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现状与策略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现状 1
2.1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果 1
2.2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
2.2.1 档案信息资源结构有待完善 2
2.2.2 档案服务质量有待优化 3
2.2.3 档案基础设施跟不上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需要 4
2.2.4 档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4
3 影响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原因 4
3.1 传统观念的束缚 5
3.2 档案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5
3.3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6
4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6
4.1 增强领导干部的档案责任意识 6
4.2 将档案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7
4.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 8
4.4 建立档案门户网站 9
4.5 提升乡镇档案人员服务意识 9
4.6 注重乡镇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从档案学的角度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内涵,是一个综合有序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者通过对档案原始资料的收集、分类、审核、鉴别、整理保存、有效利用等若干环节,把档案信息最大限度的揭示出来并传递给需要的人。从而完成社会对档案需求的过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是乡镇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乡镇档案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档案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档案价值深刻影响着档案的形成和档案管理过程,也决定档案的存在或消除。因此,乡镇档案的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用价值能否被深度挖掘开来,直接的影响乡镇档案事业的发展。如果我们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满足乡镇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目的,从而取得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就能体现出档案的内在价值。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宗旨的最终目的也是档案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力促进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满足乡镇各项事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是广大乡镇档案工作者普遍关心与思考的问题。
2 我国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现状
2.1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的加快使得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部分乡镇切实做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给当地群众与企业带来的便利,有些富有远见的乡镇领导们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的建设。例如,山东省东平县的乡镇档案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管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突出以人为本、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为目标,服务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了农村档案工作的新突破,切实做好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工作。2010年东平县被评为山东省首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也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广东省徐闻县以维护农村权益的立足点出发,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徐闻县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徐闻县各个乡镇的民生档案。在指导各个乡镇与行政村继续做好文书、科技、会计、实物、声像等各门类档案管理的同时,又指导了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土地流转、低保档案、山林承包延包、林权档案、土地管理等各种载体和门类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管理,真正做到了让档案成为了农民各项权益的保护神。邢台市清河县在建立乡镇村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同时,指导各乡镇档案管理站和涉农部门增强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从本乡、本村的实际出发,努力加强档案信息利用,使档案工作在为“三农”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清河县畜牧站指导王庄奶牛养殖园为每头奶牛建立档案,采取科学的饲养办法,大大提高了产奶量。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以来,清河县各乡镇档案管理站与乡镇涉农部门,共向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57000多卷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80多万元。其中油坊镇利用乡综合档案室的档案资料,发展6万亩丰产林,共节约投资90余万元。尽管某些乡镇企业已起了先锋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整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与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差异造成的。
2.2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21档案信息资源结构有待完善
档案信息资源是各个档案部门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石,要是没有档案信息资源,档案的各项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乡镇档案信息资源结构不够合理,以融水镇为例,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第一,档案载体单一化,基本都是纸质档案,其他类型的档案很少。无论是在县一级还是在乡一级,各档案室的室藏档案载体都是如此。融水镇的档案工作大多重视纸质档案,而忽视基建、会计、声像、实物等档案的规范管理,虽然部分档案室确实还收集有如光盘、磁带等少量其他载体类型的档案,但是其主要类型的档案还是纸质档案,档案载体不够多元化。档案的数字化也只局限于生成档案电子目录,规模运用数字档案馆的乡镇基本没有。
第二,文书档案较多,专业档案偏少。在档案信息资源内容方面,无论是镇档案馆或是乡档案室,都是一些反映党务与行政方面、反映政府管理活动的档案。这类档案与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内容比较单一,政治性也很强,并不能满足老百姓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很多乡镇对可以不建档或不保留的红头文件非常重视,却将本单位职能工作中形成的专业档案弃如敝履。
201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指出“凡列入本目录的专业档案,是满足各项事业和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必须建立的档案种类,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专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项目” [1] 它把专业档案分为人事类、民生类、政务类、经济类、文化类五大类目。此举旨在推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不仅能满足现阶段人民日益多元化的档案查找利用需求,还能优化现有馆(室)藏档案资源结构。在这之前这些专业档案大多数未列入综合档案馆的收集范围,而2011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其中第三条规定,“本行政区内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形成的档案、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列入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 [2] 这项规定能有力地消除以往档案馆在向有关部门收集专业档案中所遇到的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为其履行自身工作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
2.22乡镇档案服务质量有待优化
这是乡镇档案事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严重限制了其社会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当前,大多数乡镇档案人员对乡镇档案管理的定位是重保管,轻利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下功夫不深或者根本不愿下大气力去开发档案资源。乡镇档案管理不仅应当是对全乡镇档案工作实行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而且还应当是乡镇的综合信息利用中心,同时还应是彰显档案服务机关、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而目前许多乡镇放弃了对档案信息的开发,也就是放弃了档案与档案工作的正面宣传机会,间接地导致了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地位的下降。以融水镇为例,当前乡镇档案服务工作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 服务方式没有跟上时代。全镇仍然在采用着手工检索这种相对过时的方式查阅档案。这不仅费时费力,档案的查全率与查准率也不高;第二,服务的内容比较单一。乡镇档案部门多仅仅局限于提供个人信息的档案服务,而对贴近民生、近期热点问题研究的档案信息却是很少;第三,服务不够主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乡镇档案机构大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档案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上,而没有想到要利用这些档案信息为人民服务,接待方式以档案室内接待为主,坐等着用户上门,严重缺乏服务为民的精神理念。
1 引言 1
2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现状 1
2.1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果 1
2.2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
2.2.1 档案信息资源结构有待完善 2
2.2.2 档案服务质量有待优化 3
2.2.3 档案基础设施跟不上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需要 4
2.2.4 档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4
3 影响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原因 4
3.1 传统观念的束缚 5
3.2 档案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5
3.3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6
4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6
4.1 增强领导干部的档案责任意识 6
4.2 将档案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7
4.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 8
4.4 建立档案门户网站 9
4.5 提升乡镇档案人员服务意识 9
4.6 注重乡镇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从档案学的角度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内涵,是一个综合有序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者通过对档案原始资料的收集、分类、审核、鉴别、整理保存、有效利用等若干环节,把档案信息最大限度的揭示出来并传递给需要的人。从而完成社会对档案需求的过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是乡镇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乡镇档案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档案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档案价值深刻影响着档案的形成和档案管理过程,也决定档案的存在或消除。因此,乡镇档案的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用价值能否被深度挖掘开来,直接的影响乡镇档案事业的发展。如果我们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满足乡镇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目的,从而取得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就能体现出档案的内在价值。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宗旨的最终目的也是档案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力促进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满足乡镇各项事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是广大乡镇档案工作者普遍关心与思考的问题。
2 我国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现状
2.1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的加快使得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部分乡镇切实做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给当地群众与企业带来的便利,有些富有远见的乡镇领导们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的建设。例如,山东省东平县的乡镇档案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管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突出以人为本、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为目标,服务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了农村档案工作的新突破,切实做好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工作。2010年东平县被评为山东省首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也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广东省徐闻县以维护农村权益的立足点出发,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徐闻县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徐闻县各个乡镇的民生档案。在指导各个乡镇与行政村继续做好文书、科技、会计、实物、声像等各门类档案管理的同时,又指导了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土地流转、低保档案、山林承包延包、林权档案、土地管理等各种载体和门类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管理,真正做到了让档案成为了农民各项权益的保护神。邢台市清河县在建立乡镇村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同时,指导各乡镇档案管理站和涉农部门增强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从本乡、本村的实际出发,努力加强档案信息利用,使档案工作在为“三农”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清河县畜牧站指导王庄奶牛养殖园为每头奶牛建立档案,采取科学的饲养办法,大大提高了产奶量。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以来,清河县各乡镇档案管理站与乡镇涉农部门,共向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57000多卷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80多万元。其中油坊镇利用乡综合档案室的档案资料,发展6万亩丰产林,共节约投资90余万元。尽管某些乡镇企业已起了先锋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整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与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差异造成的。
2.2 乡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21档案信息资源结构有待完善
档案信息资源是各个档案部门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石,要是没有档案信息资源,档案的各项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乡镇档案信息资源结构不够合理,以融水镇为例,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第一,档案载体单一化,基本都是纸质档案,其他类型的档案很少。无论是在县一级还是在乡一级,各档案室的室藏档案载体都是如此。融水镇的档案工作大多重视纸质档案,而忽视基建、会计、声像、实物等档案的规范管理,虽然部分档案室确实还收集有如光盘、磁带等少量其他载体类型的档案,但是其主要类型的档案还是纸质档案,档案载体不够多元化。档案的数字化也只局限于生成档案电子目录,规模运用数字档案馆的乡镇基本没有。
第二,文书档案较多,专业档案偏少。在档案信息资源内容方面,无论是镇档案馆或是乡档案室,都是一些反映党务与行政方面、反映政府管理活动的档案。这类档案与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内容比较单一,政治性也很强,并不能满足老百姓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很多乡镇对可以不建档或不保留的红头文件非常重视,却将本单位职能工作中形成的专业档案弃如敝履。
201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指出“凡列入本目录的专业档案,是满足各项事业和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必须建立的档案种类,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专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项目” [1] 它把专业档案分为人事类、民生类、政务类、经济类、文化类五大类目。此举旨在推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不仅能满足现阶段人民日益多元化的档案查找利用需求,还能优化现有馆(室)藏档案资源结构。在这之前这些专业档案大多数未列入综合档案馆的收集范围,而2011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其中第三条规定,“本行政区内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形成的档案、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列入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 [2] 这项规定能有力地消除以往档案馆在向有关部门收集专业档案中所遇到的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为其履行自身工作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
2.22乡镇档案服务质量有待优化
这是乡镇档案事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严重限制了其社会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当前,大多数乡镇档案人员对乡镇档案管理的定位是重保管,轻利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下功夫不深或者根本不愿下大气力去开发档案资源。乡镇档案管理不仅应当是对全乡镇档案工作实行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而且还应当是乡镇的综合信息利用中心,同时还应是彰显档案服务机关、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而目前许多乡镇放弃了对档案信息的开发,也就是放弃了档案与档案工作的正面宣传机会,间接地导致了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地位的下降。以融水镇为例,当前乡镇档案服务工作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 服务方式没有跟上时代。全镇仍然在采用着手工检索这种相对过时的方式查阅档案。这不仅费时费力,档案的查全率与查准率也不高;第二,服务的内容比较单一。乡镇档案部门多仅仅局限于提供个人信息的档案服务,而对贴近民生、近期热点问题研究的档案信息却是很少;第三,服务不够主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乡镇档案机构大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档案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上,而没有想到要利用这些档案信息为人民服务,接待方式以档案室内接待为主,坐等着用户上门,严重缺乏服务为民的精神理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