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视域下的大学生国考热”探析

就业难视域下的大学生国考热”探析[2020051105]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化及大众化趋势的发展,每年的毕业生也逐年递增,形成的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就业难的现象屡见不鲜。面临就业形势严峻的态势下,许多大学生都选择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热也在逐年升温,本文致力于从大学生就业压力以及公务员的工作特征来探析国考热存在的现象成因,从其职业态度、就业前景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针对国考热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国考制度更加完善,让大学生对待国考选择更加理智的态度,缓解无谓的就业压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难;国考热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4
引言 4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5
(一)研究背景 5
(二)研究目的 5
(三)研究意义 5
二、文献综述 6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6
1.大学生职业选择分析 6
2.大学生就业态度分析 6
(二)国考热现状分析 6
1.国考竞争日趋激烈,报考人数庞大 6
2.国考存在报考情况冷热不均情况 6
三、就业难视域下国考热现状分析 7
(一)大学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7
1.大学学生职业选择分析 7
2.大学学生就业态度分析 7
(二)国考热现状分析 7
1. 国考存在报考情况冷热不均情况 7
2.大学文科生报考意愿高于理科生 8
3. 大学学生中农村学生报考意愿高于城镇学生 8
二、就业难视域下产生国考热的原因分析 9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9
(二)公务员工作优势吸引大学生 9
1.公务员职业的公共性吸引着一部分大学生的眼光 9
2.公务员工资福利、职业发展、退休养老等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 10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的误解 10
三、就业难视域下国考热利弊分析 10
(一)就业难视域下国考热的优势 11
1.国考热增加了就业机会 11
2.国考热有利于公务员素质的提高 11
(二)就业难视域下国考热的缺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1.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11
2.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 12
四、应对国考热现象的对策 12
(一)培育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职业保障体系 12
1.规范大学生劳动力市场 12
2.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 12
3.给予更多优惠的就业政策扶持 12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3
(一)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13
1.政府大力发展经济 13
2.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13
(二)加强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13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观的正确指导 14
五、结语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就业难视域下的大学生“国考热”探析
引言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年新生劳动力使得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就业是社会人生存的基础,但是随着“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就业者要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越来越不容易。报考国考,成为公务员是就业的道路之一,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越发成为大学生择业的考虑之一。
国考最早于1994年实行,当时报考人数并不多,直到2003年,国考热开始显现,从有关统计中了解到,2002年我国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为6万余人,2003年突然暴增到12万余人。随后几年,公务员的报名人数逐年递增,且以数量庞大著称,从2007年的74万上升到2010年144.3万。在经历了2011年141.5万和2012年130万的小幅度下降之后,我国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又在2013年首次突破了150万。原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一名负责人概括称:“中央和国家机关招考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格局,报考者多数是应届毕业生。” [1]并且,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大多为大学毕业生,他们无疑是国考当中的主力军,并有越来越旺的发展趋势。随着公务员考试公平性的提高,机会的均等化,再加上面临强大的就业压力,通过国考解决就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争相追捧的方式,这也是国考热形成的最直接现实的原因,也是高校毕业生参加国考的最基本的动机。[5]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经过了2014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对2015年就业形势,格外关注。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27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人,大学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工作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生存的基础,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使得大学生要想在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越来越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行政机关每年不失时机的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使报考公务员无疑成为诸多大学生的必然选择之一。[4]
(二)研究目的
公务员考试历年来便最受大学生追捧,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国家事业单位的工作福利体系逐步完善。随着2011年《公务员法》的进一步完善,国考变得更加注重公平,注重选拔德才兼备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在此情况下,许多大学生都想分一杯羹,让自己今后的职业道路走得更加顺畅。据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的国家公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员招录考试共有152万人参加,意味着每个岗位有77人竞争,而最热职位竞争比高达7192:1。从如此庞大的报考人数及参加人数来看,国考无疑是所有考试当中的首要选择,同时也是竞争力最大的考试,国考热的现象也因此产生。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文献理论等方法,分析当前就业难视域下国考热的现状及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所致,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这一社会现象。
(三)研究意义
“国考热”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公务员考试优中选优,选拔出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担当起管理国家、社会事务,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国考热”更有利于建立一支思想素养好、业务能力强、执政水平高的公务员队伍,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各级行政部门。而另一方面,不仅国家管理需要优秀人才,社会各行各业也都需要人才的共建,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在政府部门,则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才向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的流动,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平衡和全面发展。因此,理性、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大学生“国考热”,找出科学应对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就业难视域下国考热原因提供合理的解决对策,可以为高校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就业及政府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保障社会人才的均衡分配等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以及运作策略,从而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开发和社会经济的顺畅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职业选择分析
当前的大学生们因为受功利思想、精英情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热衷于哄抢某些职位,尤其是生活环境好,工资福利较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越来越高,在高就业期望值的驱使之下大学生们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并一味单方面的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拟录用13566名,比2013年的13797名略有下降,但通过审核的报考人数反而增加了大约25万。
理工类 100 99 9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