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监管研究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逐渐得到满足,因此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再加上当前娱乐业的快速发展,娱乐已成为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中国不少文化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置社会责任于不顾,生产出大量的文化垃圾,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文化监管部门完善监管机制,强化审查。针对此种现象,我国文化部门多次出台相关管理政策。本文分为四大部分,包括“真人秀”节目相关概念,节目发展现状及问题,政府对“真人秀”节目监管现状及问题,以及如何完善“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监管政策,本文就这些管理政策的内容和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相关概念1
(一)何为电视综艺目2
(二)“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及特点2
二、“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及问题3
(一)发展历史3
(二)“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竞争状况3
(三)“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存在的问题5
三、政府对“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监管现状及问题6
(一)内容监管现状6
(三)内容监管政策问题的原因7
四、完善真人秀节目内容监管政策8
(一)改变管理观念8
(二)加快立法进程,健全法律法规8
(三)统一标准,明确监管内容8
(四)严格监管,确保执行力度9
(五)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图1 三档综艺节目收视率4
图2 2001—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电视综艺节目监管文件数量分布6
“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监管研究
引言
最近几年,电视综艺节目百花齐放,各种类型的节目在各大卫视轮番播出好不热闹。而其中以相亲节目为代表的“真人秀”类综艺节目自从播出就引起各界人士的口水之争。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在内的一些比较权威的媒体也都多次刊发文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呼吁整改电视节目中的过度娱乐的风气,国家广电总局更是连续下发文件,目的就在于监管“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纠正此类节目庸俗、低俗、媚俗的倾向。在这诸多的口水战中,电视媒体界和大众几乎一边倒地指责大众传播媒体,认为是他们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自身的文化责任,导致了低俗的社会文化风气和品位。这种观点虽然说出了一部分事实,但是却过于片面。大众媒体固然需要为这种社会现象买单,但是诸如广电总局之类的政府文化监管部门呢?他们应该是大众媒体平衡大众娱乐和文化教育功能的幕后推手,而不是听之任之,任其自由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对“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进行现状分析,以及内容监管的研究,完善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成效,以下便是详细研究成果。
一、 相关概念
(一)何为电视综艺节目
1.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
在刘强2003年的论文《从观众的接受心理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中,他提出“电视综艺节目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体裁的文艺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节目类型, ”[1]它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对不同艺术体裁进行有机综合之后产生了新的艺术效果,因而成为电视荧屏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电视节目样式。
上述说法有其狭隘之处,不够全面。在周生军和富饶2010年的文献《电视综艺节目该何去何从》中,对此定义进行引用的同时并作出补充:“综艺节目是运用电视的声光色效果、特技处理、时空变化等形式,将音乐、歌 舞、小品、戏曲等不同体裁的文艺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以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艺术综合体。”[2]而在高卫2013年的文献《<中国好声音>的冲突和悬念设置》中也曾引用此定义。这几位学者都是从综艺节目的制作方式以及功能特点方面来阐述的。
2.电视综艺节目的类型及特征
纵观我国历年的电视综艺节目,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综艺晚会”类、“游戏娱乐”类、“益智博彩”类、“真人秀”类。
在20世纪80年代时期,“综艺晚会”是中国综艺节目的主导类型。这个时期的综艺节目着重追求综艺晚会的主题鲜明和艺术特色,一方面以宏大叙事、社会性主题突出文艺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刻意强调艺术诉求和审美体验。这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以《综艺大观》为代表,根据其特征又可以将其称作表演类节目,因为这类节目就是明星和表演的组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进入了娱乐时代。顾名思义,这类综艺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游戏,而游戏的主角除了明星还有大量的平民。虽然在此类节目中仍然有一定比例的文艺表演,但是跟晚会比起来,其重心更多的在于娱乐,而对于艺术性和美学性的追求已经大大降低。此类综艺节目比较出名的就是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一度在全国刮起了快乐旋风。
“快乐旋风”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审美疲劳,到了2000年前后,各大电视台应市场需求及时推出了竞猜博彩类综艺节目。与娱乐类的节目不同的是,由中央电视台首先发起了益智类综艺热潮,然后地方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类此节目,这也是央视首次对综艺节目过于娱乐的趋势首次作出应对之举。这类节目传承了《正大综艺》中知识问答、争取奖励的形式,但是简化了各个环节,取而代之的天南海北丰富多彩涉及各行各业的题目。而其中最大的改变是,此类节目的参与者从明星变成了大众百姓。
(二)“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及特点
1.“真人秀”节目定义
2004年至今,中国电视综艺进入了“真人秀”的时代。作为一种综艺类型,它指的是以才艺表演为基础的电视选秀活动,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或游戏节目。
2.“真人秀”节目特点
这种类型的综艺节目最开始时在荷兰火起来,随后风行于欧美各大电视台,然后逐渐引入中国。自从这种类型的节目播出后多次遭到业界人士诟病甚至抵制,但是由于收视率不停地刷新纪录,成为各家电视台留住观众培养忠实观众的“杀手锏”。因为“真人秀”类节目最初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节目形态经历了单纯模仿、引进模式和自主创新的过程。同样,与以往以明星表演为主的综艺节目相比,“真人秀”类节目的主角是大众群体,节目宗旨就是给全国各地的平民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真人秀”类节目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原生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