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学的校园文化抒写

目 录
1 引言 1
2 大学校园文学的梳理 2
2.1 小说 2
2.2 诗歌 3
2.3 散文 3
3 校园文学透析的文化 5
3.1 积极进取的正能量4
3.1.1 青春的彰显 4
3.1.2 理想的追求 5
3.2 消极沉沦的负影响5
3.2.1 人性的扭曲6
3.2.2 学术的病革6
3.2.3 精神的滑坡7
3.2.4 权钱的交织8
4 文化抒写的意义分析9
4.1 改革高校体制9
4.2 健全精神观念10
4.3 整肃学术环境11
4.4 规范思想道德11
结论 13
致谢 14
注释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校园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范畴。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出现了,各所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跟随着现代大学的快速兴起,大学校园文学也在这个环境中孕育、发展,并推动了中国新文学的确立和繁荣。大学文学描述的是大学这个小社会的生活,构建了各种各样的大学文化,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文学研究领域,校园文学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它借助大学校园这个背景,抒发了大学知识分子在校园环境中对生活的理解、批判,它把校园里个性鲜明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载入历史的长河中,用独特的艺术手法注入他们共通的情感和新的生命力。大学校园文学折射出大学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校园的故事。
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纷繁复杂的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史文化背景,铸就了不一样的大学校园文学景观。大学校园文学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小说、诗歌、散文等题材,在这些体裁上的创作呈现出真实的校园生活,因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它通过描写大学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来让我们了解大学的文化特点。
纵观大学校园文学作品,作家们创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校园人物形象,自然流露真实的情感,洋溢青春气息的校园生活,对青春理想的表达方式,简单通俗的语言风格是大学校园文学的审美特征。校园文学展现了校园形形色色的风采,对社会具有一定的价值。在现代教育日益发展和进步的时代,大学校园成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大学文学注入正确精神和观念,并进一步推动大学文学发展,大学校园文学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精神塑造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代大学校园文学也透视了很多问题,大学群体背离传统的职业操守,变得只注重实际利益,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大学校园知识分子人性扭曲、道德滑坡等一系列问题突出。作家大胆地把笔触对准了这些精英们,捕捉住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一系列大学知识分子心理异化的形象,描写了他们在权力、金钱方面的精神迷失,他们对性的饥渴和变态追求,写出了他们在欲海中的沉浮人生。作家们勇敢揭示校园文化的病苦,是为了引起人们和社会的注意,大量叙述校园文学和分析校园文学,是为了重铸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营造有利于大学人才发展的空间环境。
本论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文学作品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描述大学生校园生活和表达情感,通过这些作品揭示校园反映的文化,让我们真正了解现实中的“象牙塔”,同时,希望能有更好的校园环境来培育更好的大学人才。
2 大学校园文学的梳理
校园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抒发了大学知识分子在校园环境中对生活的理解,它把校园里个性鲜明的人物写入死板的书本里,用独特的艺术手法注入他们新的生命力,让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品味独特的审美个性。对大学校园进行描写的文学体裁有很多,但以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为主。从不同体裁对大学校园文学进行梳理,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园文化风貌。
2.1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大学校园小说是对大学校园生活的介绍和概括,它的数量众多,描述的大学校园生活也更为多样化。如喻杉的《女大学生宿舍》、冯俐的《北京夏天》、汤吉夫的《大学纪事》。小说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大学校园小说从不同学校对大学知识分子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如张曼菱的《北大才女》描写了作者在北大校园的人生成长道路,是作者的生活随笔;冯俐的《北京夏天》讲述了北京大学里充满青春、理想的校园生活;周仕谋的《民办大学生》反映的是民办高校的校园生活;王梅的《中戏女生》写出了中央戏剧学院大学生每天生活的场景,透过真实、生动的中戏校园生活,揭示人生的意义。还有《国防生》讲述了军校的大学生活,他们有着严格、艰辛的军旅生活,但是他们依然青春、阳光、励志。
大学校园小说也从不同的主体对校园文化进行叙述,有校园最主要的成员大学生,又分为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如秦文君的《大一女生》中的女主人公菱子的大学生活,“求真”的菱子一直坚持着自己。喻杉的《女大学生宿舍》是围绕女大学生宿舍这个群体展开描写的,性格不同的五个人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江南的《此间的少年》以金庸小说人物作为故事主角描述大学生活,展现校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男大学生经历的友情和爱情。文学作品的主体还有研究生,如《中国女博士》讲述了三个女博士同住一间宿舍,在校园里的情感和生活的展开。还有大学教授们,朱志荣的《大学教授》以当代教授为叙事主体,记述他们的生动面相,用讽刺的手法勇敢地塑造了一个时代心灵溃败的丑陋现象,还有史生荣的《所谓大学》也是以教授群体为描述对象反映大学校园被异化的精神生活面貌。留学生也是小说文学作品中的主体之一,袁越的《大学樱花雨》描述了一群中国留学生与日本留学生之间的友情、爱情,以及由于文化观念差异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除此之外,还有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作为大学的最高层管理者,也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把他作为文学的叙事主体,带给我们是对大学校园的进一步认识。如汤吉夫的《大学纪事》中描写了新任校长何季洲为了把H大学建成国际一流的学校,弄虚作假,打乱了教学秩序,使得教学质量下降。然而老悟的《大学校长》却是另一番景象,校长郑崎临危受命,担任校长严于律己、严谨治校,不畏艰险,勇于同腐败作斗争,最终战胜邪恶势力,还神圣的大学校园一片蓝天。不同的校园文学展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2.2 诗歌
诗歌,在文学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大学校园文学在诗歌方面也有造诣,如李亚伟的诗歌《中文系》,这首诗简洁地描叙了中文系学生的基本生活风貌,亚伟和他的朋友们努力拼搏的精神贯穿他们的大学生活。诗歌也描述了不同学生的校园生活,他们对校园文化的不同阐释,同时也从诗歌中显露出大学生不懈地寻找可以支撑自己生活的真理,诗歌敢于批判,敢于去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这是对青春的歌唱。
2.3 散文
除了小说和诗歌外,还有散文体裁的校园文学。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以抒情和记叙的方式表达青春情怀,它对大学校园的刻画也很生动形象,如杨澜的《凭海临风》,里面有一篇《曾经的大学生》讲述了作者第一次去黄山旅游的自由和快乐,被黄山泰然自若的气质所倾倒,第一次认识到世界的博大,自然的神奇,深切地意识到智慧不是头脑的逻辑,而是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给她大学生活真正的馈赠。散文属于大学校园的“青春文体”,这些散文呈现的一个个校园画面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也折射出现在的大学生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7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