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残疾青少年生存现况研究以威海为例(附件)

【】威海市听力残疾青少年生存现况不容乐观,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复杂多样。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残疾人威海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社会工作体系的建设,全面的涵盖威海市的各类残疾人,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让威海市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不至于因为贫困而导致生活陷入无以为继的地步。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4
二、 听力残疾青少年的生存状况——以威海市为例 4
(一)听力残疾青少年生存现况? 4
(二) 听力残疾青少年生存现况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6
三、促进跟改善威海听力残疾青少年生存现况的建议 7
(一)建立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7
(二)进行社工介入,帮助听力残疾青少年保持健康心态 10
(三)呼吁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 11
三、 结论和反思 12
(一)研究结论 12
(二)研究反思 1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残疾人群体因为身体的先天缺陷或后天受到伤害导致残疾,以至于参与日常生活及其职业竞争的能力受到影响,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一直都受到党跟国家的关注,如何安置残疾人群体,减少社会无业的残障人士,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查阅国内外资料的时候,笔者发现,首先是国内对于听力残疾人的相关研究、立法等,都要远远落后于国外;其次是国内绝大多数的文献都是基于全国、社会的层面上来研究,过于宽泛,很少有文献深入的、单独的就某一个地区、某一个类别的残疾人去进行调查,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调查的方式,来研究威海市听力残疾青少年的生存现况,探索听力残疾青少年面临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提出建议。
听力残疾青少年的生存状况——以威海市为例
(一)听力残疾青少年生存现况?
1.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
根据对于已就业的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的调查,绝大部分的聋人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因为听力残疾,在交流上有所障碍的原因,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工厂流水线上和那些没有接受过专业大中专教育的,低学历的流水线工人一起从事简单重复的苦力劳动,在岗位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据乳山市残联的残疾人收入水平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查结果显示,听力残疾人群体的薪资水平起点较低,有97%的残疾人工资在2000以内,且与残疾程度形成一定的关系,仅有少数轻度残疾人可以正常履职,工资也普遍高于重度残疾人。在威海的物价水平上,2000多的工资仅仅能能够满足一个月的温饱。加薪少,即便是有免税政策,依然低于正常人的平均薪资水平。而由于听力残疾、沟通不便,不能很好地跟上司、同事进行交流,导致信息闭塞,因此听力残疾人不但在职位选择上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往往在岗位竞争中也处于劣势,就业后,岗位晋升困难,调整薪酬的机会较少,职业发展空间狭窄,职业发展前景渺茫。
2.生活水平低,且差距在不断拉大
由于绝大多数听力残疾青少年由于缺乏康复,而困于十聋九哑的境地,交流存在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就读学校,学历较低,只能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或者是从事农业耕作,工资水平低,收入微薄,加上听力残疾需要根据听损不同需要花费一万到八万不等的助听器,还需要购买助听器电池等附加配件,使得家庭的日常生活入不敷出,生活窘迫,在温饱边缘徘徊,根据中国残联于2017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工作的结果显示,仅仅在北京,家庭收入在1000元/月以下的,占抽样调查的76.1%,月收入2000 元以下的家庭占93.9%,残疾人与健全人的生活水平,乃至小康的生活水平,都在逐渐拉大。
3.残疾家庭抚养负担重,社会保障系统难以支撑
由于收入微薄,许多贫困听力残疾青少年为了听得到声音,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去配置助听器,并且助听器的购买费用,不列入医保范围内。根据市场调查显示,普通的助听器一对在一万左右,根据听损程度的不同,助听器的价格也有所变化,重度听力损失的人需要配备大功率的助听器,大概双耳一对助听器需要在八万上下,而且助听器寿命极短,大概每五年一换,还需要支付日常的保养费用,购买昂贵的助听器电池,助听器电池普遍在5元/粒,由此一来,导致家庭经济条件恶化。
因此,当病魔来袭的时候,绝大部分残疾人家庭因为无钱看病治病,而选择听天由命,残疾和病痛,同时折磨一个入不敷出的家庭,最终的结果是无疑是没有钱进行治疗,导致疾病越拖越严重,越拖下去越棘手,最终多个并发症导致拖垮身体,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为了求生,开支也会随之扩大,由此下来,生活也因此越来越痛苦,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有些家庭甚至被疾病和残疾拖垮,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4.身体状况差,康复资源匮乏
威海市的残疾人康复机构极度缺乏,在威海下设的乳山、荣成、文登等城镇里面,几乎没有一个乡镇设有残疾人康复机构。在乳山市调查的被4个村当中,更是几乎没有开展过与残疾人康复相关的社区活动,绝大多数的听力残疾青少年残疾人,乃至老人,都根本不知道听力残疾人康复的概念。绝大部分有康复需求的听力残疾青少年,甚至从小到大,都没有接受过一次系统的听力验配和语言培训。
5.入学难,受教育水平低
由于听力残疾、交流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等多重原因,导致听力残疾青少年十聋九哑,这种青少年面临着入学难,读书难的问题,整体的文化程度低。通过2006年残联对于全国残疾人口的普查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初中以下学历(包括文盲)的残疾人高达90.2%,残疾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仅占总数的1. 1%,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大大低于正常人群。
听力残疾青少年生存现况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1.城乡保障水平低,地区不平衡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城乡“二元化”,导致了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平衡及其向城市倾斜的特征,城市人口享有的社会保障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城市人口都比农村人口占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城市里重视残疾人出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分配国家安置房,发放比农村人更多的补贴金,这些都是农村残疾人所没有享有的福利。因此城乡社保障制度差异使得居住于农村的听力残疾青少年无法享有比城市更加全面的残疾人保障。
在威海,每月政府给残疾人贫困家庭都会发放80元的特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在2017年的12月,再度上调普通低保金为580元/月,城乡特困人员的低保金为每人每月870元,在物价上涨的今天,每个月的补贴金额已无法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所需。
其次,听力残疾青少年需要购买日常必备的辅助器具助听器,根据听损不同需要花费一万到八万不等的助听器,还需要购买助听器电池等附加配件,例如5块/粒的电池,但是国家财政并没有把助听器纳入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当中,因此给残疾人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最后,威海绝大部分下辖市区的基层人员、经费、阵地都没有落实到,缺少专业人才,缺少保障经费,缺少听力残疾青少年康复所需要的阵地,因此使得听力残疾青少年的生存现况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保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