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与问题分析以枫泾社区为例【字数:11482】

摘 要加快社区教育发展当今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被许多国家所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社区居民越来越加重对社区教育的重视,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来实现获取知识,提高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但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目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摸索出更好的发展途径。因此以常熟枫泾社区为例,通过对枫泾社区老年人社区教育的情况调查探索老年教育的现状。通过对社区情况的了解及社区工作者的访谈调查,探讨当前城市社区教育存在的政策及社区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社区和老年人自身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对策建议。
Key Words: urban community; community educators ; education for the aged 目 录
1.引言 1
1.1 论文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2.1研究目的 2
1.2.2研究意义 2
1.3研究方法 3
1.3.1访谈法 3
1.3.2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3
2.枫泾社区调查情况和现状 4
2.1枫泾社区走访调查概要 4
2.2枫泾社区情况调查基本情况 4
2.3枫泾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5
2.4枫泾社区老年教育学校的“新” 5
3.常熟枫泾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7
3.1政策法规不完善 7
3.1.1专项经费投入不足,社区教育场所有限 7
3.1.2老年人的学习权无法得到保障 7
3.2 资源开发不够充分 8
3.2.1师资队伍匮乏,教育内容脱离需求 8
3.2.2专职管理人员紧缺 9
4.进一步完善常熟枫泾社区老年教育对策与意见 10
4.1政府方面 10
4.1.1加强行政领导阶层的重视 10
4.1.2增加专项资金投入,保障老年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0
4.2社区方面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1加强社区单位的重视 10
4.2.2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社区老年教育 11
4.2.3拓展服务项目,增加项目趣味性 11
4.3社区老人自身方面 11
4.3.1加强社区老人的重视,树立积极老年观,提高参与度 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形式不断严峻,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引起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根据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总人口数到5%7%就标志着该国家进入老龄型地区或国家。[1]根据第六次国家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老龄化的程度,在这种老年人持续不断增长的状况下,如何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如何通过社区教育来提升老年人的辛福感和生活质量?
江苏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江苏省老龄办主任夏春青介绍,[2]2017年末,江苏全省户籍人口7801.08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56.21万人,占人口的22.51%。通俗地讲,江苏省平均每4到5人中就有1名60岁以上的老人。江苏省于198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4年,是我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目前老龄化率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三位,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由此城市社区老年教育迫在眉睫,因此选择特定社区为例,对其社区老年教育情况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办法。
对老年人自身而言,退休后生活不充实,自身价值实现不了。所以笔者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学习机会去实现自身价值,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因此社会各界需要广泛关注老年人自身的学习需求,大力发展城市社区教育,让老年人过上充实,幸福,充满尊严的老年生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急剧发展的进程中,以社区为依托,推进社区老年教育,探索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和模式,构建社区老年教育体系,成为提高老年教育参与率的基本策略和发展走向。构建出全体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提高全体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幸福感及生存技能,从而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素质和文明程度。达到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创办文明市民学市校、开展文明市民教育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常熟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枫泾文明市民学校的带动和影响下,文明市民学校正在全市城乡由点到面地不断推广。通过开展文明市民教育对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增强道德观念、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培育“四有”新人,推进全市“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既不应该否认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独特魅力,也不应该把以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排斥在教育范畴之外。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学习越来越接近于教育的本质和原生态,回归生活,回归本真,更具社区老年教育的独特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以文明市民学校为阵地,不断深化文明市民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