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就医选择角度看高校医疗体制改革
从大学生就医选择角度看高校医疗体制改革[20200511190555]
摘要:[背景]当前,高校校医院定位不清,相关制度不清,对学校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难以完成。[研究过程]本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就医选择,从选择行为入手,用脚步投票,然后对比不同高校不同学生对不同类型校医院的选择,来探讨并分析影响选择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相关有效建议。[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医疗体制也应该同时不断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师生的医疗需求。[结论]在高校医疗体制改革中,应以政府为主导,以校医院功能分化改革为中心,转变高校在学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方面的职能,明确各自定位与责任,促进高校医疗体制改革。保障高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政府;选择;校医院;医疗体制;改革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 1
引言3
一、绪论4
(一)研究背景4
(二)研究意义 4
(三)研究问题 4
二、概念与文献梳理4
(一)相关概念界定4
1.校医院4
2.医疗体制 4
(二)文献梳理5
1.校医院工作现状 5
2.原因5
三、研究设计6
(一)研究方法6
1.文献研究法 6
2.实证研究方法6
3.定性分析法 7
4.分析总结法 7
(二)调查内容7
1.调查问卷7
2.调查结果 7
(三)样本选取及问卷收发情况 7
四、结果分析8
(一)被调查对象经济状况及就医选择 8
(二)不同就医选择的分析 8
(三)取消校医院转院权的就医选择 8
(四)在校医院就诊过程中曾遇到何种问题 9
五、对策9
(一)对策9
1、政府角度10
2、高校角度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从大学生就医选择角度看高校医疗体制改革
引言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当前,在高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化的趋势日益明朗的形势下和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进一步深人的情况下,为了适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新形势高校医疗机构的运行体制也不断发生改变。有的高校校医院自负盈亏逐步走向市场,有的主动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一些校医院交给社会医院进行托管,这些形式多样的尝试为高校校医院今后的改革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尚没有出台一套有针对性的高校校医院法律法规或者完整的规章管理制度,比如不同规模的高校需要相对应多大的校医院、科室的科学设立、医护人员的相应比例、医药的配备、软硬件设施的配备等等问题,政策的缺失形成真空地带,导致校医院在设立和管理上始终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并且由于校医院不同于公立医院,校医院的归属和管理混乱,导致校医院缺乏有效的监管。由于校医院由高校自己承办,医生和校医院都属于大部分学校的特殊成员,受传统的体制影响产生诸多弊端,并且其医疗水平与社会医院医生肯定有差距,诸多因素导致大学生普遍对高校校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水平以及药品质量存在诸多不满。
(二)研究意义
高校校医院的服务质量与大学生的就医选择,不仅体现着校园内的医患关系,同时也是当前医改的重要一方面,校医院的体制改革,解决大学校园内的医患问题,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为广大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促进高校医疗体制改革,促进学生健康,促进全民健康才能实现全民小康。
(三)研究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大学生就医选择和就医满意度的调查统计,通过调查反映出影响大学生就医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推导出根本的问题,考量当前高校校医院的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医疗体制改革意义重大,能够倒逼高校校医院的服务改善,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科学合理有效就医。
二、概念与文献梳理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校医院
高校校医院,大多是其所属学校在建校初期根据当时学校现状而设置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日新月异,而校医院却大多固守传统。我国由于政府包办高等教育,学习苏联采取了大家长式管理,管理方式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印记。随着高校办学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流行,许多高校相继建立了完整的后勤集团,校医院作为后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业性质特征突出,基本上还沿袭着原有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校医院的创收形式少,医疗人员积极性不高,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无论是投资建设、人员工资还是设备资金基本都是由学校内部经费承担。
2、医疗体制
医疗体制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定义。按照目前情况的理解,医疗体制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医疗保障制度。具体来说就像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体系。第二个方面是医疗服务提供体系。包括像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服务体系。第三个方面是医疗服务的相应监督监管体系。比如卫生部门的监管制度、医药部门的药品质量监督等等。
在过去,国家一直把大学生当干部培养,所以大学生的医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采取的也是公费医疗保障制度:政府承担80%,是直接划拨给学校财政的,剩下的20%,由学校和学生负担,学校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决定全额报销或部分报销。在这样的制度下,大学生去校医院看病,医生一般只是开些常用药,并且品种少、效果差,校医院向大学生收取5%-20%的医药费,药费低廉。虽然相对复杂的病症可以申请转院,但转院要经校医院医生同意,否则不予报销医药费。这种传统制度实施至今,并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接导致了高校“低标准,全包式”的医保弊端。
(二)文献梳理
1、校医院工作现状
(1)、高校校医院工作受质疑
由于校医院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师生对于医疗现状存在诸多不满,面对师生的诸多指责,高校校医院也是有苦难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就医病人不断增加,有限的医疗经费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校医院对学校负责,经费有限,不能超支太多,只好一切从简,能省就省。
(2)、高校校医院工作形式单一
大学生身体不舒服去就诊,高校校医院都是被动提供医疗服务,校医院医生也只是根据学生的现有病情给予治疗,顶多会登记一下。然而高校校医院不但承担着学生的疾病治疗,还承担着全校师生的健康保健、疾病预防,而恰恰后者才是高校校医院的主要职责。但是现行体制下的高校校医院的功能非常单一,仅仅局限在后期的疾病治疗。其健康保健、疾病预防的功能还没有建立起来,学生的健康信息档案还没有建立,这种工作形式的单一与其体制有直接关系,也与分配制度有直接关系。
(3)、高校校医院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现行体制下高校校医院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高校师生以青壮年居多,其生病的概率相对较小,真正的治疗也不是很多,而只有极少数高校的校医院对社会开放,大多数高校的医疗设备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实际上,在社会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高校校医院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2、原因
(1)、高校校医院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确
我国教育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对高校校医院的属性定位仍模糊不清。有人认为,校医院属于社会大医疗行业,应与社会接轨。也有人认为,校医院而向广大师生这一特殊群体,具有福利性的职能,其职责是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不能搞任何赢利性的经济活动。双方争执不休,改革的步伐缓慢,上述因素都阻碍了校医院的发展。
很多学生选择自己上网了解病症,查找需要什么药,然后直接自己去校外药店买需要的药品。一方面说明学校药品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校医院医生开出的药,效果不好不信任,导致他们自己久病成医,自我满足药品需求。
摘要:[背景]当前,高校校医院定位不清,相关制度不清,对学校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难以完成。[研究过程]本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就医选择,从选择行为入手,用脚步投票,然后对比不同高校不同学生对不同类型校医院的选择,来探讨并分析影响选择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相关有效建议。[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医疗体制也应该同时不断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师生的医疗需求。[结论]在高校医疗体制改革中,应以政府为主导,以校医院功能分化改革为中心,转变高校在学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方面的职能,明确各自定位与责任,促进高校医疗体制改革。保障高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政府;选择;校医院;医疗体制;改革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 1
引言3
一、绪论4
(一)研究背景4
(二)研究意义 4
(三)研究问题 4
二、概念与文献梳理4
(一)相关概念界定4
1.校医院4
2.医疗体制 4
(二)文献梳理5
1.校医院工作现状 5
2.原因5
三、研究设计6
(一)研究方法6
1.文献研究法 6
2.实证研究方法6
3.定性分析法 7
4.分析总结法 7
(二)调查内容7
1.调查问卷7
2.调查结果 7
(三)样本选取及问卷收发情况 7
四、结果分析8
(一)被调查对象经济状况及就医选择 8
(二)不同就医选择的分析 8
(三)取消校医院转院权的就医选择 8
(四)在校医院就诊过程中曾遇到何种问题 9
五、对策9
(一)对策9
1、政府角度10
2、高校角度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从大学生就医选择角度看高校医疗体制改革
引言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当前,在高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化的趋势日益明朗的形势下和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进一步深人的情况下,为了适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新形势高校医疗机构的运行体制也不断发生改变。有的高校校医院自负盈亏逐步走向市场,有的主动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一些校医院交给社会医院进行托管,这些形式多样的尝试为高校校医院今后的改革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尚没有出台一套有针对性的高校校医院法律法规或者完整的规章管理制度,比如不同规模的高校需要相对应多大的校医院、科室的科学设立、医护人员的相应比例、医药的配备、软硬件设施的配备等等问题,政策的缺失形成真空地带,导致校医院在设立和管理上始终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并且由于校医院不同于公立医院,校医院的归属和管理混乱,导致校医院缺乏有效的监管。由于校医院由高校自己承办,医生和校医院都属于大部分学校的特殊成员,受传统的体制影响产生诸多弊端,并且其医疗水平与社会医院医生肯定有差距,诸多因素导致大学生普遍对高校校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水平以及药品质量存在诸多不满。
(二)研究意义
高校校医院的服务质量与大学生的就医选择,不仅体现着校园内的医患关系,同时也是当前医改的重要一方面,校医院的体制改革,解决大学校园内的医患问题,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为广大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促进高校医疗体制改革,促进学生健康,促进全民健康才能实现全民小康。
(三)研究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大学生就医选择和就医满意度的调查统计,通过调查反映出影响大学生就医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推导出根本的问题,考量当前高校校医院的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医疗体制改革意义重大,能够倒逼高校校医院的服务改善,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科学合理有效就医。
二、概念与文献梳理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校医院
高校校医院,大多是其所属学校在建校初期根据当时学校现状而设置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日新月异,而校医院却大多固守传统。我国由于政府包办高等教育,学习苏联采取了大家长式管理,管理方式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印记。随着高校办学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流行,许多高校相继建立了完整的后勤集团,校医院作为后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业性质特征突出,基本上还沿袭着原有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校医院的创收形式少,医疗人员积极性不高,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无论是投资建设、人员工资还是设备资金基本都是由学校内部经费承担。
2、医疗体制
医疗体制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定义。按照目前情况的理解,医疗体制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医疗保障制度。具体来说就像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体系。第二个方面是医疗服务提供体系。包括像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服务体系。第三个方面是医疗服务的相应监督监管体系。比如卫生部门的监管制度、医药部门的药品质量监督等等。
在过去,国家一直把大学生当干部培养,所以大学生的医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采取的也是公费医疗保障制度:政府承担80%,是直接划拨给学校财政的,剩下的20%,由学校和学生负担,学校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决定全额报销或部分报销。在这样的制度下,大学生去校医院看病,医生一般只是开些常用药,并且品种少、效果差,校医院向大学生收取5%-20%的医药费,药费低廉。虽然相对复杂的病症可以申请转院,但转院要经校医院医生同意,否则不予报销医药费。这种传统制度实施至今,并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接导致了高校“低标准,全包式”的医保弊端。
(二)文献梳理
1、校医院工作现状
(1)、高校校医院工作受质疑
由于校医院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师生对于医疗现状存在诸多不满,面对师生的诸多指责,高校校医院也是有苦难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就医病人不断增加,有限的医疗经费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校医院对学校负责,经费有限,不能超支太多,只好一切从简,能省就省。
(2)、高校校医院工作形式单一
大学生身体不舒服去就诊,高校校医院都是被动提供医疗服务,校医院医生也只是根据学生的现有病情给予治疗,顶多会登记一下。然而高校校医院不但承担着学生的疾病治疗,还承担着全校师生的健康保健、疾病预防,而恰恰后者才是高校校医院的主要职责。但是现行体制下的高校校医院的功能非常单一,仅仅局限在后期的疾病治疗。其健康保健、疾病预防的功能还没有建立起来,学生的健康信息档案还没有建立,这种工作形式的单一与其体制有直接关系,也与分配制度有直接关系。
(3)、高校校医院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现行体制下高校校医院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高校师生以青壮年居多,其生病的概率相对较小,真正的治疗也不是很多,而只有极少数高校的校医院对社会开放,大多数高校的医疗设备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实际上,在社会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高校校医院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2、原因
(1)、高校校医院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确
我国教育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对高校校医院的属性定位仍模糊不清。有人认为,校医院属于社会大医疗行业,应与社会接轨。也有人认为,校医院而向广大师生这一特殊群体,具有福利性的职能,其职责是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不能搞任何赢利性的经济活动。双方争执不休,改革的步伐缓慢,上述因素都阻碍了校医院的发展。
很多学生选择自己上网了解病症,查找需要什么药,然后直接自己去校外药店买需要的药品。一方面说明学校药品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校医院医生开出的药,效果不好不信任,导致他们自己久病成医,自我满足药品需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