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评价研究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评价研究 [20200501124623]
摘要:研究目的:测算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并对潜力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云模型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地利用中,南京市溧水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散乱、浪费大,土地质量不断降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2)其农村居民点的理论整理潜力为2514.76公顷,潜力值最大的永阳镇,为1339.54公顷,最小的和凤镇;(3)建立基于云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对评价分值分级,第一级是永阳镇,评价分值最高,整理潜力最大,第二级包括白马、东屏、洪蓝、晶桥镇4个镇,分值次之,具有一定的整理潜力,第三级是石湫镇和和凤镇2个镇,评价分值最小。研究结论:云模型综合评价方法丰富了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具有可行性;由评价结果可知,造成各镇整理潜力差异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土地利用条件,应在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及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居民点的整理,以改善社会因素和土地利用条件为重点,实现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评价;南京市溧水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 言 2
一、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
(一)研究区概况 2
1. 自然地理概况 2
2. 社会经济概况 3
(二)数据来源 3
(三)研究方法 3
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 3
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方法 3
二、南京市溧水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5
(一)南京市溧水区土地利用现状 5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6
三、南京市溧水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6
1.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 6
2. 总分频率曲线判断法潜力分级 7
四、南京市溧水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 8
(一)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 8
1. 评价单元 8
2. 指标的选取及分级标准的建立 8
3. 数据的云化 9
4. 评价指标分值计算 10
5. 权重确定 11
6. 综合分值计算及等级划分 11
(二)评价结果分析 12
(三)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议 12
五、研究结论 13
(一)研究结论 13
(二)讨论与展望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评价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
引言
土地整理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土地整理潜力进行的测算和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对其研究可以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居民点呈现出新的特点,其整理潜力较大。因此,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研究,对于科学指导农村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主要包括潜力的测算和对潜力的综合评价。潜力的测算主要包括土地闲置率法、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也有一些学者根据农村居民点实际情况和整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以上潜力测算方法的其它的潜力测算思路[1-3]。宋伟、张凤荣、陈曦炜提出自然限制条件下的测算方法测算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4];林坚、李尧提出三分法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进行研究[5];麻战洪、文志军、张涛提出动态增减法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可进行测算,估算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减少面积的差值作为潜力[6];阎东浩提出模式法,按照农村居民点所处区位的差异来评价并测算其整理潜力[7];李衡、刘晓光、苏安玉提出提高建筑容积率的水平测算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潜力[8-9];Dou 等提出综合考虑城市扩展和复垦系数的定量数学模型测算了中国农村居民点在 2010-2020 年间增加耕地的潜力[10-1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是指通过选取多项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以此计算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分值,通过分值的高低来评价农村居民点的综合潜力。曲福田、刘咏莲、姜海通过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 4级,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点进行研究[13-14];朱玉碧、凌成树以重庆市为例, 构建了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废弃土地复垦、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15];曲晨晓通过基于 GIS 的研究方法,借助MAPINFO,MAPGIS与VBA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数据库,对河南省进行潜力测算并将河南省划分为 10 个潜力区[16]。孙建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测算方法对山东省利津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测算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17]。
本研究在结合南京市溧水区现状的基础上,测算出该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并选取影响土地整理潜力的评价指标,构建基于云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评价。为地方编制科学的土地整理规划、开展高效有序的土地实施项目提供参考,今后,也可以为南京市溧水区政府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1. 自然地理概况
溧水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秦淮河上游,介于北纬31°23'至31°48',东经118°51'至119°14'之间,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东邻溧阳市,南连高淳县,西与安徽当涂县毗邻,北与江宁区交界,东北和句容市接壤、县境南北最大长度45.7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7.9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在永阳镇,优越的区位条件造就了溧水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距南京禄口机场18公里,县域内有宁杭高速、宁高高速、联三高速、宁高公路、上孔公路、乌东公路、石袁公路等,交通十分便利。
溧水区属于宁镇扬丘陵地区,境内丘陵起伏,河川交错,总的地势是东部、中部稍高,西南、西北部较低;溧水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
2. 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土地总面积106726.2公顷,下辖7个镇,1个开发区,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403694人,其中农业人口295989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3.00亿元,同比增长20.0%;财政收入为8.8亿元,同口径增长18.0%;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48.3亿元,增长3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4元,增长12.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432.0元,增长21.4%。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引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溧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6年溧水统计年鉴》和溧水区政府网站。具体情况如下:南京市溧水区土地利用现状,主要源自于《溧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溧水区农村居民点概况,主要源自于溧水区政府网站;溧水区农村居民点的测算所涉及到的数据以及构建以云理论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型所涉及到的数据,主要来源自于《2006年溧水统计年鉴》。
(三)研究方法
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
潜力测算方法主要有人均或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城镇体系规划法,也有学者参照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对上述方法得到的不同的潜力测算值综合计算结果作为研究区最终的潜力值,本文采用的测算方法是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法。
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方法
(1) 云模型的基本概念
云概念介绍。假定,X是一个集合,X ={x}是论域,M是对X进行描述的语言,y对x的任意元素均存在稳定倾向,即 Ly(x)是x为y 的隶属度。若X中的元素是简单有序的,则x可以看作是基础变量;若X中的元素是复杂无序的,根据某个法则f可将X 映射到另外一个有序的论域X′上, X′中有且只有一个x′与x 对应,则X ′为基础变量,隶属度在X ′上的分布称为云[18-22]。
摘要:研究目的:测算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并对潜力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云模型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地利用中,南京市溧水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散乱、浪费大,土地质量不断降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2)其农村居民点的理论整理潜力为2514.76公顷,潜力值最大的永阳镇,为1339.54公顷,最小的和凤镇;(3)建立基于云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对评价分值分级,第一级是永阳镇,评价分值最高,整理潜力最大,第二级包括白马、东屏、洪蓝、晶桥镇4个镇,分值次之,具有一定的整理潜力,第三级是石湫镇和和凤镇2个镇,评价分值最小。研究结论:云模型综合评价方法丰富了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具有可行性;由评价结果可知,造成各镇整理潜力差异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土地利用条件,应在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及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居民点的整理,以改善社会因素和土地利用条件为重点,实现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评价;南京市溧水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 言 2
一、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
(一)研究区概况 2
1. 自然地理概况 2
2. 社会经济概况 3
(二)数据来源 3
(三)研究方法 3
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 3
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方法 3
二、南京市溧水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5
(一)南京市溧水区土地利用现状 5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6
三、南京市溧水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6
1.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 6
2. 总分频率曲线判断法潜力分级 7
四、南京市溧水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 8
(一)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 8
1. 评价单元 8
2. 指标的选取及分级标准的建立 8
3. 数据的云化 9
4. 评价指标分值计算 10
5. 权重确定 11
6. 综合分值计算及等级划分 11
(二)评价结果分析 12
(三)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议 12
五、研究结论 13
(一)研究结论 13
(二)讨论与展望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评价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
引言
土地整理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土地整理潜力进行的测算和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对其研究可以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居民点呈现出新的特点,其整理潜力较大。因此,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研究,对于科学指导农村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主要包括潜力的测算和对潜力的综合评价。潜力的测算主要包括土地闲置率法、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也有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是指通过选取多项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以此计算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分值,通过分值的高低来评价农村居民点的综合潜力。曲福田、刘咏莲、姜海通过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 4级,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点进行研究[13-14];朱玉碧、凌成树以重庆市为例, 构建了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废弃土地复垦、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15];曲晨晓通过基于 GIS 的研究方法,借助MAPINFO,MAPGIS与VBA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数据库,对河南省进行潜力测算并将河南省划分为 10 个潜力区[16]。孙建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测算方法对山东省利津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测算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17]。
本研究在结合南京市溧水区现状的基础上,测算出该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并选取影响土地整理潜力的评价指标,构建基于云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评价。为地方编制科学的土地整理规划、开展高效有序的土地实施项目提供参考,今后,也可以为南京市溧水区政府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1. 自然地理概况
溧水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秦淮河上游,介于北纬31°23'至31°48',东经118°51'至119°14'之间,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东邻溧阳市,南连高淳县,西与安徽当涂县毗邻,北与江宁区交界,东北和句容市接壤、县境南北最大长度45.7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7.9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在永阳镇,优越的区位条件造就了溧水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距南京禄口机场18公里,县域内有宁杭高速、宁高高速、联三高速、宁高公路、上孔公路、乌东公路、石袁公路等,交通十分便利。
溧水区属于宁镇扬丘陵地区,境内丘陵起伏,河川交错,总的地势是东部、中部稍高,西南、西北部较低;溧水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
2. 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土地总面积106726.2公顷,下辖7个镇,1个开发区,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403694人,其中农业人口295989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3.00亿元,同比增长20.0%;财政收入为8.8亿元,同口径增长18.0%;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48.3亿元,增长3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4元,增长12.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432.0元,增长21.4%。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引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溧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6年溧水统计年鉴》和溧水区政府网站。具体情况如下:南京市溧水区土地利用现状,主要源自于《溧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溧水区农村居民点概况,主要源自于溧水区政府网站;溧水区农村居民点的测算所涉及到的数据以及构建以云理论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型所涉及到的数据,主要来源自于《2006年溧水统计年鉴》。
(三)研究方法
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
潜力测算方法主要有人均或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城镇体系规划法,也有学者参照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对上述方法得到的不同的潜力测算值综合计算结果作为研究区最终的潜力值,本文采用的测算方法是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法。
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方法
(1) 云模型的基本概念
云概念介绍。假定,X是一个集合,X ={x}是论域,M是对X进行描述的语言,y对x的任意元素均存在稳定倾向,即 Ly(x)是x为y 的隶属度。若X中的元素是简单有序的,则x可以看作是基础变量;若X中的元素是复杂无序的,根据某个法则f可将X 映射到另外一个有序的论域X′上, X′中有且只有一个x′与x 对应,则X ′为基础变量,隶属度在X ′上的分布称为云[18-2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