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均衡视域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以为例

摘 要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义务教育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重要时期。尽管义务教育获取了不小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小觑。教育公平问题一直都是各个国家的关注焦点。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差距的存在就会造成许多问题,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城乡之间存在的的教育差距会导致许多的负面影响,影响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一定要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推动教育公平实现。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讨论: 第一章,对义务教育等定义进行解释。 第二章,主要对山东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三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山东省义务教育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原因。 第四章,针对山东省的具体情况,从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方法 2
二、义务教育及教育资源相关理论 4
(一)义务教育 4
(二)教育资源 4
(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5
三、山东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6
(一)财力资源 6
(二)物力资源 7
(三)人力资源 8
四、山东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原因分析 11
(一)经济发展原因 11
(二)城乡二元结构 11
(三)政府责任问题 11
(四)重点学校的偏向 12
五、均衡配置山东省义务教育资源的对策 13
(一)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13
(二)加强城乡教师流动,统筹城乡教师待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3
(三)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14
(四)加强教育督导,建立教育审计和监察机制 14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13
(二)加强城乡教师流动,统筹城乡教师待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3
(三)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14
(四)加强教育督导,建立教育审计和监察机制 14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进步。义务教育是我国最基本的教育,是每一个人必须接受的教育。进入21世纪,我国的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步入一个全新阶段。义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依然不可轻视。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公共资源,在配置的过程中,显然有配置不均的现象,资源不均衡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从全国范围来看,各个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直接降低义务教育的质量。从城市和农村看,义务教育资源明显分配不均,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得不到保障,城乡二元差距也逐渐加大,农村的义务教育质量也是远远比不上城市的教育质量。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条件优于以前,对子女教育的关注程度也有加大,所以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关乎能否实现教育公平,越来越引起重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每个国家的发展情况都不一样,国际上很多国家也在努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国学者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得出相关的成果,以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人类社会教育公平。国外许多学者研究教育公平,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也为我国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教育学家胡森对教育公平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认为教育平等就是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提出教育公平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起点公平。其次,过程公平。最后实现结果公平,即每个受教育者最终取得成功学业的机会应该是公平的。
美国学者科尔曼,依据调查得出著名的《科尔曼报告》。他提出了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向人们提供达到某一水平的免费教育。第二,为所有的儿童,提供相同机会的教育系统。第三,为所有的儿童,免费提供最基础的的教育。第四,在同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美国的罗尔斯提出自由和差别两个原则。当这两个原则表现在教育方面时,指在对进行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时,要充分了解分配主体的差异性。了解差异之后,结合具体的情况,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才能实现社会公平。
国内研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主要是对我国整体的情况、各个省的具体情况、东西部或者是各个省之间的比较。总体上来说,近年来,教育资源配置比起以前来说更加公平和均衡,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距。
对我国整体状况的研究:段晓芳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根据师资力量、教育投入和物质条件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通过对成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推动我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蔡勤涛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全国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诉求,同时研究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将两者相结合,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价值诉求的实现程度。郭娟、何沙沙、陈丰从财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分析财政投入对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财政投入最直接影响是是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同时也会影响学校的教师资源,因为较好的待遇会吸引更多教师。
对各省具体情况的研究:邬凌云认为湖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校际发展不平衡、不同群体接受义务教育也存在着差异。分析探索产生差异的原因,认为政府责任的缺失是原因之一,因此应该保证政府责任的履行。通过比较分析法,借鉴分析国内外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政府应当如何去做。朱程红对江西省2002—2005年的有关教育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和理论分析,对江西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袁佩琦从公共政策的视角下出发,根据国内外义务教育发展的情况和实践,认为北京市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存在着很大差距,并因此会让农村学校更加没有吸引力,同时资源在不同学校会产生分化。
对山东省具体情况的研究,主要围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配置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强有力的措施和建议,值得借鉴和参考。高宁波通分析山东省2013年的21个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情况,发现办学条件存在差距,同时区域之间差距大,青岛、济南等城市明显优于其他城市,达到标准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