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政府教育投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管理、当地居民的重视、生源情况六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分析两个小学的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便于教育部门和学校了解情况,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落实“精准扶智”政策,提升贫困山区初等教育的质量。
研究目标和意义
1、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中,结合教育均等化的倡议,通过研究找出贫困山区的初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坚持“为农”的农村发展目标,从根源上缩小、改善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初等教育之间的差距,在积极响应精准扶贫政策的同时,提升贫困山区初等教育质量,更精准、更完善、更高效的完成脱贫目标。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选题通过对比“精准扶贫”政策下的贫困山区与县重点学校初等教育现状,分析贫困山区初等教育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促进关于贫困山区初等教育这一问题研究现状的整合和反思,推动了贫困山区初等教育发展路径的理论研究,促进精准扶智的强有力施行提供极具价值参考建议。
2)实践意义
“精准扶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不仅关系到整个贫困山区的发展大计,而且,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研究“精准扶智” 政策下的贫困山区初等教育发展这一问题,有利于把握攸县贫困山区初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为贫困山区初等教育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进而推动攸县初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提高贫困山区教育的质量,从而促进贫困山区的文化素质的提升,推动整个贫困山区的建设发展,提升贫困山区的初等教育教学水平,实现“精准扶智”战略。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2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