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附件)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产生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同时也使得婆媳矛盾问题不断突出,成为影响身心健康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阅读文献以及访谈从生活观念、家庭融入、孩子教养、丈夫(儿子)的作用等方面对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婆媳矛盾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最终以个案工作的方法实际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在协助农村留守妇女解决婆媳矛盾,稳固家庭关系的同时,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的方法,以期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婆媳矛盾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经验。
目 录
一、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研究目的 1
2.研究意义 1
(三)概念界定 1
1.农村留守妇女 2
2.婆媳矛盾 2
(四)理论依据 2
1.优势视角理论 2
2.认知行为理论 2
(五)国内研究现状 2
1.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产生原因研究 2
2.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的研究 3
二、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概况 5
(一)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产生原因 5
1.生活习惯和观念 5
2.家庭融入问题 5
3.孩子教养方式的不同 5
4.家庭中男性角色的缺失或者不作为 6
5.家庭中权力主体的争夺 6
(二)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的影响 6
1.导致家庭不和或破裂 6
2.影响孩子的成长 6
3.导致身心受创 7
4.影响家庭名誉 7
三、个案工作介入 8
(一)案例背景 8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8
1.资料收集 8
2.资料整理 8
3.问题及需求分析 9
(三)建立关系,订立契约 9
(四)具体介入过程 10
1.目标 10
2.计划 10
4.服务过程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5.评估 16
6.结案 16
四、总结反思 17
(一)研究总结 17
1.介入方式多样化 17
2.做好充分准备 17
3.服务中与服务对象关系的处理 17
(二)反思 17
1.专业反思 17
2.笔者个人能力反思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掀起了“打工热”的狂潮,越来越多的农村男性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渐突出。据调查显示在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就已经达到25278万人,其中男性农民工总量约是女性农民工的一倍,已经结婚的农民工占73.4%(梁振华、齐顾波,2013),这些已婚农民工的妻子被滞留在家中成为留守妇女。而到了2015年,农村“留守妇女”人数已达4700万。农村留守妇女是个相当庞大的群体。男性这一家庭润滑剂的缺失使得农村留守妇女的婆媳矛盾问题变得突出,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在调查的 30 位婆媳中,有一半及以上的婆媳认为彼此关系一般,有30%的婆媳表示彼此矛盾冲突较多,关系紧张。农村留守妇女的婆媳矛盾问题不容忽视,严重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关系以及下一代的成长。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已经涵盖情感、心理、自我发展、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但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婆媳矛盾研究甚少。因此本文拟通过访谈、观察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婆媳关系的现状、矛盾的成因、影响并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缓解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社会工作不断发展、领域不断扩大,但是其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及其婆媳矛盾的相关研究较少。此次研究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技能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有利于丰富相关研究,同时有利于弥补社会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关注的缺失。
(2)实践意义
社会工作的两大特点是实践性和反思性,研究农村留守妇女婆媳问题的个案介入,有利于增强研究者问题介入中个案工作的运用能力,增强社会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婆媳问题的关注,为之后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缓解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促进家庭和谐。
(三)概念界定
1.农村留守妇女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朱永明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的定义是:丈夫长期(通常是半年以上)离家进城务工、经商或是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这些外出谋生的农民群体的妻子就是留守妇女。李喜荣则认为留守妇女是指由于丈夫每年在外务工6个月以上且不在家中居住,而自己长期留守在家乡的 55 周岁及以下的农村妇女。
而本文中的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为维持生计丈夫长期外出务工,半年甚至一年及以上不回家,而自己长期留守在家难以外出的农村妇女(55周岁及以下的儿媳)。
2.婆媳矛盾
本文中所研究的婆媳矛盾是指农村家庭中因丈夫角色的缺失或者其本身所存在的纠纷所引发的精神或者肢体上的冲突。
(四)理论依据
1.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虽然在社会中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但是她们同样拥有尊严和价值并有获得尊重的权利。而优势视角在本研究中的应用让我们在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她们自身的优势与资源,相信她们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她们之后自主解决婆媳矛盾奠定基础。
2.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人的行为进行解读,直接影响个体是否采取行动;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即人们有时会不加思考地按照既有的模式行动;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
目 录
一、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研究目的 1
2.研究意义 1
(三)概念界定 1
1.农村留守妇女 2
2.婆媳矛盾 2
(四)理论依据 2
1.优势视角理论 2
2.认知行为理论 2
(五)国内研究现状 2
1.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产生原因研究 2
2.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的研究 3
二、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概况 5
(一)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产生原因 5
1.生活习惯和观念 5
2.家庭融入问题 5
3.孩子教养方式的不同 5
4.家庭中男性角色的缺失或者不作为 6
5.家庭中权力主体的争夺 6
(二)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的影响 6
1.导致家庭不和或破裂 6
2.影响孩子的成长 6
3.导致身心受创 7
4.影响家庭名誉 7
三、个案工作介入 8
(一)案例背景 8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8
1.资料收集 8
2.资料整理 8
3.问题及需求分析 9
(三)建立关系,订立契约 9
(四)具体介入过程 10
1.目标 10
2.计划 10
4.服务过程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5.评估 16
6.结案 16
四、总结反思 17
(一)研究总结 17
1.介入方式多样化 17
2.做好充分准备 17
3.服务中与服务对象关系的处理 17
(二)反思 17
1.专业反思 17
2.笔者个人能力反思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掀起了“打工热”的狂潮,越来越多的农村男性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渐突出。据调查显示在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就已经达到25278万人,其中男性农民工总量约是女性农民工的一倍,已经结婚的农民工占73.4%(梁振华、齐顾波,2013),这些已婚农民工的妻子被滞留在家中成为留守妇女。而到了2015年,农村“留守妇女”人数已达4700万。农村留守妇女是个相当庞大的群体。男性这一家庭润滑剂的缺失使得农村留守妇女的婆媳矛盾问题变得突出,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在调查的 30 位婆媳中,有一半及以上的婆媳认为彼此关系一般,有30%的婆媳表示彼此矛盾冲突较多,关系紧张。农村留守妇女的婆媳矛盾问题不容忽视,严重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关系以及下一代的成长。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已经涵盖情感、心理、自我发展、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但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婆媳矛盾研究甚少。因此本文拟通过访谈、观察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婆媳关系的现状、矛盾的成因、影响并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缓解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社会工作不断发展、领域不断扩大,但是其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及其婆媳矛盾的相关研究较少。此次研究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技能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有利于丰富相关研究,同时有利于弥补社会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关注的缺失。
(2)实践意义
社会工作的两大特点是实践性和反思性,研究农村留守妇女婆媳问题的个案介入,有利于增强研究者问题介入中个案工作的运用能力,增强社会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婆媳问题的关注,为之后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缓解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促进家庭和谐。
(三)概念界定
1.农村留守妇女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朱永明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的定义是:丈夫长期(通常是半年以上)离家进城务工、经商或是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这些外出谋生的农民群体的妻子就是留守妇女。李喜荣则认为留守妇女是指由于丈夫每年在外务工6个月以上且不在家中居住,而自己长期留守在家乡的 55 周岁及以下的农村妇女。
而本文中的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为维持生计丈夫长期外出务工,半年甚至一年及以上不回家,而自己长期留守在家难以外出的农村妇女(55周岁及以下的儿媳)。
2.婆媳矛盾
本文中所研究的婆媳矛盾是指农村家庭中因丈夫角色的缺失或者其本身所存在的纠纷所引发的精神或者肢体上的冲突。
(四)理论依据
1.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虽然在社会中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但是她们同样拥有尊严和价值并有获得尊重的权利。而优势视角在本研究中的应用让我们在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她们自身的优势与资源,相信她们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她们之后自主解决婆媳矛盾奠定基础。
2.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人的行为进行解读,直接影响个体是否采取行动;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即人们有时会不加思考地按照既有的模式行动;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