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提升的途径

论理工科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提升的途径[20200101174003]
当代的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文章概括了理工科学生文字表达中存在一些问题:语法方面的缺漏、词汇贫乏、错别字较多、重复搭配、结构不完整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理科生对文科类知识兴趣不高,在大学阶段将更多的课余时间花费在英语考级和网络上。为改善理工科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理工科院校和学生应加强对文字表达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多读文学作品,学校增设文科类通识课,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健全校园社团活动体系等,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文字表达,提升途径,写作,实践
目 录
1 引言 1
2 理工科大学生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2.1 语法不规范 1
2.2 结构不合理 1
2.3 词汇运用不精确 2
3 导致理工科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欠佳的因素 3
3.1 高中过早的文理分科 3
3.2 理工科学生对表达能力的提升缺乏兴趣 4
3.3 重视外语轻视本民族语言的学习 4
3.4 理工科学生的写作训练实践不足 4
3.5 网络读写的影响 5
4 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途径 6
4.1 加强对文字表达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6
4.2 增设文科类的通识课,改善传统教学模式 7
4.3 增加文学作品的阅读量 8
4.4 建立完善的社团活动体系,拓宽学生文字表达的实践渠道 9
4.5 教师利用网络开展第二课堂 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文字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是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和开展工作的基础。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与文科大学生不同,在校期间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计算机,工程等学术研究上,学生在文字表达能力这方面表现较滞后。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存在一些语言语法方面的缺漏,不能精密准确的表达思想,带来沟通上的不便。文字表达能力差也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不管是在校期间撰写实验报告还是毕业之后撰写科研论文,都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不仅如此,理工科学生在平时与人沟通交流中,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提升个人的形象。在与人交际中谈吐得当,语言组织精密,能够显现良好的个人修养,从而提升个人的形象。
2 理工科大学生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在文字表达方面的不足主要有:经常出现错别字,结构不完整、词义不明、语境模糊、语病较多甚至前后矛盾,存在歧义等现象。
2.1 语法不规范
很多大学生在与人沟通和写作的过程中,不注重语法的规范性,一个句子中出现多处语法错误,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语言文字也会出现重复累赘的现象,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专业的语法课程训练,在平时的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和学术报告中,容易出现病句和语句矛盾的现象。学生在表达时思维混乱,导致语句不通,不符合文字表达的语法规范。
理工科院校学生语言表达不规范还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部分学生在文字语言表达时带有浓重的地方方言,习惯性的将方言运用到文字表达中,出现了语言表达不准确、不标准的现象。方言没有严格的语法要求,为方便交流,有时会省略某些语法成分,是带有随意性的特征。学生在与人交流中难免会采用家乡方言的语言规律,自己习以为常而难以发现,出现语法的错误,给人造成误解。
2.2 结构不合理
结构不完整,中心不突出也是理工科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写的文章中,语句结构混乱,有时会出现语句或词语前后颠倒现象,语句看起来比较的混乱。理工科学生写的文章中,出现层次不分明,脉络不清晰,使文章的思想内容不能自然流畅的表现出来,文章也没有整体性的联系,显得没有条理.例如有些段落划分的过于零碎,段落也纠缠不清。原本可以使用一个段落将意思表达出来,却使用多个段落,使人觉得文章比较混乱,没有层次感。
中心不突出的文章容易跑题,没有围绕主题思想布局,分不清主次内容,思想内容分散。很多理工科学生在写文章时没有重点描述一件事情或刻画一个任务等,而是写了很多事情,想到哪写到哪,没有侧重点去刻画某一事物或思想。理工科学生通过论文或课题报告来展现研究成果,若出现中心不突出,结构混乱,不仅影响论文和报告的质量,也会让研究成果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和认可。
2.3 词汇运用不精确
理工科学生在文字表达中不够生动,主要因为掌握的词汇量少,对词汇缺乏准确的了解,在使用中不能够得心应手。在文字表达中出现词语重复使用、错别字多,对一些词汇的意思把握不到位,常常对词语的意义扭曲,在语境中使用不当造成歧义。
2.3.1 词汇量贫乏
许多理工科学生在与人交流或是在写作时候,由于掌握的词汇量较少,不能够准确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时候一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来,可能就需要二三句话才能够表达出来。有些理工科学生似乎滔滔不绝的讲说或是洋洋洒洒的书写,但其使用的文字也比较的枯燥乏味,绕来绕去就是那几个词啰里啰嗦。甚至有些学生在交际和写作中,因想不到准确的词语,而使用其他字词代替或重复搭配,甚至出现胡乱表达的现象。掌握的词汇量少,在写作和交际中也不能够流利顺畅的表达思想内容。
2.3.2 词不达意
有的学生在交流中不能够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甚至出现用词不当现象,使人费解。 在表达中出现语境模糊,使人感到该表达的意思并没有完整有效的表达出来,抓不住句子的主旨所在,容易拖泥带水、东拉西扯、语句联系不够紧凑。
理工科学生在写课题报告或学术研究时,要求文字运用清晰准确的表达主意意思,不能出现模糊不清的语句,避免纰漏。若是出现文字表达不精确或不清晰顺畅,将影响报告研究的质量。
词不达意容易使语言表达不够,不能够恰当地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同时学生在表达意愿或思想上,使人感到没有说明说透,语言表达不到位,该表达的没有完全表达清楚,让人感到不清不楚。
3 导致理工科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欠佳的因素
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欠缺和不足,是与多种因素相关的。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都为应对考试,注重考试的技巧,局限于考试内容,不利于知识面的扩展。
3.1 高中过早的文理分科
3.1.1 高中阶段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理科生在高中期间会过早的文理分科,在江苏省高中一般分科后理科课程考试分数占据高考总分较重比例,语文分数在高考中总分中比重下降。理科学生需更加专注数理化课程的学习,争取高分而努力,将平时的时间和经历放在理科类知识上,因而忽视了文科类知识的学习。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阶段,奠定一个人的文字表达基础。理工科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学习和接受知识重点不同,理科类课程和课时数增加,学生在语文课程上的学习时间也相应的减少了。语文课时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提升文字表达能力的速度,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出现一定的差距。
3.1.2 大学阶段
大学阶段的学习模式与高中不同,在理工科院校中,文科类课程作为辅修的课程,课程的种类和数量随之减少。同时学生选择这些课程仅仅是为了完成学分,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来考虑的,多数学生会选择比较的简单或易获学分的课程,不能够将其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认真学习。理工科学生在选择这些课程的目的并不是为提升文字表达能力,也根据课程的老师是否严厉,是否爱提问问题等。这些文科类课程的考核要求也相对较为简单,理工科学生在选课的动机并不是出于提高个人能力和修养为目的,而是为了凑学分,考试简单容易通过。对于学校而言,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弥补高中阶段相关语文类课程的缺失,但是课程并不受广大学生欢迎,实际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1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