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为例(附件)【字数:13866】
在应对危机事件时,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发布危机信息、了解民情民意、破除不实传闻、引导舆论走向的重要工具。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政务微博,妥善处理危机事件,提升政府公信力,塑造良好政府形象,成为政府危机管理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本文以“东方之星”沉船期间政务微博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发现政务微博在此次危机管理中的应用虽然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发布信息及时、破除不实传闻、突出正面人物、实现跨部门联动、宣传相关知识等,但是也存在着交流互动不足、后续报道不力、影响力有限、地区关注度不均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增强微博意识、提高影响力、加强危机后续报道、推动政务微博协调发展等优化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的建议。关键词政务微博;危机事件;危机管理
Keywords: Government Microblogging; Crisis; Crisis Management目录
0引言 1
1 相关概念和理论 2
1.1 政务微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
1.2 危机事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5
1.3 政务微博在政府处理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8
2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政务微博应用分析 9
2.1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概况 9
2.2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政务微博应用的可取之处 11
2.3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政务微博应用存在的问题 14
3 关于优化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的对策 17
3.1 增强政务微博意识,提高微博应用能力 17
3.2 提高危机管理中政务微博的影响力 18
3.3 加强政务微博关于危机后续信息的发布 20
3.4 推动政务微博体系协调发展,实现结构均衡 21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为例
0引言
随着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逐渐增多,我国社会进入了危机事件频发的阶段,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雪灾、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1年的“723”温州动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追尾事故、2012年的四川什邡事件、2013年的“420”雅安地震、2014年的昆明火车站恶性砍人袭击事件和上海外滩踩踏事故、2015年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和天津爆炸事件,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政府如何及时的与公众交流信息,公布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解答公众疑虑,解决危机事件给公众带来的恐慌以及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政府危机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与此同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成长并改变了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模式,它逐渐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和途径。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数量达到2.49亿,网民使用率为38.4%,微博俨然已经成为我国舆论交流的第一大场所。谢尔以色列就曾宣称:“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有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1]。”因此利用微博这一新型工具来发布信息、采集舆情、澄清谣言,进行政民互动,成为政府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危机管理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政务微博发展迅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开通政务微博,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不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网络,政务微博越来越向基层延伸。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为公共危机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各种突发性危机事件中,政务微博的正确使用对于危机的有效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需要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信息交流与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危机处理和应变能力,塑造良好、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
微博的迅速发展和及其对公民参与的重大影响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为例,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应对中的应用,从中总结出问题和经验,以期对更好地发挥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有所帮助。
1 相关概念和理论
1.1 政务微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1.1.1 概念界定
(1)电子政务
自从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产生以来,对于电子政务的定义就有许多,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着。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密集性和战略性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加政府透明度、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改善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建立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良好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而世界银行认为电子政务最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赋予政府部门独特的能力,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和便利的公共服务,增强政府管理和运作效能,减少腐败和政府运行成本,并因此转变其与其他政府部门、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
从这些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的定义中可以知道,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电子政务依靠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从事政务活动并提供综合服务;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府相关的各类行政管理活动,不仅包括各政府机关的内部事务,还包括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活动;第三,电子政务是一种先进的、革命性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和政务管理系统。
因此,可以说,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超越时间、空间以及部门的制约,实现政府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处理各类行政管理事务,构建公平、高效、廉洁的政府运作模式,向全社会提供优质、规范、全方位的服务。
(2)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英文写为micro blog,是一个基于Web2.0的通过用户关系进行信息获取、分享、交流的平台,使用者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创建个人用户,以140字左右的文字编辑并发表信息,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
微博是由美国的twitter发展而来,2007年5月,中国大陆出现了第一个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平台——饭否。2009年8月28日,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推出了内测版新浪微博,成为了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从此以后,微博正式进入了网民大众的视线并在中国迅速的发展起来。2010年,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微博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都相继开通了微博服务,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微博这种新型媒体在信息传播等方面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Keywords: Government Microblogging; Crisis; Crisis Management目录
0引言 1
1 相关概念和理论 2
1.1 政务微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
1.2 危机事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5
1.3 政务微博在政府处理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8
2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政务微博应用分析 9
2.1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概况 9
2.2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政务微博应用的可取之处 11
2.3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政务微博应用存在的问题 14
3 关于优化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的对策 17
3.1 增强政务微博意识,提高微博应用能力 17
3.2 提高危机管理中政务微博的影响力 18
3.3 加强政务微博关于危机后续信息的发布 20
3.4 推动政务微博体系协调发展,实现结构均衡 21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为例
0引言
随着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逐渐增多,我国社会进入了危机事件频发的阶段,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雪灾、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1年的“723”温州动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追尾事故、2012年的四川什邡事件、2013年的“420”雅安地震、2014年的昆明火车站恶性砍人袭击事件和上海外滩踩踏事故、2015年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和天津爆炸事件,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政府如何及时的与公众交流信息,公布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解答公众疑虑,解决危机事件给公众带来的恐慌以及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政府危机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与此同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成长并改变了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模式,它逐渐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和途径。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数量达到2.49亿,网民使用率为38.4%,微博俨然已经成为我国舆论交流的第一大场所。谢尔以色列就曾宣称:“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有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1]。”因此利用微博这一新型工具来发布信息、采集舆情、澄清谣言,进行政民互动,成为政府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危机管理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政务微博发展迅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开通政务微博,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不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网络,政务微博越来越向基层延伸。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为公共危机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各种突发性危机事件中,政务微博的正确使用对于危机的有效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需要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信息交流与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危机处理和应变能力,塑造良好、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
微博的迅速发展和及其对公民参与的重大影响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为例,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应对中的应用,从中总结出问题和经验,以期对更好地发挥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有所帮助。
1 相关概念和理论
1.1 政务微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1.1.1 概念界定
(1)电子政务
自从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产生以来,对于电子政务的定义就有许多,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着。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密集性和战略性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加政府透明度、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改善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建立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良好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而世界银行认为电子政务最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赋予政府部门独特的能力,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和便利的公共服务,增强政府管理和运作效能,减少腐败和政府运行成本,并因此转变其与其他政府部门、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
从这些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的定义中可以知道,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电子政务依靠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从事政务活动并提供综合服务;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府相关的各类行政管理活动,不仅包括各政府机关的内部事务,还包括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活动;第三,电子政务是一种先进的、革命性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和政务管理系统。
因此,可以说,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超越时间、空间以及部门的制约,实现政府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处理各类行政管理事务,构建公平、高效、廉洁的政府运作模式,向全社会提供优质、规范、全方位的服务。
(2)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英文写为micro blog,是一个基于Web2.0的通过用户关系进行信息获取、分享、交流的平台,使用者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创建个人用户,以140字左右的文字编辑并发表信息,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
微博是由美国的twitter发展而来,2007年5月,中国大陆出现了第一个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平台——饭否。2009年8月28日,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推出了内测版新浪微博,成为了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从此以后,微博正式进入了网民大众的视线并在中国迅速的发展起来。2010年,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微博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都相继开通了微博服务,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微博这种新型媒体在信息传播等方面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