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大学生村官培养问题探析

摘 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是整个国家政治制度顶层设计和建设的重要基石,又是切实培养和提升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关键,从而受到来自国家、社会和民众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村官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为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学生村官由高等院校走入农村等基层社区,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理论上是提升大学生个体和推动基层社区经济政治建设的双赢政策。然而在大学生村官由高校学习生活向基层农村工作生活转变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若干不相适应的状况。文章将围绕这一主题,从大学生村官的生存发展现状和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历程两个方面出发,重点是分析当前大学生村官在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并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大学生村官自身综合素质、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等解决途径,尝试构建提升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目 录
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2
摘 要 I
ABSTRACT II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 大学生村官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概述 4
(一) 大学生村官概述 4
(二)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概述 6
三、 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7
(一)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不足 7
(二) 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欠缺 9
四、 促进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建议 11
(一) 切实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1
(二)逐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 11
(三)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主体的多样化 12
(四)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 12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一、 前言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途之中,在实现中国梦这个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路途上,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凸显成为重中之重,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始终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虽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自身素质 12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一、 前言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途之中,在实现中国梦这个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路途上,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凸显成为重中之重,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始终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虽然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仍有绝大多数的人口生产生活于农村地区。因此如何更好更快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避免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脱节现象,一直以来是政府部门和广大学者所共同思考讨论的问题。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根基,也是实现最大范围民主的题中应有之意。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中也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和隐患。如部分农村地区的两委关系紧张、现行政治体制与农村民主发展存在着脱节现象等问题,都成为限制我国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瓶颈所在。就目前农村地区的社会民主情况而言,主要存在着两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其一是随着广大村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对现有农村地区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是随着村民自主权的不断增加,消弱了村组织的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这些问题党和国家提出大学生村官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举措,通过鼓励、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前往农村地区任职的方式,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任职于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在思想理念认识上更为先进,在生产技术的掌握上也更为专业,因此对农村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农村地区新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背景下,思考大学生村官如何参与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如何在参与过程中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参与权力,明确大学生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义务责任,便成为一项亟待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2. 研究意义
对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加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着较为积极的意义。就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而言,虽然国内外学界关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大学生村官政治参与等问题研究已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体系。但值得思考的是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情况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因此对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存在着积极的补充和丰富意义。此外对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加以研究,能够更好的指导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具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界关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研究,主要可归结为三个具体研究层面。首先是在经济发展层面的研究。学者李义良,对农村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问题进行了思考,他指出要想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打下基石,必须使得乡村各个方面快速发展,尤其是村民腰包要鼓起来,与此同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成效也会对这个地区各方面提供良好的反作用。但是,我国国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农民收入达不到理想水准限制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然后在乡村区域基层民主政治体系架构层面的研究也有所成就。如学者曾艳指出当前我国国内农村地区和乡镇地区政府现行的政治体制存在明显的双重关系结构。一是乡镇党委与农村党支部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结构,体现的是党的领导原则;二是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在村民自治范围内的指导与被指导结构,体现的是村民自治原则。
在关于大学生村官的问题研究方面,国内学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态度和观点均存在着明显的多样性。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绝大多是的专家学者和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是持肯定和赞同态度的。如学者李蓉蓉在研究中指出引导大学生毕业后前往农村地区任职,不仅能够很好的缓解当前我国国内社会的就业压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分流,同时也能够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学业力量。学者尤适认为大学村官经历了在农村地区的挂职历练后,能够成为党和国家的储备干部人才,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基层民主组织的核心战斗力和组织凝聚力。学者王潆晗则认为大学生村官经历了大学阶段的高等教育培养,是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引导大学生前往农村地区参加工作能够很快在农村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存在着部分学者对大学生前往农村地区任职持有消极的态度,这些学者通常认为将大学生引导到农村地区任职,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国内社会的就业压力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分流,但若想实现大学生村官真正的融入农村生活,扎根于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仍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若是大学生村官不能脚踏实地的参与到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工作中,那么很容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旁观者而不是中间建设力量。
2.国外研究现状
大学生村官政策和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