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g村为例
摘 要“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对于缓解城乡之间的差距,破除二元化现象,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提升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水平,做到农村养老全保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相当重要的。本文笔者以G村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深入研究新农保实施过程中的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宣传不到位、基层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低等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目录
一、 前言 4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4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5
(三)研究方法 5
二、 G村新农保实施现状分析 5
(一)G村新农保实施运行基本现状 5
(二)G村新农保实施的成效 6
三、 G村新农保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6
(一)G村新农保实施存在的问题 7
(二)G村新农保实施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8
四、 G村新农保实施的建议对策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致谢 13
一、前言
研究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国力逐步加强,在国际地位得到了上升,国内形势一片大好,改革开放更是将我国政治经济推向了又一高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实施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缓冲,缓和社会矛盾,保障人民生活。而今伴随着家庭结构的缩小,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下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寿命的延长,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加之城乡二元结构情况没有大的转变,城乡发展不平衡,那么对于经济发展整体相对落后的农村,其养老形势更加严峻,新农保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创造新的农保制度。”
2008年,根据当前形势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指示与要求,势必要在中国推行新农保政策。
2009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的正式文件,即要在全国320个乡镇区县之内启动新农保试点工程,并决定对农村适龄人口的参保任务要在2020年之前实施成功以实现农业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极创造新的农保制度。”
2008年,根据当前形势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指示与要求,势必要在中国推行新农保政策。
2009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的正式文件,即要在全国320个乡镇区县之内启动新农保试点工程,并决定对农村适龄人口的参保任务要在2020年之前实施成功以实现农业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2010年,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要求要在全国范围之内实施制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在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制度,是真正从法律的角度切实落实了新农保的地位。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比国外一些国家,我 国的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由于当时的国情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在战略上是农村包围城市,以牺牲农村发展来促进工业化发展。因此,我国目前在城乡发展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二元化形势严重。
伴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问题越发成为许多学者热议的话题。作为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必是作为养老问题的重点,并有数据显示我国非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统计为15.4%,与我国整个国家13.26%的平均数字超出了斤2.14个百分点,相比于城市老龄化的变化程度要高出不少。并且有关专家预测:这种城市与乡村对调的情况将一直延续,预计到2040年这种状况才会有所改善。因此,对于新农保的探究式十分有必要的。
对于国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来说,依据资金来源、运作模式以及原则特点等可将其分为三种主要的运行模式:私营保险型养老保险、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储蓄保险型养老保险。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是实行私营保险型养老保险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他们主要是以购买商业保险等社会化的方式为主要养老金获取方式,无论是农村人口还是城市人口都可以依据自身生活情况、经济状况选择养老保险档次,比较灵活自由,政府方面是要是为其提供适当的补贴。英国、挪威作为福水平相当高的国家,是实施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福利国家以全民共享为主要特点,社会保障力度大,从出生到死亡都有全方位保障,公平性很强,人人平等,对于养老的部分福利国家依旧是采用财政拨款来保证。智利、新加坡是采取强制储蓄保险型养老保险的典型性国家,国民每个人能都有属于自己的账户,每月国家强制将一部分的收入放进私人账户中,私人账户中的资金只有达到相应的年龄才能使用,可用于养老,政府的作用是对于资金运作的监督和保护。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充分利用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期刊论文数据库,政府官方发布的政策文件,国外专业刊物、著作等文献,深入了解和探究国内外关于农村养老的相关政策现状,为后续对于新农保实施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访谈法
通过对当地政府、统计局、劳动保障部门相关人员的走访,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基础数据,了解G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现状,作为探究本文的材料支撑。
二、G村新农保实施现状分析
(一)G村新农保实施运行基本现状
G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政府,种植蔬菜是G村主要的产业,是淄博市首屈一指的蔬菜基地之一,并且有相当规模的果园,每年的水果产量位居本市前位。
从全区整体来看,博山全区有农村254个行政村,截止今年11月底,全区参保居民11.75万人,参保率达98%。其中参保缴费人员有6.4万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待遇达5.35万人,城乡居民依靠社会保障初步实现了晚年生活有所依仗。养老金待遇水平由去年的可领取养老保险金85元提高到目前100元(每人每月)标准,其中省负担40元,市负担20元,区负担40元。
G村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位于全区乡村前列,经济发展在逐步加快,现有人口3967人,45-60岁之间必须参与缴费,其他年龄段自愿选择档次缴费,截止到2016年12月份,G村新农保参保人数一共是1480人,其中缴纳新农保费用的人数达到604人,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数为582人,新农保参保率为37%,收取到的参保金额达到40多万。
G村作为淄博市首批实施新农保的试点之一,在新农保实施过程中进展取得了一定得成就,但是对于新农保来说,其发展时间较短、实施时间不长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以来,特别是2016年,其有了显著改善的进展。以G村为例,新农保投保人数突破40人,达41人。实施中,主要是由村镇社保人员进村入户讲解,有时“追”到田间地头,但当地主流媒体宣传极少,新媒体比如微博、微信等,由于待投保人学历和年龄原因,操作不了,只能依靠贴在村委公告栏
一、 前言 4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4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5
(三)研究方法 5
二、 G村新农保实施现状分析 5
(一)G村新农保实施运行基本现状 5
(二)G村新农保实施的成效 6
三、 G村新农保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6
(一)G村新农保实施存在的问题 7
(二)G村新农保实施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8
四、 G村新农保实施的建议对策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致谢 13
一、前言
研究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国力逐步加强,在国际地位得到了上升,国内形势一片大好,改革开放更是将我国政治经济推向了又一高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实施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缓冲,缓和社会矛盾,保障人民生活。而今伴随着家庭结构的缩小,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下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寿命的延长,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加之城乡二元结构情况没有大的转变,城乡发展不平衡,那么对于经济发展整体相对落后的农村,其养老形势更加严峻,新农保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创造新的农保制度。”
2008年,根据当前形势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指示与要求,势必要在中国推行新农保政策。
2009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的正式文件,即要在全国320个乡镇区县之内启动新农保试点工程,并决定对农村适龄人口的参保任务要在2020年之前实施成功以实现农业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极创造新的农保制度。”
2008年,根据当前形势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指示与要求,势必要在中国推行新农保政策。
2009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的正式文件,即要在全国320个乡镇区县之内启动新农保试点工程,并决定对农村适龄人口的参保任务要在2020年之前实施成功以实现农业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2010年,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要求要在全国范围之内实施制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在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制度,是真正从法律的角度切实落实了新农保的地位。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比国外一些国家,我 国的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由于当时的国情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在战略上是农村包围城市,以牺牲农村发展来促进工业化发展。因此,我国目前在城乡发展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二元化形势严重。
伴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问题越发成为许多学者热议的话题。作为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必是作为养老问题的重点,并有数据显示我国非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统计为15.4%,与我国整个国家13.26%的平均数字超出了斤2.14个百分点,相比于城市老龄化的变化程度要高出不少。并且有关专家预测:这种城市与乡村对调的情况将一直延续,预计到2040年这种状况才会有所改善。因此,对于新农保的探究式十分有必要的。
对于国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来说,依据资金来源、运作模式以及原则特点等可将其分为三种主要的运行模式:私营保险型养老保险、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储蓄保险型养老保险。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是实行私营保险型养老保险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他们主要是以购买商业保险等社会化的方式为主要养老金获取方式,无论是农村人口还是城市人口都可以依据自身生活情况、经济状况选择养老保险档次,比较灵活自由,政府方面是要是为其提供适当的补贴。英国、挪威作为福水平相当高的国家,是实施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福利国家以全民共享为主要特点,社会保障力度大,从出生到死亡都有全方位保障,公平性很强,人人平等,对于养老的部分福利国家依旧是采用财政拨款来保证。智利、新加坡是采取强制储蓄保险型养老保险的典型性国家,国民每个人能都有属于自己的账户,每月国家强制将一部分的收入放进私人账户中,私人账户中的资金只有达到相应的年龄才能使用,可用于养老,政府的作用是对于资金运作的监督和保护。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充分利用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期刊论文数据库,政府官方发布的政策文件,国外专业刊物、著作等文献,深入了解和探究国内外关于农村养老的相关政策现状,为后续对于新农保实施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访谈法
通过对当地政府、统计局、劳动保障部门相关人员的走访,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基础数据,了解G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现状,作为探究本文的材料支撑。
二、G村新农保实施现状分析
(一)G村新农保实施运行基本现状
G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政府,种植蔬菜是G村主要的产业,是淄博市首屈一指的蔬菜基地之一,并且有相当规模的果园,每年的水果产量位居本市前位。
从全区整体来看,博山全区有农村254个行政村,截止今年11月底,全区参保居民11.75万人,参保率达98%。其中参保缴费人员有6.4万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待遇达5.35万人,城乡居民依靠社会保障初步实现了晚年生活有所依仗。养老金待遇水平由去年的可领取养老保险金85元提高到目前100元(每人每月)标准,其中省负担40元,市负担20元,区负担40元。
G村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位于全区乡村前列,经济发展在逐步加快,现有人口3967人,45-60岁之间必须参与缴费,其他年龄段自愿选择档次缴费,截止到2016年12月份,G村新农保参保人数一共是1480人,其中缴纳新农保费用的人数达到604人,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数为582人,新农保参保率为37%,收取到的参保金额达到40多万。
G村作为淄博市首批实施新农保的试点之一,在新农保实施过程中进展取得了一定得成就,但是对于新农保来说,其发展时间较短、实施时间不长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以来,特别是2016年,其有了显著改善的进展。以G村为例,新农保投保人数突破40人,达41人。实施中,主要是由村镇社保人员进村入户讲解,有时“追”到田间地头,但当地主流媒体宣传极少,新媒体比如微博、微信等,由于待投保人学历和年龄原因,操作不了,只能依靠贴在村委公告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