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网约车治理路径研究(附件)

“网约车”服务作为客运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发展迅速,不仅满足了中高端人士个性化、差异化“求新”的出行需要,而且可以整合社会的有限资源,减少道路上车辆的空乘率,减少交通拥堵,减少废气和噪音的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然而,作为互联网下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交通出行方式,网约车服务的出现和发展也一直存在争议。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网约车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之中都掺杂着不同的利益关系。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去重新审视网约车的出现、存在和发展,并通过网约车平台及其从业者、政府和公众个人三个主体去探讨和分析目前网约车所面临的治理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构建三方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为我国网约车的治理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关键词 网约车,利益相关者,治理路径
目 录
1 引言1
2 我国网约车发展概述1
2.1 网约车的概念1
2.2 网约车的特点1
2.3 我国网约车发展历史2
3 我国网约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
3.1 网约车平台恶意竞争激烈,存在违法经营2
3.2 政府缺乏统一管理,地方法规不规范5
3.3 公众权益得不到保障5
4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网约车治理路径6
4.1 平台自身加强管理,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品质6
4.2 政府完善法律法规7
4.3 乘客防范自身安全,维护自身权益10
结 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2010年最早的网约车“易到”上线,2012年滴滴上线之后网约车开始逐渐渗透全网。但在公众的认知中,2014年才是网约车元年,这一年网约车几乎进入了所有中国移动网民的视野。2014年2月Uber高调进入中国网约车市场,整个市场迎来了一轮爆发式的扩张和洗牌,最终以快的和Uber先后被滴滴收购而告一段落。2018年,战争重燃,美团、高德、携程三巨头入场,搅动网约车市场,想以各自领域都有的数据和平台优势,在网约车市场分一杯羹。网约车市场的繁荣解决了社会公众出行难的问题,但在网约车领域,依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么,网约车问题该如何进行治理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弗里曼(R.Edward Freeman,2015)认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指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他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了三个方面。首先是支配企业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等。其次是和公司有经济联系的利益相关者,这些被称为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有公司员工、顾客、供货商、外部竞争者和地方社区等。还有就是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机关、媒体以及特殊群体,称为社会利益相关者。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可以从网约车平台及从业者、政府和个人三个方面去探讨和分析网约车目前所面临的需要治理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去构建三方最佳平衡点,为我国网约车的治理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2 我国网约车发展概述
2.1 网约车定义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解释,网约车全称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并明确将网络预约租车归入出租汽车的范围。笔者认为,网约车是一种区别于巡游出租车,乘客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与司机约定好乘车时间与地点,满足乘客个性化出行的具有合法运营牌照的营运车辆。
2.2 网约车的特点
快捷性。乘客不必在马路边等待很久,然后向巡游出租车招手,或是与很多人争抢巡游出租车。有了网约车,乘客就可以通过手机网约车平台,及时下单,与网约车司机约定好相应的时间与地点,减少了等待的时间。
共享性。有了网约车,乘客减少了买车的困扰,避免了车辆维修养护的花费。同时,有私家车的车主可以通过成为网约车司机,在闲暇时间为自己赚取一点零花。
创新性。网约车打破了人们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人们甚至可以在自家楼下乘车,而非到专门的地点,或路上随机乘车。
个性化。网约车的类型多种多样,不仅有满足通勤族中短途出行需求的快车,还有司机着装统一,使用规范的语言,为乘客上下车开关车门,车内提供免费WiFi、空气净化器,并为孕妇提供专用靠垫的专车。
网约车运用了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不仅使乘客减少了等待的时间,同时降低了空车率,缓解了城市道路拥挤。这是共享经济的体现,闲置的车辆进行资源整合,为司机与乘客提供信息对接服务,为乘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个性化的服务。
2.3 网约车发展历史
网约车初创期:2010年5月,易到用车在北京成立,网约车正式出现。随后两年,快的打车、嘀嘀打车先后成立,各种软件纷纷效仿,开发打车服务。2014年2月,占据美国打车软件榜首的优步(Uber)进入中国。2014年5月,交通部发布《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着力营造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平台运转不得影响手机召车软件正当功能和良性竞争”。
网约车大战:2014年69月,各大打车软件都在先后推出了“专车”服务,他们都是先从在一线城市开始运营,再逐渐由点推广到面,面向全国各大城市。在这时,各大打车软件利用其背后雄厚的资金支撑,为用户发放高额补贴,抢占市场,积累客户。
网约车合法化:2015年的1月份,山东济南车主陈超因使用滴滴专车载客,被认为是非法运营,罚款2万元。陈超不服,于是向法院公开提起诉讼,这次事件就被称为“专车第一案”。2015年1月8日,网约车的积极意义被官方认可。10月,国内有了第一家拥有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滴滴快的。2016年7月28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网约车合法化”终被认可。
3 我国网约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使网约车拥有了合法地位,但这几年的发展,并没有使网约车这个行业稳定下来。滴滴虽首战告捷,但网约车二战风云再起,各行业巨头纷纷加入,想来网约车行业分一杯羹,导致网约车发展中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从近期的空姐遇害案,可以发现,网约车的治理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3.1 网约车平台恶意竞争激烈,存在违法经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2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