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公信力研究_以张家港为例
乡镇政府公信力研究_以张家港为例[20200511190548]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开始给予政府更高的期待,也更为关注政府的公信力建设。现阶段我国己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且主张建设服务型政府,所以各级政府都十分注重自身公信力建设。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的最低一级,在我国政府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稳定关系到全国的稳定,乡镇政府公信力影响着公众对全国整个政府系统的评价,因此乡镇政府公信力研究对提升全国政府系统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乡镇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现状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希望为政府公信力理论体系的完善对策提供一些思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乡镇政府;公信力;现状;对策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绪论3
(一)选题背景 3
(二)研究意义4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4
(一)乡镇政府 4
(二)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4
(三)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5
三、张家港乡镇政府公信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6
(一)张家港市乡镇政府公信力概况 6
(二)张家港市乡镇政府公信力不高的成因 8
1、政策规范程度较低 9
2、监督机制缺失 10
3、信息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10
四、提升乡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10
(一)明确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 10
(二)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 10
(三)优化决策程序,提高政策可信度 11
(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构建法治政府 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附录14
乡镇政府公信力研究——以张家港为例
引言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20 世纪 70 年代时,欧美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政府信任问题。美国民意调查显示从1964——1995近三十年间,美国公众对美国政府的信任程度从75%降至25%,这一现象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我国现阶段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政府公信力从2003 年的“非典事件”起,伴随着“我爸是李刚”、“钓鱼执法”、“李天一案”及各类贪污腐败案件而备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热议,公信力建设也成为我国党和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开始给予政府更高的期望。《小康》 杂志于2014年8月发布的2013--2014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70.5,相较九年前进步了10.3[],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社会的整体信用环境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政府的不作为,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等情况都影响了政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导致各类社会危机层出不穷。在《小康》杂志“最让人担忧的信用问题”排行榜上,政府信用第三次排在榜首。同时,在《小康》杂志 2013 年关于官员形象的调查中显示,“官员形象危机”案件中,多为“基层官员”的案件[]。这些都证明当前我国政府信用情形不容乐观,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尤其严峻。
(二)研究意义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工作效果和效率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提升政府公信力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镇政府是我国最低一级的行政组织,起着上联国家、下接乡村社会的纽带作用,与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基层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看法,影响着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乡镇政府体现出的效能不佳与公职人员服务意识、态度不理想等状况,乡镇政府公信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不仅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本文在整理文献资料与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张家港现阶段乡镇政府公信力的情况,并提供了加强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对策参考。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乡镇政府
政府的概念在不同使用下其内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西方学界,对于政府的定义数量十分多。大致看起来,西方学者认为政府是指那些制定规则并为其居民提供服务的机构,以及治理国家以及社区的政治机构;或者是一切的国家政权机关;或者是一个国家的中央以及地方两级行政机关;或者是中央行政机关的核心部分,比如内阁等。在这些定义中[],前两个是从广义角度上来对政府的界定,而后两个则是在狭义角度上对政府进行的概念界定。在我国,一般而言人们都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政府内涵。广义上的政府是指一个国家内行使国家权利的全部组织体系,而其所具有的功能则包括了立法、司法、执行、行政以及管理等方面。
乡镇是一种对乡村和集镇的统称,也是基层组织的一种。国家按照相关规定设立的行政机构被称为乡政府,而集镇上设立的则被称为镇政府。乡人民政府和镇人民政府两者一起被统称为乡镇政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乡镇组织制度被建立起来。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后,乡政权一度由人民公社来代行,并取消了乡制。乡制得到恢复是在 1982 年,当时全国恢复并建立起了乡、民族乡政府以及镇政府[]。
1982年国务院发提出“积极试行地、市合并”。省县之间出现了一级政府,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格局。可以看出,乡镇政府是国内层级最低的行政机关,必须要对上级政府和国务院的领导予以绝对的服从,根据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发展路线和方针政策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相应地区农村的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会、经济等各项对农村发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进行引导和监督[]。
我国乡镇政府需要要对同级的人大负责、汇报工作,并履行其决议。另外,乡镇政府也必须对村委会的工作起到有效的指引和领导作用。乡镇政府是我国的最低一级行政组织,直接面对着社会基层,在我国的行政体系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在当代社会,“信”不仅是一种行为道德规范,更是市场经济伦理与法律契约的核心内容。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的公信,是维护公众与政府契约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有力保障。在这里“公”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作为主体的社会公众,另一方面是指作为客体的公共权力或是公共机构的意思。“信”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信任”即社会公众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二是“信用”即公共权力或者公共机构的信用属性。“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力度”或者“能力”。如果从主体角度来看,那么公信力就是公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力度的反映;如果从客体角度来看,那么公信力是一种公共机构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这反映了主客体双方的关系。据此,可以把公信力概括为: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信任关系。因此,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展示政府的目的和实际作为赢得公民的普遍性信任而拥有的一种权威性资源[],体现了政府的观念、决策、行为得到认同与落实的程度。在定义政府公信力时,一定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政府公信力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第一,政府公信力包含两个主体即公众与政府;第二,政府公信力是主客体行为的相互作用。公众因政府的信用而信任政府,而政府则因被公众信任而树立信用;第三,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中皆是社会公众对政府行政行为的主观评价;第四,政府公信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和信任程度。公众越信任政府,政府的合法性就越被认同,政府行政也就愈加顺利[]。因此,政府应当努力提升自身公信力,获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此外,还能从以下几个不同方面来理解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开始给予政府更高的期待,也更为关注政府的公信力建设。现阶段我国己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且主张建设服务型政府,所以各级政府都十分注重自身公信力建设。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的最低一级,在我国政府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稳定关系到全国的稳定,乡镇政府公信力影响着公众对全国整个政府系统的评价,因此乡镇政府公信力研究对提升全国政府系统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乡镇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现状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希望为政府公信力理论体系的完善对策提供一些思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乡镇政府;公信力;现状;对策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绪论3
(一)选题背景 3
(二)研究意义4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4
(一)乡镇政府 4
(二)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4
(三)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5
三、张家港乡镇政府公信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6
(一)张家港市乡镇政府公信力概况 6
(二)张家港市乡镇政府公信力不高的成因 8
1、政策规范程度较低 9
2、监督机制缺失 10
3、信息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10
四、提升乡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10
(一)明确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 10
(二)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 10
(三)优化决策程序,提高政策可信度 11
(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构建法治政府 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附录14
乡镇政府公信力研究——以张家港为例
引言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20 世纪 70 年代时,欧美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政府信任问题。美国民意调查显示从1964——1995近三十年间,美国公众对美国政府的信任程度从75%降至25%,这一现象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我国现阶段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政府公信力从2003 年的“非典事件”起,伴随着“我爸是李刚”、“钓鱼执法”、“李天一案”及各类贪污腐败案件而备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热议,公信力建设也成为我国党和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开始给予政府更高的期望。《小康》 杂志于2014年8月发布的2013--2014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70.5,相较九年前进步了10.3[],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社会的整体信用环境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政府的不作为,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等情况都影响了政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导致各类社会危机层出不穷。在《小康》杂志“最让人担忧的信用问题”排行榜上,政府信用第三次排在榜首。同时,在《小康》杂志 2013 年关于官员形象的调查中显示,“官员形象危机”案件中,多为“基层官员”的案件[]。这些都证明当前我国政府信用情形不容乐观,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尤其严峻。
(二)研究意义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工作效果和效率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提升政府公信力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镇政府是我国最低一级的行政组织,起着上联国家、下接乡村社会的纽带作用,与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基层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看法,影响着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乡镇政府体现出的效能不佳与公职人员服务意识、态度不理想等状况,乡镇政府公信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不仅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本文在整理文献资料与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张家港现阶段乡镇政府公信力的情况,并提供了加强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对策参考。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乡镇政府
政府的概念在不同使用下其内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西方学界,对于政府的定义数量十分多。大致看起来,西方学者认为政府是指那些制定规则并为其居民提供服务的机构,以及治理国家以及社区的政治机构;或者是一切的国家政权机关;或者是一个国家的中央以及地方两级行政机关;或者是中央行政机关的核心部分,比如内阁等。在这些定义中[],前两个是从广义角度上来对政府的界定,而后两个则是在狭义角度上对政府进行的概念界定。在我国,一般而言人们都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政府内涵。广义上的政府是指一个国家内行使国家权利的全部组织体系,而其所具有的功能则包括了立法、司法、执行、行政以及管理等方面。
乡镇是一种对乡村和集镇的统称,也是基层组织的一种。国家按照相关规定设立的行政机构被称为乡政府,而集镇上设立的则被称为镇政府。乡人民政府和镇人民政府两者一起被统称为乡镇政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乡镇组织制度被建立起来。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后,乡政权一度由人民公社来代行,并取消了乡制。乡制得到恢复是在 1982 年,当时全国恢复并建立起了乡、民族乡政府以及镇政府[]。
1982年国务院发提出“积极试行地、市合并”。省县之间出现了一级政府,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格局。可以看出,乡镇政府是国内层级最低的行政机关,必须要对上级政府和国务院的领导予以绝对的服从,根据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发展路线和方针政策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相应地区农村的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会、经济等各项对农村发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进行引导和监督[]。
我国乡镇政府需要要对同级的人大负责、汇报工作,并履行其决议。另外,乡镇政府也必须对村委会的工作起到有效的指引和领导作用。乡镇政府是我国的最低一级行政组织,直接面对着社会基层,在我国的行政体系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在当代社会,“信”不仅是一种行为道德规范,更是市场经济伦理与法律契约的核心内容。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的公信,是维护公众与政府契约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有力保障。在这里“公”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作为主体的社会公众,另一方面是指作为客体的公共权力或是公共机构的意思。“信”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信任”即社会公众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二是“信用”即公共权力或者公共机构的信用属性。“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力度”或者“能力”。如果从主体角度来看,那么公信力就是公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力度的反映;如果从客体角度来看,那么公信力是一种公共机构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这反映了主客体双方的关系。据此,可以把公信力概括为: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信任关系。因此,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展示政府的目的和实际作为赢得公民的普遍性信任而拥有的一种权威性资源[],体现了政府的观念、决策、行为得到认同与落实的程度。在定义政府公信力时,一定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政府公信力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第一,政府公信力包含两个主体即公众与政府;第二,政府公信力是主客体行为的相互作用。公众因政府的信用而信任政府,而政府则因被公众信任而树立信用;第三,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中皆是社会公众对政府行政行为的主观评价;第四,政府公信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和信任程度。公众越信任政府,政府的合法性就越被认同,政府行政也就愈加顺利[]。因此,政府应当努力提升自身公信力,获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此外,还能从以下几个不同方面来理解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参考文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