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研究_以江苏省为

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研究_以江苏省为[20200511190159]
摘要:本文通过透视江苏省的个例,研析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问题。当前,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形式多样,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相关就业保障法规不健全、政府对就业保障不够重视、社会传统观念影响、残疾人运动员客观缺陷与就业期望值的张力,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举措,从政府和公众两个视角进一步完善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体制机制,包括健全就业法律法规和就业监管反馈机制、完善康复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以及社会公众要积极营造关爱残疾人运动员就业的良好氛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就业指导;法律法规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 言 1
一、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现状 2
(一)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主要形式 2
1、集中就业 2
2、分散按比例就业 2
3、自谋职业 3
(二)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成效 3
二、 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 3
(一)就业保障规章制度不健全 4
(二)就业渠道相对狭窄 4
(三)就业保障面临社会“硬件”支撑不足 4
(四)政府就业保障相对单一 4
三、 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问题的原因解析 4
(一)就业保障制度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权威 5
(二)政府对保障就业不够重视 5
(三)社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5
(四)残疾人运动员客观缺陷与就业期望值较高的张力 5
四、 西方发达国家残疾人就业保障的措施及经验 6
(一)西方发达国家残疾人就业保障的措施 6
1、日本残疾人就业保障的措施 6
2、瑞典残疾人就业保障的措施 6
3、美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措施 6
(二)西方发达国家残疾人就业保障的经验 7
1、政府加大残疾人就业立法力度 7
2、健全的职业康复和就业培训机构 7
3、健全公共设施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7
五、 完善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对策 8
(一)政府视角 8
1、健全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法律法规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br /> 2、建立健全监管反馈机制 8
3、完善康复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 8
(二)公众视角 9
1、积极营造关爱残疾人运动员就业的社会环境 9
2、加大残疾人运动员就业网络建设和宣传力度 9
结 语 9
致 谢 9
参考文献 10
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引言
引言
就业事关残疾人运动员生活质量提升,事关残疾人运动员更好融入社会。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作为整个残疾人群体就业保障的一部分,其就业状况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与残疾人就业保障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虽然两者都关涉残疾人群体就业问题,但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由于其运动技能而带有自身的就业保障特点。
随着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重视,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的就业状况也逐步被人们关注。据调查,江苏省有注册残疾人运动员263名,其中,男性多于女性,60后、70后的残疾人运动员正发挥着重要作用,80后残疾人运动员占注册运动员比例的60%。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注册人数不少,各个年龄段的残疾人运动员就业有各自的特殊性,特别是随着80后残疾人运动员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在退役后无论是集中安排就业还是分散按比例就业,亦或是退役后自谋职业,其就业往往带有示范意义。因此,在看到残疾人运动员为江苏省夺取荣誉和奖牌的同时,更需要提前考虑到这些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保障问题。实际情况是,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残疾人运动员的生活才能有所保障,江苏省残疾人运动事业才能长足发展。
一、 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现状
当前,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形式多样,既有就业保障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了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事业的发展。
(一)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主要形式
时下,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主要形式包括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以及自谋职业。具体来看:
1、集中就业
集中就业是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主要形式。通过将退役后的残疾人运动员集中安排到福利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可以较好地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目前,江苏省解决退役残疾人运动员就业的主要形式也是集中就业。通过统一安排、集中分批解决残疾人运动员就业问题。根据调查,江苏省有近8000家残疾人福利企业[1]。值得一提的是,在享受政府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之后,南京市部分福利企业积极解决残疾人运动员就业,除了按时发放工资之外,并按照政策为其办理各种社会保险。没有后顾之忧的残疾人运动员,训练起来更有精气神。据统计,15%的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通过福利企业的支持,既解决了就业,也能够训练不间断,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
2、分散按比例就业
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残疾人就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将残疾人运动员分散按比例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残疾人运动员不好就业的问题。这种就业方式的好处是,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选择适合残疾人运动员工作的岗位,既有“硬性”规定,也有“柔性”的岗位匹配,从而在安置残疾人运动员就业的同时,也能使其就业发挥出最大社会效益,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就是说可以为所工作单位做出贡献。具体到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分散按比例就业的相关法规主要是2006年8月份的《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江苏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决定》修订案[2]。这部法案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残疾人就业工作,及其他一些评定的标准,为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分散按比例就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3、自谋职业
自谋职业主要是指残疾人运动员在退役后,借助其在各类赛事上已经产生的社会影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创业,包括经营体育用品或代言商品等等。这种就业方式,由于出发点是残疾人运动员的兴趣,因此就业效果往往较好。特别是已经成功的残疾人退役运动员创业效应,极大地促使其他运动员自己创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适合残疾人运动员自己创业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因此,自谋职业也成为江苏省退役后的残疾人运动员重要的就业形式。当下,随着专注残疾人体育的企业的增多,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残疾人运动员自谋职业也有了更好的社会土壤,残疾人创业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二)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事业对外交往的频繁,国内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也逐步与国际接轨。无论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立法层面,还是具体的政策措施方法,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从国家方面看,不仅从宪法层面有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条款,其中自然内涵残疾人运动员就业,而且国家和地方都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比如,“八二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要帮助残疾人参加劳动、接受教育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修订)从法律上规定了残疾人有劳动权和就业权,这在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此外,为了进一步细化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就业条例》(2007年)具体规定了残疾人就业的形式,以及对接收残疾人就业的企业进行政策和税收优惠。这些法规和配套举措共同构成了我国残疾人就业的法律遵循和政策体系[3]。
与国家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力度一致,近年来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无论是具体的就业办法的修订,还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政策的出台,都说明江苏省在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再迈新台阶。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江苏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办法》不仅包括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而且对残疾人再教育和职业培训进行资金补贴,通过财政支持帮助残疾人就业[4]。残疾人运动员作为江苏省残疾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保障的相关政策法规上不仅适用,而且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这些都推动了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就业保障事业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30.html

好棒文