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英国工党的青年就业政策研究
摘 要就业政策关乎国计民生,不管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而言,都是关键一环,青年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不仅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整个国家与社会行业的稳定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英国国内就业结构,青年就业形势,青年就业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对于英国未来的青年就业政策走向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1)从国内外时代背景出发,在全球化视域下分析引起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革的动力,以及通过新工党的自身改革与指导理论剖析得出英国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的实施动因(2)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到2010年为止英国新工党执政时期对于青年就业政策的具体措施,并与新工党执政前青年就业政策进行对比,从整体上对比分析出新政策的创新之处(3)数据分析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实施后取得的成效,并从政策过程中梳理出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的相关特点(4)此部分为英国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第一,简单梳理出我国不同阶段的青年就业政策,就业困难的问题及原因;第二,根据对我国青年就业政策概况梳理和对英国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研究后得出对我国的有益启示目 录
一、 前言1
(一) 研究背景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1
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英国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的改革背景2
(一)经济背景: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
(二)政治背景:工党转型的政治环境铺垫 4
(三)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改革的理论旗帜:第三条道路 5
三、 1997~2010年新工党执政时期青年就业政策改革措施5
(一)二战后英国青年就业措施概况 5
(二)新工党的青年就业政策措施 6
四、 英国新工党政府青年就业政策实施效果与特点8
(一)新政青年就业措施影响及效果评估 8
(二)英国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缺陷浅析 11
(三)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特点 11
五、 英国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对我国的青年就业政策启示12
(一)我国青年就业政策概况与问题 12
(二)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13
结论 14
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年就业政策实施效果与特点8
(一)新政青年就业措施影响及效果评估 8
(二)英国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缺陷浅析 11
(三)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特点 11
五、 英国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对我国的青年就业政策启示12
(一)我国青年就业政策概况与问题 12
(二)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前言
研究背景
就业政策关乎国计民生,不管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而言,都是关键一环,青年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不仅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整个国家与社会行业的稳定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英国国内就业结构,青年就业形势,青年就业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对于英国未来的青年就业政策走向带来了巨大挑战。
“新工党”在接受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原则的同时,强调辅以必要的国家干预和社会政策。“新政”的中心是一项为25万名年龄在18~ 25岁的青年失业者提供培训和创造就业岗位的名曰“从福利到工作计划”。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国家干预,但事实证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或政府干预都无法正确解决问题,英国增加了政府干预,积极引导青年就业走向,取得应有的成绩,其采用的政策与手段值得我们吸取借鉴,为我国就业机制完善提供有益经验。
国内外研究现状
首先,就英国青年就业整体改革的背景来说。回建东在《英国新工党就业政策的改革背景》中提到三部分研究,即第一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包括以资本为载体的跨国公司对于就业的影响,使得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就业结构变得愈加不稳定起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革,使得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支柱,贸易往来对于就业的冲击,使得产品的劳动力输出输入失衡,失业问题加剧,同时移民对于就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二部分,英国新工党自身的改革需要为政治背景;第三部分为国际背景对于英国新工党的影响。
在英国青年就业政策起源方面,代懋、杨卫国学者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英国青年就业政策发展变化与英国保守党作为对比,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以后,以及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就业政策变化,从传统的保护性就业政策发展到工党新政,说明了新工党的青年就业政策起源。
其次,英国工党的青年就业政策理论以“第三条道路”为指导思想。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倡导一种积极的防御性的就业政策,第二,强调工作的中心地位,第三,强调机会均等而不是结果均等,第四,强调权利和责任的平衡。
研究目的和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对于英国工党的社会福利以及就业政策探究,有助于完善对于西方国家与政府在处理社会民生方面政策的认知,进一步了解不同制度国家对于同一问题的处理思想与模式。?
实践意义:随着我国社会行业与产业结构转型,就业问题一直处于关键性问题所在,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及就业结构多样化等问题的出现,主动从西方发达国家借鉴相关经验作为指导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英国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的改革背景
(一)经济背景: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交通运输逐步发达,由此而形成的全球化趋势像网络辐射般的将世界连为一体。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政治文化民族交往等并行的全球化潮流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使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力因素进行着跨地区跨国家的交流,为众多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挑战。
1.资本的力量
全球化的主体力量是跨国公司与集团,它们以资本为载体,目的是利润最大化。通过技术改进与资源分配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降低工人工资,以此来节省成本支出。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加细致,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这些使得跨国公司为保持竞争力而不断寻求廉价劳动力市场,,选择到工资低,福利少和劳资管制小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产业转移,使国家内部产业形成空洞化局面,进而威胁到了本国工人的就业,使国内就业压力增大,尤其是青年就业压力。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特曾称“第一世界的资本,只创造了第三世界的就业”。除此以外,空洞化的产业发展现状降低了劳动条件,使发达国家工人必须同发展中国家工人相竞争。
2.高新技术的催化
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从1975年的60.2%上升至1996年的66.7%,工业产值则在1975~1996年间从37.8%下降到31.5%,农业产值则更小,仅占1.8%。而从就业人口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产业人员比重缓慢下降,工业产业人员的比重却出现了大幅下降,大约下降了19%。相比之下,服务业从业人员从55%跃升至75.8%。其中,负责信息加工传递的知识工人不断增多。
与此同时,受信息技术影响,就业劳动性质与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就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临时工
一、 前言1
(一) 研究背景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1
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英国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的改革背景2
(一)经济背景: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
(二)政治背景:工党转型的政治环境铺垫 4
(三)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改革的理论旗帜:第三条道路 5
三、 1997~2010年新工党执政时期青年就业政策改革措施5
(一)二战后英国青年就业措施概况 5
(二)新工党的青年就业政策措施 6
四、 英国新工党政府青年就业政策实施效果与特点8
(一)新政青年就业措施影响及效果评估 8
(二)英国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缺陷浅析 11
(三)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特点 11
五、 英国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对我国的青年就业政策启示12
(一)我国青年就业政策概况与问题 12
(二)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13
结论 14
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年就业政策实施效果与特点8
(一)新政青年就业措施影响及效果评估 8
(二)英国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缺陷浅析 11
(三)新政青年就业政策特点 11
五、 英国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对我国的青年就业政策启示12
(一)我国青年就业政策概况与问题 12
(二)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前言
研究背景
就业政策关乎国计民生,不管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而言,都是关键一环,青年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不仅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整个国家与社会行业的稳定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英国国内就业结构,青年就业形势,青年就业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对于英国未来的青年就业政策走向带来了巨大挑战。
“新工党”在接受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原则的同时,强调辅以必要的国家干预和社会政策。“新政”的中心是一项为25万名年龄在18~ 25岁的青年失业者提供培训和创造就业岗位的名曰“从福利到工作计划”。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国家干预,但事实证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或政府干预都无法正确解决问题,英国增加了政府干预,积极引导青年就业走向,取得应有的成绩,其采用的政策与手段值得我们吸取借鉴,为我国就业机制完善提供有益经验。
国内外研究现状
首先,就英国青年就业整体改革的背景来说。回建东在《英国新工党就业政策的改革背景》中提到三部分研究,即第一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包括以资本为载体的跨国公司对于就业的影响,使得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就业结构变得愈加不稳定起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革,使得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支柱,贸易往来对于就业的冲击,使得产品的劳动力输出输入失衡,失业问题加剧,同时移民对于就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二部分,英国新工党自身的改革需要为政治背景;第三部分为国际背景对于英国新工党的影响。
在英国青年就业政策起源方面,代懋、杨卫国学者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英国青年就业政策发展变化与英国保守党作为对比,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以后,以及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就业政策变化,从传统的保护性就业政策发展到工党新政,说明了新工党的青年就业政策起源。
其次,英国工党的青年就业政策理论以“第三条道路”为指导思想。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倡导一种积极的防御性的就业政策,第二,强调工作的中心地位,第三,强调机会均等而不是结果均等,第四,强调权利和责任的平衡。
研究目的和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对于英国工党的社会福利以及就业政策探究,有助于完善对于西方国家与政府在处理社会民生方面政策的认知,进一步了解不同制度国家对于同一问题的处理思想与模式。?
实践意义:随着我国社会行业与产业结构转型,就业问题一直处于关键性问题所在,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及就业结构多样化等问题的出现,主动从西方发达国家借鉴相关经验作为指导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英国新工党青年就业政策的改革背景
(一)经济背景: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交通运输逐步发达,由此而形成的全球化趋势像网络辐射般的将世界连为一体。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政治文化民族交往等并行的全球化潮流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使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力因素进行着跨地区跨国家的交流,为众多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挑战。
1.资本的力量
全球化的主体力量是跨国公司与集团,它们以资本为载体,目的是利润最大化。通过技术改进与资源分配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降低工人工资,以此来节省成本支出。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加细致,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这些使得跨国公司为保持竞争力而不断寻求廉价劳动力市场,,选择到工资低,福利少和劳资管制小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产业转移,使国家内部产业形成空洞化局面,进而威胁到了本国工人的就业,使国内就业压力增大,尤其是青年就业压力。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特曾称“第一世界的资本,只创造了第三世界的就业”。除此以外,空洞化的产业发展现状降低了劳动条件,使发达国家工人必须同发展中国家工人相竞争。
2.高新技术的催化
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从1975年的60.2%上升至1996年的66.7%,工业产值则在1975~1996年间从37.8%下降到31.5%,农业产值则更小,仅占1.8%。而从就业人口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产业人员比重缓慢下降,工业产业人员的比重却出现了大幅下降,大约下降了19%。相比之下,服务业从业人员从55%跃升至75.8%。其中,负责信息加工传递的知识工人不断增多。
与此同时,受信息技术影响,就业劳动性质与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就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临时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