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附件)【字数:9889】
自1999年我国加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以来,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的特点使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较其他老龄化国家而言更加严峻,老人的照顾问题成了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然而社会上的养老机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要,家庭养老功能也在逐步被弱化,我们急需探索研究出一条新的养老方式,为老人提供一个舒适的晚年生活,社区养老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出现的。基于此背景,本文拟对镇江市润州区的社区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客观分析,以便于更深层次认识和了解社区养老服务。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新模式;镇江市润州区
目 录
0 引言 1
1 社区养老定义界定 2
1.1 社区养老的定义 2
1.2 社区养老与传统养老的区别及优势 3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4
2 镇江市润州区养老现状调查 6
2.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7
2.2 被调查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9
2.3 被调查者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 10
2.4 被调查者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认识 10
3 镇江市润州区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11
3.1 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引导不到位 11
3.2 政策法规不健全 12
3.3 基础设施比较差,服务质量不高 12
3.4 为老服务队伍人员少且专业素质不高 13
3.5 居民还没有完全形成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宣传欠缺力度 13
4 镇江市润州区社区养老完善对策 13
4.1 政府须大力引导社区养老服务 13
4.2 规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职责 15
4.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16
4.4 注重社会工作者专业素质培训 16
5 社区养老新模式(建立七种功能社区) 17
结 语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镇江市润州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在各种物质保障、医疗条件趋于完备的今天,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虽然已经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但这个人口大国面对的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数已超过1亿(占总人口的7.3%),到2050年将增加到4亿(占总人口的22.6%)。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人口基数之大,增长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1]。
据镇江市统计局对外发布的《镇江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3113384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20687人,占10.30%;1564岁人口为2470067人,占79.34%;65岁及以上人口为322630人,占10.36%。同“五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3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6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截止2015年1月,镇江市润州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4.84万,占全区总人口的20%,预计到2016年,老年人口将近5.12万,约占人口总数的22%,并将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老年人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何保障老年人能够度过一个温馨的晚年,是我们共同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形势也变得越加严峻,而社区养老服务的出现是必然的,其发展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是养老方式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目前我国社区养老体系尚未发展成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基于此背景,本文使用了随机抽样法、调查问卷法、深度访谈法以及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法来对镇江市润州区的社区养老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找出其社区养老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拟建出社区养老的新模式,以便于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社区养老服务。
1 社区养老定义界定
1.1 社区养老的定义
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又主要以提供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为服务内容,包括像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服务,主要依靠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行运作发展,其目标是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熟悉的人相处,但目前我国社区养老体系还处于低水平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医疗保健及护理设施缺乏,服务不专业;社区精神文化活动开展不够丰富,老人社交娱乐较缺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培训等等,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成为社区养老中的一大挑战,只有真正将行动落到实处,社区养老才会不断更新完善。
1.2 社区养老与传统养老的区别及优势
目前,社会上呈现出三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对于选择何种方式养老,不仅关系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关系着无数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着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庭养老就是让老人生活在自己家中,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由家人或保姆来照顾其生活起居;机构养老则是让老人到养老院养老,依靠这些专门的机构及其人员来安排照顾;社区养老是让老人生活在自己家中,主要靠家人或老人自己购买由社区提供的相关服务的模式。前两种为传统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的新模式。
1.2.1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以家庭为核心,血缘为纽带,由子女为老人提供、安排衣食住行的一种养老模式。这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父母养育儿女,然后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以家庭为核心,血缘为纽带的代际之间以经济转移的方式,实现了家庭的自然保障功能,完成了家庭的自然保障过程。简而言之,家庭养老,就是“在家养老”和“子女养老”的结合,在中国,主要是指由子女向老人提供场所、资金、情感慰藉等养老资源,并更多的是指来自儿子的供养。简而言之,家庭养老就是指由家庭成员照料老人生活,为老人提供养老资源的一种养老模式。
目 录
0 引言 1
1 社区养老定义界定 2
1.1 社区养老的定义 2
1.2 社区养老与传统养老的区别及优势 3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4
2 镇江市润州区养老现状调查 6
2.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7
2.2 被调查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9
2.3 被调查者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 10
2.4 被调查者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认识 10
3 镇江市润州区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11
3.1 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引导不到位 11
3.2 政策法规不健全 12
3.3 基础设施比较差,服务质量不高 12
3.4 为老服务队伍人员少且专业素质不高 13
3.5 居民还没有完全形成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宣传欠缺力度 13
4 镇江市润州区社区养老完善对策 13
4.1 政府须大力引导社区养老服务 13
4.2 规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职责 15
4.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16
4.4 注重社会工作者专业素质培训 16
5 社区养老新模式(建立七种功能社区) 17
结 语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镇江市润州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在各种物质保障、医疗条件趋于完备的今天,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虽然已经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但这个人口大国面对的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数已超过1亿(占总人口的7.3%),到2050年将增加到4亿(占总人口的22.6%)。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人口基数之大,增长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1]。
据镇江市统计局对外发布的《镇江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3113384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20687人,占10.30%;1564岁人口为2470067人,占79.34%;65岁及以上人口为322630人,占10.36%。同“五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3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6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截止2015年1月,镇江市润州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4.84万,占全区总人口的20%,预计到2016年,老年人口将近5.12万,约占人口总数的22%,并将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老年人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何保障老年人能够度过一个温馨的晚年,是我们共同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形势也变得越加严峻,而社区养老服务的出现是必然的,其发展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是养老方式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目前我国社区养老体系尚未发展成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基于此背景,本文使用了随机抽样法、调查问卷法、深度访谈法以及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法来对镇江市润州区的社区养老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找出其社区养老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拟建出社区养老的新模式,以便于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社区养老服务。
1 社区养老定义界定
1.1 社区养老的定义
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又主要以提供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为服务内容,包括像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服务,主要依靠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行运作发展,其目标是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熟悉的人相处,但目前我国社区养老体系还处于低水平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医疗保健及护理设施缺乏,服务不专业;社区精神文化活动开展不够丰富,老人社交娱乐较缺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培训等等,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成为社区养老中的一大挑战,只有真正将行动落到实处,社区养老才会不断更新完善。
1.2 社区养老与传统养老的区别及优势
目前,社会上呈现出三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对于选择何种方式养老,不仅关系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关系着无数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着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庭养老就是让老人生活在自己家中,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由家人或保姆来照顾其生活起居;机构养老则是让老人到养老院养老,依靠这些专门的机构及其人员来安排照顾;社区养老是让老人生活在自己家中,主要靠家人或老人自己购买由社区提供的相关服务的模式。前两种为传统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的新模式。
1.2.1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以家庭为核心,血缘为纽带,由子女为老人提供、安排衣食住行的一种养老模式。这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父母养育儿女,然后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以家庭为核心,血缘为纽带的代际之间以经济转移的方式,实现了家庭的自然保障功能,完成了家庭的自然保障过程。简而言之,家庭养老,就是“在家养老”和“子女养老”的结合,在中国,主要是指由子女向老人提供场所、资金、情感慰藉等养老资源,并更多的是指来自儿子的供养。简而言之,家庭养老就是指由家庭成员照料老人生活,为老人提供养老资源的一种养老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